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楓
摘要:業財融合主要是指企業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的相互融合,將這種企業管理模式應用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當中,能夠最大程度的促進企業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共享,同時也能夠使得內部控制體系更加完善,進而有效的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業才融合嵌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積極意義及其具體路徑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業財融合;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嵌入途徑
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高效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能夠使得企業的風險防御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時也可以使得企業管理變得更加的規范化。在新經濟環境下,現代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而業財融合的管理理念是在新經濟環境下誕生的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理念,將其嵌入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當中,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水平,進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讓企業能夠得到可持續發展。
一、業財分離的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缺陷
目前大多數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中都沒有實現業財融合,而是采取業財分離的管理模式。業財分離的內控管理模式具有較大的缺陷,會導致企業業務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缺乏有效的溝通,進而加大企業決策失敗的風險[1]。并且很多的企業在業財分離的內控管理模式下,企業會片面追求經濟規模,選擇激進的戰略計劃,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力度,這樣企業會忽視市場效益,同時很大程度上加大企業的運營成本,為企業帶來較高的財務風險。
業財融合是指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在明確劃分業務和財務職能的基礎上,對自身的業務流程和財務管理進行重新梳理、相互融合,使得財務和業務運營兩個領域達到“映射”關系。將這種管理理念嵌入到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當中,能夠形成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為一體化的內部控制模式,進而使得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水平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業財融合嵌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積極意義
(一)提升企業經營決策風險管控能力
幫助企業實現價值的最大化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我們也可以將企業的財務管理看做是一項價值管理活動。不過在目前大多數的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當中,由于財務管理部門和業務管理部門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導致財務信息滯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落后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企業業務部門在開展相關業務時,由于無法及時的獲取企業資產配置、成本費用以及財務風險等相關的財務信息,經常會導致企業出現經營決策的方向性錯誤,這樣一來企業財務管理的價值分析功能將會嚴重弱化[2]。而業財融合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理念,企業財務部門就需要對企業經營中可能產生的風險進行預測評估,然后再由企業業務部門根據財務部門給出的風險評估報告,結合當前的國家政策、宏觀經濟背景、行業現狀以及企業技術條件等因素,決定是否開展業務以及業務開展的規模。由此可見,將業財融合的理念嵌入到企業內部管理中,能夠實現這兩個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進而使得企業的經營決策風險管控能力得到大大的提升。
(二)促進企業經營價值最大化目標的實現
目前很多的都是將企業“開元增量”作為業務管理重要目標,導致他們在業務管理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片面追求生產規模,而忽視了對銷售成本的控制。將業財融合的理念嵌入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當中,就可以使得企業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之間密切的聯系,并結合這兩個職能部門的特征,制定出一個統一的報表標準,將企業的財務和業務數據進行匯總,最后生成統一的報表。在該報表當中將企業當前生產運營中各環節的財務信息準確的反映出來,為企業的業務管理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以此來形成“開源增量”和“節流增值”的業務管理模式,進而促進企業經營價值最大化目標的盡快實現。
(三)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大多數的現代企業都是將擴大自身的經營規模作為長期的戰略發展目標,但是在這種戰略發展目標指導下的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中,經常會忽視對企業業務結構和財務狀況的把控,這樣會大大增加企業的運營風險。如果將業財融合的管理模式嵌入到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當中,企業就能夠通過業務管理來提升自身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時也可以通過財務管理來為企業業務的開展提供科學的財會信息,確保企業各項經營決策的正確性,實現企業資產的持續保值增值,如此一來就能夠將企業業務管理和財務管理職能的作用發揮到最大,進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業財融合理念嵌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策略分析
明確業財融合理念的基本要求和企業內部控制的各個環節才能夠對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優化,進而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因此,在企業內部管理實踐中,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著手:
(一)明確業財融合理念的基本要求
業財融合理念具有以下基本原則要求:第一,靈活性原則。在企業的財務管理當中,需要對來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各項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這就要求財務部門必須要從這些財務信息中篩選出最有利于企業決策的信息,以此來指導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第二,一致性原則[3]。這就要求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當中,需要結合企業的經營發展目標和戰略目標,制定出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一致性目標,并對財務部門和業務部門進行一致管理和決策。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得企業的執行管理力度得到有效的增強。第三,可控性原則。即企業需要結合自身業務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較強的連貫性的內部管理活動,以此來確保各項決策的順利實施。
(二)優化企業內部控制體系
將業財融合的理念嵌入到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當中,首先,需要在企業內部實施戰略財務,即將企業內部的業務活動和財務活動進行融合,同時企業需要注重這一舉措的實施,并將其上升到企業的戰略高度。企業還需要將以往以后臺會計核算為主的財務職能轉變為以前端預算管理服務為主的財務職能。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財務部門需要以財務管理的形式直接參與到其中,通過這樣的方式實現企業內部財務與業務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共享。其次,企業需要對內部控制的工作流程進行優化,確立業財一體化管理流程。這就要求企業在設計業務流程進時,強化財務對于業務的有效管控,并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業務活動信息及時的匯總、相應的分類后進行財務分析。這樣可以幫助企業及時發現自身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薄弱環節,進而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水平。最后,企業在內部管理當中需要將業務活動對財務管理的指引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這就要求企業的財務部門需要將業務流程中相關的業務信息數據進行及時的收集、加工和處理,并將其形成會計信息數據,以此來為企業的各項決策提供準確、真實的會計信息。
(三)強化對關鍵控制活動的管理
強化對關鍵控制活動的管理是確保業財融合理念順利嵌入到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保證。業財融合理念嵌入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的關鍵控制活動主要為全面預算控制、績效考核控制以及資產管理控制這三個環節。首先,企業需要強化全面預算控制,即在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中,需要嚴格落實授權審批制度,同時還需要對企業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的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發現其中財務和業務數據不匹配的地方,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化調整,這樣才能夠確保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盡快實現[4]。其次,企業需要強化績效考核控制。為了確保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和業務管理部門的緊密結合,確保業財融合后企業內部控制中的各項管理活動的有力執行,企業需要制定科學的績效目標和績效評定計劃,同時在企業內部嚴格強化執行績效考核中的各項規定。最后,企業需要強化資產管理控制。這就要求企業采取專業化信息化的手段來進行管控,同時為了提升企業資產的利用率,企業還需要制定科學的資產價值確認以及資產處置的分析決策。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融入業財融合的理念,首先需要對業財融合理念的基本原則和要求進行全面的分析,并對關鍵環節和具體嵌入路徑進行完善,尤其是在全面預算、績效考核以及資產管理等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必須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措施,這樣才能夠確保業財融合的理念能夠順利的嵌入到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當中,使得企業的內部管理模式更加的趨于完善。財
參考文獻:
[1]文鴻義.業財融合嵌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應用研究[J].財會學習,2018,No.194 (20):251+253.
[2]趙美榮.業財融合嵌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應用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8 (7).
[3]業財融合嵌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應用研究[D].山東工商學院,2017.
[4]佚名.制藥企業業財融合嵌入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應用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8 (16):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