王東成
摘 要:眾所周知,我國應試教育的理念在老師和家長心中根深蒂固,影響深遠。而當代的素質教育,并不是單純地追求課程化和知識化,重要的是要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文化環境,讓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更加良好的發展。本文結合實際工作體驗,從大學音樂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出發,并就如何實現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進行了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音樂;教育;拓展;融合
引言
在高校素質教育日益重視的大趨勢下,高校音樂教育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如果我們拿著木桶去提水,如果缺少了任何一塊木板,那么用木桶提水的量就會大大減少。這時候,最短的木板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決定了我們能打多少水。高校音樂教育是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動搖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在當代大學生的身心成長中一直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現代人對藝術教育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各不相同,大部分高校的藝術教育發展速度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今后進一步加強在這一領域的工作。
一、目前我國大學音樂的教學現狀
(一)整體形式缺乏創新,課堂缺乏創新。
高校音樂教育教學與其他許多大學基礎課程一樣,都存在著缺乏創新的共同問題。大部分教學內容都是靜態的,動態內容少之又少。教學模式整體上也比較僵化,這已成為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的最大障礙。通常情況下,老師是一個人在臺上,拿著話筒很死板地通過講解PPT發言。大多數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事情上,尤其是埋頭看手機的現象屢見不鮮,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對這些課程缺乏興趣,因此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果班上的學生少,雙方都沒有產生過有效的交流,那么自然會影響老師的教學,也會浪費彼此的時間。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高校音樂教育只是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并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去進行深入的探索,這樣教學的后果無疑是效率及效益極低的。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掌握課本上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還要在音樂教育中進行更有創新的手段教學,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認知不夠。
在教育資源方面,高校音樂教育的主要不足體現在師資力量上。首先,在職教師沒有更好的教學方法來吸引當前大學生的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門課學生數量的缺乏。其次,許多教師沒有高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因為這門課最早開的時候并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因此,哪怕是教師的專業教育,也可以說是很薄弱的一塊兒。當然,學校不會把太多的精力放在這門課的師資培訓上,沒有好的、優秀的教師作為基礎,是十分正常且常見的現象,因此這門課程的發展自然是很難進行的。目前的大學音樂教育還沒有形成統一的一人編寫、適合師生的音樂教材,無法將當前第一音樂中新的第一音樂元素和最新的音樂成就傳授給學生。因此,高校應加強音樂教材內容的改革與創新。教材既要符合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又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和認知水平,必須符合專業學科知識。最重要的是,還必須體現內容與形式創新的特點。
(三)教學模式死板,不能隨機應變。
首先,要充分認識到高校音樂教育是通過美育實現"教育"的培養。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探索規范、深入、體制健全的高校音樂教育模式,高校音樂教育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有效地將學生的個人職業教育需求融入到學校的視野中。其次,應當有效地豐富和構建高校音樂教育訓練計劃的實施,有效地培養大學生的內在素質、音樂內涵、人格修養和審美分析能力,這方面可以多花時間和資本去進行改進。高校音樂教育的現狀素質教育雖已提上日程,但仍需要一個積累力量、實現目標的過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大學音樂教育就是這樣,雖然已經走上了正確的軌道,但仍有一系列問題需要我們去發現和解決。
二、更好推進大學音樂教育的策略
(一)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獨特優勢。應在改變音樂理論知識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這塊兒多下功夫,教學才是根本,有了好的教學模式才會有好的教學成果。同學們與老師之間的隔閡和代溝應該努力消除,因此,音樂教育一定要滲透到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著重于提升音樂教育的專業化和擴張化。
(二)革新教學觀念。在目前的高校教學體系中,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并不被重視。音樂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教學理念依舊比較傳統,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在人才培養目標上缺乏創新的改革思路,對知識經濟時代人才需求現狀缺乏深入的認識。因此,當前高校音樂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必須從創新教學理念入手。首先,高校應充分認識到音樂藝術教育在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的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在人的素質教育中,培養人的第一音樂能力對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進步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重視音樂課程的多樣化建立。在現如今的很多大學,音樂課程與舞蹈、藝術、歌劇等課程簡單并列,沒有明顯的選修課要求。當學生有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與特長時,卻只能選擇一個,這很容易打擊到同學們的自信,讓他們對興趣的愛好成都逐漸降低。一些學生發現自己在繪畫方面很有天賦,但是當我非常喜歡音樂的時候,我只能放棄自己廣泛的愛好,選擇自己的專業。因此,要優化學科體系,提升學生寬廣的審美視野,必須注重多元化音樂課程的開設。
(四)優化學科體系的建設
隨著我國高校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近年來,高校音樂教育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例如,建立系統化的研究指導機構,藝術音樂課程的開放率穩步增長,在各大高校和大學生藝術團體和社會的形成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課外音樂活動等等,都有效地促進了整個大學音樂教育的發展和校園文化,值得各個高效經進行推崇和學習。然而,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高校音樂教育體系還存在著許多不適應時代發展的問題,阻礙了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因此,要加強高校音樂教育體系的建設,并通過完善課程體系,促進高校美育的發展。
結束語
音樂是從古至今,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各種藝術形式當中,最具有影響也最多樣的一種。它不僅是研究人類文化史演變的一種重要內容,蘊含著大量的豐富的歷史文化與內涵,而且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滿足了人們在精神文化上的需求,在中西方的歷史上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是音樂裝點了我們的生活,是音樂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美妙動人。
參考文獻:
[1]趙靜 . 大學音樂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J]. 戲劇之家 ,2015,(05):190.
[2]張先華.教育觀念的革命[ M ] ·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0 ·
[3]劉 彬 . 論 大 學 音 樂 教 育 與 專 業教育的融合和拓展 [J].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14,(0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