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井春
摘要:在經濟發展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面臨著新的發展要求,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防范內部風險、提升內部管理、確保行政事業單位達到既定目標、實現預期目標和效益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大部分單位的內部控制不夠健全,單位層面、業務層面都存在不完善,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探究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問題;策略
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過程中,應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綜合性較強,涉及的流程和部門都比較多,這就在無形中增加了內部控制的難度。內控工作中仍然有不完善之處,為滿足行業發展要求,采取有效策略提升內部控制工作質量,讓內部控制制度充分發揮作用。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內控制度極其重要,相關人員應對其產生重視,將內控工作落實到位,尤其是單位中首要管理人員,應提升對內控制度的科學認識,這直接影響內控工作水平。在當前情況下,一些單位的首要管理人員并沒有全面掌握內控知識,對內控工作的實際作用缺少正確認識,忽視內控工作的價值,甚至覺得內部控制就是財務一個部門的事情。
內部控制工作是一項全員工作。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宣傳不到位,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責任意識并不強。多數事業單位內部的工作人員工作年限較長,自身的知識沒有進行更新,無法適應相關崗位的工作要求,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水平的提升[2]。
(二)內控制度不夠建立健全
在內控工作中,業務流程和控制方法體系不可或缺,將流程及體系全面落實,可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提升內控工作的水平。當前情況下,大部分單位內控制度并沒有獲得全面發展,并且在流程方面,也存在不足,一些經濟事項缺乏相關制度指導,在審批環節存在紕漏,還有一些事項缺乏系統的流程,控制步驟較為簡單,僅僅局限在事后審批上,缺乏事前控制的程序,流程控制的先后順序不盡合理。
在單位內部,崗位設置缺乏科學性,一些人員會同時在幾個崗位上工作,崗位職務界限不清楚。比如,有些單位出納兼任記賬,有的單位出納兼任檔案保管,有些單位記賬兼任復核等等。另外,在授權審批方面,對相關權限把控不到位,審批制度有待健全,以便適應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需求[1]。
(三)缺乏有效監督,監督結果未發揮作用
2019年初,在財政部召開的內控工作會上,劉昆部長指出:“要推動內控工作從“立規矩”向“見成效”轉變,努力形成內控工作齊抓共管、內控制度有效管用、內控執行真正到位的內控工作新局面”。如何將內控體系建設真正落到實處,如何不斷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流程的科學性、合理性、有效性,需要外部審計或者內部審計充分發揮監督作用,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進一步改善的措施,并將存在問題與績效考核等獎懲關聯起來。監督評價工作不到位,并且內控的考核結果與各部門的考核、獎懲沒有充分掛鉤,難以取得理想監督效果。
二、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策略
(一)對管理理念進行完善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過程中,需要對內部控制管理人員的理念進行完善。這就需要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管理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形成正確的認識,對其進行全面重視,推動內部控制制度的逐漸健全。還應加強單位領導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的重視,全員人人參與,做好內部控制的全員培訓工作。應充分認識到實踐的作用,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嚴格落實到位,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為行政事業單位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3]。
(二)不斷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 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流程。從單位層面來說,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活動中,應對崗位職能進行明確,依據實際的情況確定崗位的工作內容,并匹配相應的工作人員,防止出現不同崗位之間職能交叉的狀況。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促使工作人員持續進行學習,增強自身的工作實力,將所學到的知識全部運用到工作中,促使事業單位管理工作往科學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4]。
從業務層面來說,主要是做好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業務、國有資產業務、建設項目業務、合同業務的控制活動,以及重視信息系統在幾個模塊間的關聯控制。
在單位中,做好內部控制工作,達到財務會計職務的要求,應重視制度機制的建立,對其進行全面完善,為內控工作提供支持。對此,應先重視會計基礎方面的內容,充分發揮會計系統的作用,為內控工作提供合理建議,使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取得成效,為財政“節流”奠定堅實的基礎,做好對預算、國有資產、建設項目、合同業務的倒逼式指導工作。促進預算對績效管理、采購管理的規范作用,完善部門預算制度,應對部門預算工作進行完善,加強不同部門的配合,對財務收支事項進行整合,依據實際情況對部門預算進行改善,不斷進行補充,嚴格貫徹財政政策,對部門預算進行合理控制,并根據不同部門單位的崗位職責、機構情況等對部門預算體系進行健全,完善相關責任制度,并嚴格把控考核環節,提升事業單位的內控工作效率。
(三)加強監督以及管理力度
在行政事業單位工作開展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公眾的作用,加強監督力度,完善相關部門的監督職能,保證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規范性。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相關部門應強化監管職能,需要同時兼顧監管以及財務工作。應對行政事業單位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促使內部控制制度的價值有效實現。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可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把控,及時發現制度落實過程中不合理的地方,以便及時對制度進行健全和規范,提升事業單位工作水平。
在單位工作中,做好內控體系完善工作,需要重視環境建設方面,對其進行合理調控,為內部控制工作提供有效支撐,促進公司的全面發展,真正發揮內控體系的效力。應注重宣傳方面,讓內控環境更加科學,讓公司穩定前行。另外,各級管理人員應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率先垂范,不貼合內控要求的事堅決不辦,依程序履行,領導的示范作用極大地推動了公司內控文化的構成。
(四)內部控制強化以及評價應用
確保內控的有效執行,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思想是否重視,職責是否落實;二是監督是否到位、措施是否有力。行政事業單位應透過組織內控標準化知識考試將“考試合格與否”,考核結果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與崗位考核和績效掛鉤,與個人任用、升遷進行掛鉤,與新員工能否轉正、轉崗進行掛鉤。
三、結束語
建立健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有著積極的意義,能夠防范內部風險,強化內部管理,順利完成既定目標,并有利于實現預期目標,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效益。相關人員可從單位層面與業務層面對其進行完善,全面發揮內控制度的監督效力,將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水平。財
參考文獻:
[1]黃靜敏.基于內部控制視角下的行政事業單位績效預算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19 (18):92+105.
[2]李善榮.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9 (07):151.
[3]黃靜敏.基于內部控制視角下的行政事業單位績效預算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19 (18):92+105.
[4]張繼新.內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的運用[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9 (05):89-90.
[5]王喜梅.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管理的必要性與對策[J].財會研究,2015 (11):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