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乙烯主要通過石腦油蒸汽裂解制得。近年來。隨著乙烯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大規模頁巖氣的開采,乙烷脫氫制乙烯反應由于其高選擇性和經濟可行性而受到廣泛關注。由于受熱力學限制,乙烷無氧脫氫制乙烯過程反應溫度較高,且伴隨有積炭生成。而乙烷有氧脫氫反應(ODE)能夠克服熱力學限制,反應溫度較低,但反應氣中氧氣的存在會誘發碳氫化合物的深度氧化,進而導致乙烯選擇性下降,且乙烷和氧氣混合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開發新型高效的乙烷脫氫制乙烯工藝對于石油化工行業至關重要。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利用固體氧化物電解池(SOEC),在SOEC陽極上實現了高選擇性乙烷電化學脫氫制乙烯過程。相關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雜志上。
該技術中,乙烷通入SOEC陽極,利用陰極CO2電解生成的氧物種催化轉化乙烷制乙烯。并通過在LSCF-SDC陽極表面修飾γ-Al2O3進一步提高了ODE活性,在γ-Al2O3負載量為0.390 mgcm2時,600℃條件下,乙烯選擇性最高達到92.5%,乙烷轉化率最高為29.1%,且在乙烯選擇性為90%的條件下連續運行200h無明顯衰減且無積炭生成。原位XPS表征結果以及DFT理論計算結果表明,LSCF-SDC陽極表面修飾Al2O3之后,電極表面氧空位以及吸附氧物種數量減少,而且界面處Al-O-Fe的形成促進了乙烷的吸附,從而提升了乙烯選擇性和乙烷轉化率。同時,陰極CO2電解制CO的法拉第效率達到約100%。該過程利用SOEC同時實現了CO2和乙烷的高選擇性電催化轉化,為低碳分子催化轉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中國石化有機原料科技情報中心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