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和軍 朱成巖
〔內容提要〕目前,我國有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實施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并形成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確保相關工作的實施。本文闡述了內部審計職業化的現實意義,對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優化建議。
〔關鍵詞〕內部審計 職業化 企業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國務院頒布的審計工作的指導性文件中,均提及了審計職業化的建設內容。內部審計職業化的本質是為內部審計賦予職業的特征,將內審的架構、認證、程序以及評價等環節納入職業化標準體系。
一、內部審計職業化的現實意義
1.有助于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是保證審計結果真實準確的必要條件。內部審計職業化對提升審計工作的獨立性有積極的作用:內審的職能部門獨立于企業的管理體系,不再受企業管理者的直接領導,且內審職能部門相關工作人員的績效考核、薪酬調整、職務變動等均不由企業的管理者決定,而審計的實施人與被審組織也不存在從屬關系;由專門組織機構負責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進行委派,并在接收審計結果之后進行處理,有效地規避了企業既作為被審計方,又是審計結果的接收方的不利局面,保障了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
2.有利于強化內部審計職能的實踐性。通過內部審計職業化,將內部審計的工作職責劃歸獨立的部門,輔助企業的科學決策與管理,審計人員將會有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投入到審計工作中,為提高審計職能實踐性奠定堅實的基礎,可以更好地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素養。
3.促進企業及其審計人員的雙贏發展。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可有效推動企業與審計相關工作人員實現協同發展。企業積極推進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保證內部審計職能部門的獨立性,有效地提升企業的管理效率,通過內部審計結論幫助企業進行科學的決策、管理與經營,有助于改善企業的經營動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有助于更好地實現審計人員的工作價值。
二、內部審計職業化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內部審計職業道德不足。在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中,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與綜合素養關系著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的實際效果。當前,我國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職業操守以及道德素養仍存在不足:一是企業管理者忙于改善各種內部審計制度,沒有多余的時間與精力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二是企業內部缺乏良好的培訓機制與繼續教育學習計劃,導致現有的審計人員缺乏良好的職業素養,無法適應新時期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工作的基本需要。
2.有關法律法規發展滯后。在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的過程中,完善有效的法律體系是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保障,同時也為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指明了方向。目前,內部審計只有作為指導作用的由國家審計署出臺的相關工作細則,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加以約束,同時企業為了內部管理制訂的內部審計規章制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得內部審計在企業中行政化的色彩較濃,從而阻礙了內部審計的職業化建設。現階段,對于內部審計工作具有直接指導作用的法律發展滯后,尚未形成法律體系,導致企業在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中缺乏良好的指導方向,遇到相關工作問題時無法充分借助當前法律的更多優勢,降低內部審計職業化的效果。
3.審計準則的有效性不強。審計準則的有效性對推進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當前,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進程的準則內容涵蓋了財務審計、業務審計與管理審計。審計準則內容比較多,對企業的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具有正向的影響。但在內審職業化建設的實務中,企業各項準則并沒有得到良好的實施。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中,傳統的財務審計職業偏向尚未得到良好的改進,審計人員對財務收支查錯防弊依然成為重點,而在業務審計與管理審計中,審計人員的工作職能未得到良好的發揮,審計準則及其相關規范制度也未得到根本性落實。
4.審計組織機構獨立性差。審計機構的獨立性是審計結果準確性的重要保障,對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工作的優良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現階段,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不高,很多企業中承擔內部審計工作職責的機構仍處于企業經營者的管轄范圍之內,受到諸多因素的約束。在內審職業化建設中,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并未得到切實的保障。因為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未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后續培訓工作未及時跟上,所以對內部審計工作中常見問題掌握不到位。在新形勢下,企業環境發生改變時審計工作人員對審計工作的適應性降低,過于依賴企業管理者或者其他部門,缺乏獨立性。
三、內部審計職業化優化建議
1.重視審計人員道德建設。企業應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道德建設,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要提高對內部審計機構工作人員的審核標準,加強審核與評價;在日常審計工作職能發揮中,企業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針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管,如審計工作人員是否做好審計保密性工作,是否在審計工作中堅持公平與正義等。
2.健全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關于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的法律法規發展相對滯后,有待進一步完善。相關部門或行業組織應加大對內部審計法律體系的建設力度,結合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的實際情況以及存在的諸多不足,科學確定企業內審職業化建設的發展方向,提高法律法規的實踐性,推進審計法律法規的司法完善,為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創設良好的條件。
3.加大審計準則執行力度。在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中,財務審計、業務審計及管理審計是內部審計的重要范疇。企業必須要加大執行力度,將審計準則全面貫徹、落實到實處。對財務審計工作,企業應實行嚴格的監管機制,將財務審計各項工作進行明確的劃分,促進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執行效益;針對業務審計,企業管理者要樹立良好的管理理念,加大改革力度,重視企業審計部門工作職能的發揮,將企業各項業務審計工作與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融合,提高審計工作的科學性與有效性;針對管理審計,企業管理者更加需要給予高度的重視,聯系企業實際管理現狀,將管理審計納入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的建設內容,將審計工作準則與內部審計工作進行深度的融合。
4.優化內部審計機構工作。為推進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的進程,應重視企業審計部門獨立性的提升。通過制訂相關規章制度保證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一是內部審計機構應在企業組織架構中位于較高的等級;二是內部審計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只對企業的所有者或最高管理者負責,接受委托并將審計結果直接上報,保證審計工作的有效性。三是保證內部審計機構工作的獨立性,盡可能的降低外界的干擾,提升審計結果的準確性。另外,企業管理者還要重視審計人員的個人職業發展與定位,制訂良好的職業培訓計劃,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
綜上所述,在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中尚存在許多不足。推進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的進程有助于企業完成科學的決策,提高企業審計部門的獨立性,促進企業工作效率的提升。在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中,應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促進審計人員職業能力的提升。結合企業內部審計職業化建設現狀,合理定位審計發展方向,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重視審計準則的執行效益,將財務審計、業務審計、管理審計等全面落實到企業發展中,提高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執行能力。
(作者單位: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