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希峰
摘要 對18%五氟磺草胺·丙草胺·吡嘧磺隆泡騰片劑對水稻移栽田雜草的防效進行評價,結果表明,除草劑新型泡騰片劑不但施用方法簡單,對水稻田雜草防除效果較好,中高劑量處理下,對雜草的鮮重防效最高可達97.00%,表明供試藥劑防效達到理想除草效果,持效期可達30 d左右,并對水稻安全。該研究結果可以為泡騰片劑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泡騰片劑;除草劑;抗性
中圖分類號 S482.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4-0130-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4.03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Control Effect of New Effervescent Tablet Herbicide on Weeds in Rice Transplanting Field
JIANG Xifeng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6)
Abstract The control effect of 18% penoxsulam, pretilachlor and pyrazosulfuron effervescent tablets on weeds in rice transplanting field was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w effervescent tablet was not only simple in application, but also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weeds in rice field, under the middle and high dose treatment, the fresh weight control effect on weeds could reach 97.00%, the data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tested medicament reach the ideal weeding effect, and the effective period could reach about 30 days, and it was safe for rice.The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Key words Effervescent tablet;Herbicide;Resistance
黑龍江省是我國北方水稻種植面積最大的省份[1],草荒是農業生產的一大災害,嚴重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2-3]。目前水田雜草的除草劑抗藥性問題特別嚴重,有報道稱稗草對丁草胺和禾草丹產生了抗藥性[4];這種抗藥性稗草在浙江等稻區有擴大趨勢[5],而且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耐藥性尤為嚴重,在湖南、浙江、湖北、遼寧等地境內均發現了水田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產生了抗藥性[6-11],研究者在延邊地區和吉林省水稻田發現了稻田雨久花對芐嘧磺隆的抗藥性[12-13]。因此,探討新型五氟磺草胺·丙草胺·吡嘧磺隆泡騰片劑對水稻移栽田雜草的防效,以期為部分抗性雜草的防除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藥劑
18%五氟·丙·吡嘧泡騰片劑,山東科賽基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對照藥劑: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山東科賽基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50%丙草胺乳油,山東科賽基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售);10%吡嘧磺隆可濕性粉劑,南通金陵化工有限公司(市售)。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地選擇。
試驗選在哈爾濱市道外區民主試驗地進行,土壤質地為黑土,pH為6.8,肥力中等,水稻品種為哈粳稻2號,田間主要雜草有稗草、雨久花、異型莎草等。
1.2.2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18%五氟·丙·吡嘧泡騰片劑處理,有效成分用量分別為270、405、540、810 g/hm2和3個對照藥劑處理及空白對照,具體試驗設計見表1。田間小區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25 m2,4次重復。
1.2.3 施藥方法。
根據設計好的試驗用藥量,計算出單個小區需要的藥量,均勻撒施。2019年5月22日插秧,2019年5月28日施藥,一次施藥。
1.2.4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處理后15、30 d調查株防效,并于處理后30 d 調查雜草鮮重防效,每小區隨機定3點,每點0.25 m2。采用目測防效、株防效及鮮重防效相結合的方法調查供試藥劑的除草效果。施藥后觀察水稻受藥害情況,收獲時測產。
藥效計算公式:
株防效=對照區雜草數-處理區雜草數對照區雜草數×100%
鮮重防效=對照鮮重-處理鮮重對照鮮重×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除草劑對水稻的安全性
于施藥后15、20 d觀察水稻受藥害情況,30 d調查藥劑對水稻安全性的影響及水稻生長發育情況,未發現明顯的藥害癥狀,說明這幾種除草劑對水稻都是安全的。
2.2 除草劑對雜草的防效
處理后15、30 d調查株防效,30 d 調查雜草鮮重防效,結果見表2~4。
從表2可以看出,施藥第15天,施藥量為405~540 g/hm2,對稗草的株防效為88.89%~95.24%,對雨久花的株防效為89.98%~93.51%,對異型沙草的株防效為91.52%~94.51%,防除效果較好。
從表3可以看出,施藥第30天,施藥量為405~540 g/hm2,對稗草的株防效為91.46%~96.79%,對雨久花的株防效為91.64%~95.21%,對異型沙草的株防效為92.91%~96.42%;中劑量與對照藥劑防除效果相當。
從表4可以看出,施藥第30天,施藥量為405~540 g/hm2,對稗草的鮮重防效為92.64%~96.99%,對雨久花的鮮重防效為92.65%~95.95%,對異型沙草的鮮重防效為93.84%~97.00%,防除效果很好。
2.3 除草劑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收獲時對水稻進行測產,結果見表5。從表5可以看出,試驗藥劑18%五氟·丙·吡嘧泡騰片劑在中高劑量處理下,對水稻產量沒有明顯影響,說明該除草劑中高劑量處理對水稻比較安全。
3 結論
該試驗結果表明,除草劑18%五氟·丙·吡嘧泡騰片劑不但施用方法簡單,對水稻田雜草防除效果較好,中高劑量處理下,對雜草的鮮重防效最高可達97.00%,表明供試藥劑防效達到理想除草效果,持效期可達30 d左右,并對水稻安全。因此,18%五氟·丙·吡嘧泡騰片劑可以在水稻移栽田大面積推廣應用。應用適期應在水稻移栽后5~10 d,一次性
施藥。該試驗結果可以為泡騰片劑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于清濤,肖佳雷,龍江雨,等.黑龍江省水稻生產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中國種業,2011(7):12-14.
[2] 趙善歡.植物化學保護[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3] 馬國蘭.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Beauv.)對二氯喹啉酸的抗藥性研究[D].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3.
[4] 黃炳球,林韶湘.我國稻田稗草對丁草胺的抗藥性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93,14(1):103-108.
[5] 劉蕊,朱金文,高銳,等.稻田稗草與耳葉水莧對除草劑的抗性初步研究[M]//張朝賢.農田雜草與防控.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155-160.
[6] 羅沙,何可佳,劉都才,等.湖南省部分稻區稗草抗藥性研究[J].湖南農業科學,2010(15):78-79,82.
[7] 馬國蘭,余柳青,劉都才,等.湖南稻區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抗性研究[J].雜草科學,2012,30(1):22-25.
[8] 董海,蔣愛麗,紀明山,等.遼寧省長芒稗對二氯喹啉酸的抗藥性研究[J].遼寧農業科學,2005(5):6-8.
[9] 吳聲敢,王強,趙學平,等.浙江省稻田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抗藥性[J].農藥,2006,45(12):859-861.
[10] 常向前,張舒,余柳青,等.湖北省稻田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及生物學特性觀察[J].湖北農業科學,2011,50(24):5116-5118.
[11] 李擁兵,王小玲,夏陽,等.湖南稻區稗草對二氯喹啉酸的抗藥性研究[J].植物保護,2004,30(3):48-52.
[12] 趙洪顏,劉亮,金玉姬,等.雨久花對芐嘧磺隆抗性鑒定方法研究[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9,31(2):141-144.
[13] 盧宗志,張朝賢,傅俊范,等.稻田雨久花對芐嘧磺隆的抗藥性[J].植物保護學報,2009,36(4):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