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旭曦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湖北 武漢430014)
隨著新時期發展,環境保護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如何提高環境保護水平,仍然需要不斷實踐與探索。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建設過程主要的環境污染因素,提出了有效的技術控制措施,旨在通過進一步研究,能夠為建筑工程質量提高奠定基礎。同時也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環境保護效率。
建筑工程雖然可以造福于人們,但是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經常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必然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破壞生態系統,那么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對環境污染進行有效的控制,就必須要將建筑工程對環境的污染進行分析,從而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控制技術對環境進行保護。
首先,建筑工程會產生嚴重的噪音,對于市政工程來說,這也是在施工過程中周邊居民最常反映的問題之一。通過對襄陽龐工大橋項目及襄陽東西軸線項目的調研發現,施工所造成的噪聲污染占據5%左右,尤其是施工中打樁機的噪音以及混凝土澆筑振搗時所產生的噪音都非常之高,除此之外挖掘機、打樁機、推土機等履帶式設備的移動噪聲以及壓路機等施工車輛行駛所產生的噪音,施工模板、腳手架的轉場、安裝、拆卸以及對建筑材料切割加工時所產生的噪音等等都是影響鄰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環境的因素。如遇工期緊張,施工單位會24 小時施工,這種情況更加重了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噪音是亟待解決的環境污染問題之一。
第二,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泥漿,由于樁基、地連墻、隧道掘進等施工中需要鉆孔灌注樁清孔作業,所以會產生大量的泥漿,如泥漿不能妥善處理會對周邊水資源造成污染,此外根據武漢沌口長江大橋項目及襄陽東西軸線沉管項目調研發現,水上水下工程往往設置臨時性鋼棧橋,而在冬季施工中,融雪劑的選擇不當以及機械設備故障使其存在漏油現象也對水源環境極具威脅。
第三,施工現場存在揚塵等大氣污染現象,出渣車輛轉運廢渣的過程,拌合站細料物資的轉運儲存、木工進行鋸機的作業,除此之外,在施工中免不了土方回填等作業,地面上的揚塵也會造成大氣環境污染。
第四,工程項目會有置身自然保護區的情況,如西城客專項目調研,整個隧道施工程位于大秦嶺保護區,不但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如野生羚牛、野生細鱗鮭等棲息地,也有國家一級、二級保護植物,如紅豆杉等,如施工作業人員防范不到為,很有可能造成保護動植物的棲息生長環境。
另外,在施工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生活垃圾和建筑廢料,在施工前需要對廢棄建筑進行拆除,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建筑材料包裝和失效的建筑材料,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樁基會取出一些土,這些土在長時間的堆積后就會產生揚塵,遇到雨季則會形成泥漿,對道路的通行造成影響。
結合以上分析,建筑工程建設過程會產生大量環境污染,因此,作為相關技術人員,要提高對于建筑施工污染的認識,以此才能結合工作實踐,有效的運用更加高效的防范技術,不斷進行有效的技術處理,以更好地為建筑企業發展奠定基礎,下面具體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該加大對源頭控制的力度,使建筑垃圾的產生得到有效的控制,想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要對建筑工程設計水平以及施工的質量進行提升,保證建筑物設計施工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在施工工藝以及施工技術上也要不斷改進,從而減少建筑垃圾的產生。除此之外,施工單位應該將建筑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對于建筑渣土可以直接就地處理,從而節省建筑垃圾運輸等費用的產生,也使垃圾處理的難度得到降低。
另外,對于有害垃圾等,施工單位一定要注意,不能選擇填埋的方法進行處理,這是因為建筑垃圾填埋場主要的作用是對物質數量多、含水量低的建筑垃圾進行處理,針對于此,建筑垃圾填埋區應該根據垃圾的類型進行分區,例如:專門填埋混凝土、渣土等工程渣土類的填埋區,專門填埋裝修、拆遷以及生活垃圾的其他填埋區等等。通過填埋區的分類,可以保證施工環境的清潔,避免病菌等有害物的滋生,對周邊環境也有一定的改善。
想要對建筑粉塵所造成的空氣污染進行有效的處理,在施工場地不但要對施工作業面進行硬化處理,要保證作業場地的平整,在施工過程中應對地面進行灑水,起到降塵的目的。與此同時,施工單位應封閉管理施工區域,在出入口設置車輛沖洗設施,這些設施可以有效將揚塵與施工場地外部環境隔離。在進行渣土、灰土等散體物料進行運輸時,必須要進行密閉處理,有效避免泥土砂石拋灑等情況的發生。另外,在施工材料進場后要運輸到指定的位置,一般建設全封閉式拌合站,避免粉塵的產生,就水泥、砂石等容易產生粉塵的材料儲存在封閉環境中,有效與外部環境隔離。在遇到大風天氣時,應該禁止建筑垃圾和土方進行運輸,在進行工程拆除時,應該及時使用噴淋壓沉的方法進行處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建筑垃圾的清理。
對于工地噪音的處理措施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幾種方法:首先是對人為噪聲進行控制,也就是說在實際施工中應該做到文明施工,施工單位應該建設完善的人為管理制度,使施工人員降噪意識得到提升;其次要對施工作業時間進行嚴格控制,例如早上8 點后進行施工,晚上不得超過21 點等,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后,需要先與周邊的群眾進行溝通,在得到許可后作出施工說明,并且應該向上級區域環保部門進行備案,才可以連續作業或者晚上延時作業;再次就機械設備噪音的處理來說,可以將一些生產機械移植到工廠或者車間內完成,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施工噪音的產生,攪拌機、砂輪機這些設備會產生強大的噪音,所以可以設置封閉的機械設備房,設備房使用降噪材質搭建,使噪音的擴散得到控制;對于夜間施工,設備的安全警示方式應將警鈴方式改為警燈方式,在提供安全警示的同時進行噪聲控制,最后施工單位可以選擇一些吸聲的材料加裝與施工區域的封閉圍墻上,進一步將噪聲污染隔絕于施工區域內,配備噪聲檢測設備,實時對噪音的情況進行監控掌握,及時進行控制,一旦出現噪音超標等情況應該停止施工。
施工會對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從實際分析,水污染是建筑工程建設過程常見的污染問題,為了防治水污染,要結合建筑工程施工實際,有針對性的制定更加完善的防治模式,以此才能不斷提高水體污染的處理能力。那么針對這種污染,可以使用擋板以及沉淀池,攪拌后如果需要將廢水排放就必須要經過沉淀池,只有經過沉淀池后才能排放,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廢渣以及泥沙排放到江河中。房屋建筑施工中所產生的污水要對其進行科學的控制,不得將污水隨意排放污染周邊環境,同樣污水要經過化糞池的沉淀處理才能排到市政污水管中。另外,應該及時定期的對污水和廢水進行監測,當出現指標超標后應該第一時間選擇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此外,要重視處理技術的創新,要科學的引入更加高效的監測技術措施,以更好地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的水污染問題進行監控,從而進一步提高安全環保文明施工。
總之,隨著建筑施工過程的環境控制技術不斷提高,進一步為施工提供了助力,為了實現綠色施工,不斷提高施工環境質量,仍然需要有效的進行技術研究,從而才能不斷提高建筑施工質量。通過以上分析,從多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處理技術。希望分析能夠為相關技術人員提供有效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