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巴措姆
摘 要:藏漢雙語教學是我國藏語地區的一種特殊的教學模式,是我國現階段根據藏語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的最好教育措施, 藏漢雙語教學不僅對保存和挽救藏語語言文化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促進西藏社會自身發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總結,探討藏漢雙語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藏漢雙語教學;教學策略
民族評語與漢語的雙語教學模式,是我國在少數民族地區普遍施行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為了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保存少數民族自己的文化傳承的一種教學模式。
一、藏漢雙語教學的內涵
在藏族地區的藏漢雙語教學,通常都會加授一門外語教學,形成“三語”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下,讓學生通過對藏語的學習,理解、掌握和傳承了本民族的文化,通過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化更緊密地維系本民族的文化傳統,讓民族的文化得到發展;同時通過對漢語的學習,也為促進漢藏交流、為學生更深入地學習先進的當代科學技術打下基礎;而對外語的學習,可以更加讓學生開闊視野,加深對現代科學技術的了解,在現代信息化、全球化的條件下,更好地促進民族的發展和進步。
二、實施藏漢雙語教學的意義
藏漢雙語教學是我國民族教育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歷史原因,藏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明顯落后于我國的發達地區,藏漢雙語教學的實施,為學習先進的科技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如今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過程中,藏漢雙語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更需要砥礪奮進,努力提高小學藏漢雙語教學的質量,促進民族教育的發展。
三、藏漢雙語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因為學生存在著自身語言種類、生活環境、接受程度等等個體差異,教師在進行藏漢雙語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首先加強對班上學生的了解和溝通,在上課時盡量使用學生熟悉的、能聽懂的語言進行授課,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漢語能力之后,再增加漢語授課的比例。本地區的小學學生來源多樣,文化水平差異較大,很多學生在開始接觸漢語教學時會對學習產生很大困難,不利于他們對知識的掌握。因此,老師應當運用學生熟悉的語言進行教學,建立起師生之間的信任和相互理解,再進行漢語教學的逐步滲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逐步培養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使用靈活的教學手段,營造豐富的課堂教學氛圍,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互動教學是一種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小學藏漢雙語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這一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對教材內容進行分組整理和討論,然后引導學生對其他小組的觀點進行修正和補充,最終教師對學生的觀點給予點評、歸納。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獲得參與感和主體意識,同時也讓學生在分組的資料整理和討論過程中,學會了相互協作、博采眾長,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另外,教師還應當充分利用好現代信息和網絡技術,借助多媒體教學的便利性和直觀性,將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直觀的生動展現,通過音響、視頻、動圖、影像等等多媒體教學方式,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生動靈活,充分激發他們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小學藏漢雙語教學的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
(三)做好小學藏漢雙語教學的系統設計,采取分段教學的方式
小學藏漢雙語教學,應該是一個連續的、系統化的教學過程,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實際水平,從初級到中級、高級進行課程的連續性設置和實施,注重藏漢雙語教學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的延續性和各階段的銜接。這種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和課程設置,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一方面可以學習到漢語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夠進行藏漢的雙語對比學習;并且,這種階段設置延續性的教學方式,還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讓小學藏漢雙語教學的每一位教師的專長得以充分發揮,可以讓教師充分把握每一階段教學的脈絡,專注于階段性教學知識和內容的提升,提高小學藏漢雙語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總而言之,小學藏漢雙語教學是我國民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藏族的民族文化發展、加強漢藏交流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國民族政策的重要體現。
參考文獻:
[1]張衛民,張敏.苗族地區苗漢雙語教學堅守的意義?困境與突破——以重慶市秀山縣梅江鎮民族小學為例[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6,15(06):93-97.
[2]仁青扎西,程東亞.西藏牧區雙語教學一類模式的實施困境與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8):37-38.
[3]仁青扎西.西藏基層小學藏漢雙語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西藏教育,2016(09):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