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帶一路”是由我國發起的,面向世界的經濟、貿易、文化合作。通過新時期的“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可以將我們優秀的地域文化“徽文化”通過這樣的一個優秀的傳播形式推向世界。文化創意產業當今發展的也是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我們也需要通過“一帶一路”將我們的文化創意產業送出國門。
關鍵詞:一帶一路;徽文化;創意
一、“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中國發起的與相關多個國家以和平發展為前提,積極開展雙多邊經濟貿易,建立經濟貿易合作共同體這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合作、經濟上的貿易,更是文化上的相互了解、相互融合。“一帶一路”就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說是中國和這兩條線路上的國家進行更密切的合作、共同發展致富。“一帶一路”不僅帶動了經濟的合作共贏,同時也是一條文化之路,中國文化伴隨著具有中國民族、民俗特色的商品走出去,走向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從而實現文化上的認可與融合。
二、“一帶一路” 的戰略意義
“一帶一路”對于中國的未來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合乎國際大環境的根本利益。是我們讓世界認識、了解、認同甚至是融合的重要渠道,“一帶一路”之中國以經貿為載體對外輸出民族文化的舞臺,它不僅僅是一個政治行為、經濟活動更多的是文化、思想上的碰撞。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個國家在世界上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承擔著相應的責任。不同國家、民族的相互交流與融合也在時刻進行著,如何更好地的展現我們的文化,表達我們的思想成為了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而“一帶一路”的提出給予了我們解決的途徑。全世界的每個國家,文化、語言、生活習慣都有多差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需要,也必須考慮到這些差異,以多元化、多角度的方式與世界溝通,這樣才能為“一帶一路”戰略長期、穩定、有效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徽文化”創意產業研究
徽州文化,指古代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主要內容涉及商業、藝術、教育等多個方面。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固有屬性,一旦打破該文化的固有屬性則會使得該文化面目全非,“徽文化”也是如此。“一帶一路”是為了讓我們自己的文化走出去,得到世界的認識、了解與認同,正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然而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徽文化”不僅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很多優秀的文化也慢慢的被人遺忘,大山里的人們因為生活的需求,慢慢的走出了大山,另尋發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令人擔憂。我們需要根據“徽文化”的特點進行創意,保留其固有屬性的前提下進行創新,保留其特色,與當代國際化的設計理念相融合,創作出屬于當代,又極具徽州傳統文化特點的產品。
令人可喜的是在2015年,祁門紅茶入選2015米蘭世博會。祁門紅茶,曾經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產品,為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作出了重要貢獻。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祁門紅茶重新開啟了“絲綢之路”之旅,安徽的茶文化也會重新被人們認識,徽文化也將借此在走向世界的進程中加快步伐。黃山市也曾與上海外國語大學進行了深度合作,聯合開展“洋望黃山品味徽州”活動,20多位留學生,通過徽州之行,了解和感受“徽文化”和徽州美麗的風景。
根據“徽文化”的特點,我們可從旅游、教育、特產、建筑、藝術等多個具有“徽文化”特點的方面進行開發、創意和規劃。將徽商的“走出去”的精神與“一帶一路”的方式結合起來,形成“徽文化”發展的新格局,走出新的活力。
四、“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徽文化”發展與未來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徽文化”必須緊跟時代腳步,在保留其固有屬性和特點的前提下不斷創新,與當下市場環境相結合。通過創意產品帶動文化傳播。徽派建筑元素的設計、手工藝品的創作與營銷、服裝飾品的設計等都可以將徽文化的元素相互融合,進行推廣,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這樣也可以使得“徽文化”相關的手工藝得到傳承與創新。經過調研與思考,整理了幾下幾點。
(一)要凸顯文化特色,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徽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徽商文化中,就有徽駱駝精神,“徽文化”將延續這種精神,沖出國門走向世界。
(二)挖掘傳統文化元素,引導社會優質力量參與,提高產品的創新性。與高校合作,讓更多的人參與創意發展,師生們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學習了大量的“徽文化”知識,做到學習、創作、傳播做到“一箭三雕”,這部分人不僅是“徽文化”發展的創意者、參與者,也成為了“徽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三)采用新媒體營銷的方式,利用新媒體、自媒體進行自我宣傳。采用官方媒體(電視臺等)與非官方媒體(短視頻平臺)相結合的方式將“徽文化”相關的文化進行輸出,讓更多國家的人們認識“徽文化”、了解“徽文化”、喜愛“徽文化”,擴大“徽文化”的知名度。
(四)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創造具有文化意義的創意產品,打造屬于“徽文化”的自主品牌。打造“徽文化”品牌效應,聚焦“一帶一路”各國的目光,打開市場,促進“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再以優秀的“徽文化”創意產品推廣“徽文化”,二者相輔相成,互利共贏。
“徽文化”今后將通過“一帶一路”不斷發展,走向世界,吸取“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考察、游玩,從而帶動當地經濟,擴大知名度與影響力,使得“徽文化”相關的一系列產業得到認同、傳承與發展,真正做到有市場,有需求,有發展,更有未來。
參考文獻:
[1]劉曉.“一帶一路”對外傳播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6
[2]盧迪.“一帶一路”視域下徽文化傳播策略研究[J].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8.
[3]高嫻;于曈;楊柳.徽文化元素在地域文化視覺藝術表達中的應用[J].大觀(論壇),2019.
作者簡介:
趙虹(1981—),女,漢族,江蘇邳州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視覺設計、文化創意設計、地域文化。
基金項目:
2018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徽文化”創意產品研究與發展(項目編號:SK2018A0705)。2018年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一般項目:“徽文化”衍生品的創新研究與開發(項目編號:gxyq201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