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團團
摘要: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固定資產作為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的物質基礎,同樣也是國有資產核心組成部分,其直接關系到事業單位的工作安全性與工作效率,從而成為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難點。本文在分析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意義的基礎上,對于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管理途徑進行分析,希望能夠滿足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活動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
大部分事業單位固定資產都會占據總體資產的90%以上,購買固定資產,其資金來源于財政性資金,涉及金額較大。就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和實際的核算工作來看,普遍存在各種漏洞,直接影響固定資產的管理效果,這樣就會對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產生影響。所以,重視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就能夠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會計核算標準,進而確保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保護,最終促進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作為事業單位運行的基本物質基礎。通過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合理配置資源,就可以推動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同時,也能夠滿足時代的發展需求,強調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才能夠實現管理體制持續的深入改革,迎合黨的十九大精神需求,最終為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1]。
強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還能夠讓事業單位財務信息更加清晰化,能夠打造透明政府,以此來提升社會群眾的監督職能。事業單位應該發揮其模范先鋒作用,能夠讓節儉意識、有效管理深入人心,從而滿足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讓事業單位發揮最大化的社會價值。
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使得事業單位也在持續進步,相對的也會增加固定資產需求。所以,還需要強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能夠做好固定資產管理機制的有效完善,就成為社會的普遍需求。合理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不僅可以滿足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提升,同時也能達到事業單位對于信息的需求,防范管理問題的出現,進而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改進途徑
針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會計核算,還需要通過下列各種方式來進行改進,這樣才可以推動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一)定期清查固定資產
事業單位在發展中,需要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與核算的基本作用,基于事業單位基本情況的分析,實現固定資產的整合與使用,就可以達到合理的處理固定資產的目標。同時,會計核算部門也需要結合事業單位的特點,做好清查處理,并且基于不同階段,按照對應的階段和時間來做好盤查,將工作責任落實,推動核算工作的有序實施,這樣才能夠實現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讓固定資產的核算變得更加的準確[2]。
(二)明確固定資產核算方法
傳統模式下的制度還無法實現對固定資產核算改進的需求,需要在固定資產核算辦法完善的基礎上,將原本的制度摒棄,從而落實資產折舊新制度的建立健全,在“專用折舊基金”“固定基金”取消的基礎上,在固定資產的項目之中納入“累計折舊”,從而滿足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成本管控處理。同時,完善資產管理機制,還需要明確的規定與劃分職能范圍性質,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制,如此,在避免混淆的前提下,還能夠實現公平的考核處理。
(三)建立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的運行于發展,還能夠推動會計核算工作的有序實施,這就需要結合單位的實際運行情況,能夠做好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的完善。首先,在管理進程之中,需要針對其資產的使用、配合以及對應的評估情況等加以分析,從而完善對固定資產的核算處理,實現會計核算人員自身素養的全面提升,同時還需要認識到資產核算管理本身的重要性,能夠針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配置情況加以分析,這樣就可以利用合理有效的核算模式,提升固定資產核算整體的效率,最終推動事業單位穩步的前進[3]。
(四)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
由于部分事業單位針對固定資產界定難免會有不合理的情況出現。所以,還需要落實其資產的界定標準,能夠對于其價值和使用年限進行合理的調整。如,當使用的年限已經超出了兩年,抑或是其單位價值超出了2000人民幣,對于其原本物質形態保持的就稱之為固定資產。一方面需要確保其本身的產值,另一方面就需要落實對資產的合理界定。同時,針對事業單位還應該加大資產管理的執行力,能夠在其范圍基礎上將會計信息質量提上去,這樣就可以完善對于固定資產損壞記錄的處理,并且實現固定資產核算的落實,最終提升固定資產的實際利用率。
(五)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統實施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
目前,事業單位在核算與管理固定資產中還存在諸多漏洞,單純的依靠人工來進行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是難以滿足實際要求的。所以,事業單位還需要合理的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統來核算與管理固定資產。
針對這一個方面的分析,值得借鑒的成功案例:目前,大型的跨國集團針對內部財務管理開始利用ERP系統進行處理,其主要是將人力資源、物資資源以及財務資源都集中到一個平臺上,從而滿足綜合的優化與平衡,并且也可以落實其會計核算。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中也可以使用ERP系統。
在使用ERP系統的時候,需要針對固定資產做好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固定資產購置之前,首先需要針對本單位的實際業務來利用ERP系統做好對應的核算處理,并且對其性價比進行充分的分析,提出合理的購置方案,從而避免出現資金浪費、購置固定資產重復的問題;在固定資產購置中,合理使用ERP系統,就可以實現對固定資產抵償價格的研究,并且通過價值工程理論,就可以選擇最佳的固定資產;當固定資產到位之后,就會直接將其記錄到會計賬目中去,從而滿足實物管理和價值管理的同步實施,這樣就可以將賬實不相符的問題徹底的解決。ERP系統還能夠針對事業單位之中的所有固定資產做好全面的核算處理,確保固定資產實際價值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這樣才有利于固定資產盤點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改進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其本身是一條長遠的道路,而事業單位為了改革,就需要強調對固定資產的核算處理,這樣才能夠順應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變化,最終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所以,事業單位還需要注重固定資產的核算處理工作,并且通過持續不斷的總結與改進之后,確保核算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才能夠為經濟活動和基礎公共服務事業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經濟保障,確保其能夠正常的運轉和維持,保障公共資產的使用價值與安全性,最終為經濟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財
參考文獻:
[1]楊洋.試析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與管理的思考[J].納稅,2019 (16):122+124.
[2]楊淑英.新政府會計準則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研究[J].財經界,2019(05):164-165.
[3]李曉臣.事業單位會計固定資產的管理和核算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9 (07):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