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剛 何志鵬 鄭伶俐



摘要 陜西國際商貿學院步長中藥標本館是依托企業,校企合作共建的中藥認知、科普實訓場所。目前,中藥標本的常規呈現方式日臻完善,在滿足日常教學科研需求外,積極開拓服務范圍和形式,綜合運用虛擬仿真和人工智能技術,探索智慧標本館的系統構建、資源分享、科普服務功能。提升中藥標本館的科技水平和文化內涵,更好地弘揚和傳播中醫藥優秀文化,挖掘數字化中藥標本館的潛在價值。
關鍵詞 布局定位;中藥標本館;數字平臺;服務拓展
中圖分類號 TP393.0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24-0234-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4.065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Digitalbased Intelligent Chinese Medicine Herbarium
HU Yagang1,HE Zhipeng1,ZHENG Lingli2 (1.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Commerce,Xianyang,Shaanxi 712046;2.Buchang Group,Xianyang,Shaanxi 712000)
Abstract Buch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arium of Shaanx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 Commerce is a place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train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enterprises and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t present,the traditional pres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mens is getting better and better. To meet the needs of dail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pecimens actively explore the scope and form of service,and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virtual simul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resource sharing and popular science service functions of the intelligent specimen library. We should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he herbariu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arry forward and disseminate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and explore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 digital herbariu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Layout positioning;Chinese medicine herbarium;Digital platform;Service expansion
中醫藥學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世界醫藥寶庫中的瑰寶。保護和發揚我國傳統優秀文化遺產是廣大醫藥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中藥標本是生動、鮮活和直觀的教材,是科研生產的資料,是鑒別中藥的對照品。一套系統完整的中藥標本是幾代人艱辛勞動的結晶,是中藥事業的寶貴財富,管好用好中藥標本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1]。中醫藥院校建設中藥標本館為學生和群眾了解、認識和獲取中藥知識開拓了重要渠道。中藥標本館是集教學、科研、對外交流、醫藥文化與科普宣傳為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展館,是學生實訓、見習、技能培訓的重要基地[2]。
中藥標本館在教學、實踐、科普、人文素養拓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藥標本館是收集、整理和陳列、展示各類中藥標本為主要內容的場館,是學生學習中藥的重要基地。中藥標本館是中藥標本實現價值的載體,加強中藥標本館建設管理水平是振興中藥標本事業的關鍵。中藥標本館的建設要集科學性、實用性、藝術性為一體,既要充分體現中醫藥傳統特色,又要飽含濃郁的藝術氣息,把枯燥無味的標本變成生動的教材[3-4]。 多年來筆者始終圍繞著以教學為中心,以實踐為主線,以服務為宗旨,并積極開展了有效的探索和改革。在此基礎上,筆者介紹了國內及陜西省內中藥標本館分布及現狀,分析了步長中藥標本館的特色凝練、數字平臺及服務拓展。
1 布局與定位
1.1 國內及陜西省內中藥標本館分布及現狀
圖1為全國
同類標本館分布及數量圖。從圖1可以看出,中藥標本館分布地區差異明顯,中藥標本館的建立主要依托地理位置及動植物資源優勢,步長中藥標本館靠近秦巴山區,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主要以秦巴山區道地藥材為主,特別是秦巴七藥獨具特色,作為步長中藥標本館的展示主題。
圖2為全國中藥資源分布區劃圖。從圖2可以看出,按資源屬地分成13個區域,包括維藥區、藏藥區、蒙藥區、關藥區、秦藥區、北藥區、懷藥區、淮藥區、浙藥區、南藥區、貴藥區、云藥區、廣藥區。
1.2 步長中藥標本館定位
1.2.1 總體概況。步長中藥標本館是為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各專業實踐教學所建的認知實習場所。該館特色顯著,“藏草木土谷果鱗之珍品,展秦人秦地秦藥之精粹”,是弘揚祖國傳統中醫藥文化,培養中醫藥人才,普及中藥知識的基地。標本館始建于2006年,原展館面積155 m2,經過近10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總面積為568.16 m2,由4個展區、1個實訓室、1個金屬密集柜庫房組成,共收載各類中藥標本2 000余種,步長中藥標本館平面示意圖見圖3。
①特色文化展區。由中藥發展史、秦巴微縮景觀多媒體動態展示、陜西道地藥材區劃圖和動物模擬生態園等部分組成。并陳列秦嶺七藥104種,包括桃兒七、燈臺七等26種稀有中藥資源;陜西道地藥材120種,包括太白烏頭、天麻、延齡草等漸危物種;動物模擬生態園有東方寶石之稱的朱鹮、林麝、赤麻鴨等珍稀瀕危資源。
②浸制標本展區。共收集浸制標本372種,其中精品浸制標本50種,普通浸制標本322種。并引進國內一流水平的360O幻影成像系統,運用聲、色、光、電等現代化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現天麻、連翹、五味子、黃精等植物的生長過程和三維動畫形態;通過數碼圖形技術實現靜態展品360°觀看,使之變成全方位、三維立體的動態展品。數碼影像還可以虛擬時空、環境,讓觀眾看到生長的藥用植物標本[5]。
③臘葉生藥標本展區。共收藏臘葉標本295種,其中精品臘葉標本50種,普通臘葉標本245種,共同組成臘葉展示長廊,其中包含師生歷年野外采集的秦巴山區常見中藥七葉一枝花、野葛、唐松草等;另外還陳列生藥標本432種,方劑標本63種及步長中成藥16種,既凸現秦巴山區植物藥之道地,又展示步長中成藥的特色。④貴重標本展區。由真偽鑒別、礦物、動物及名貴標本組成,共容納標本272種,其中真偽鑒別標本60組,供從事中藥教學、科研及檢驗等相關人員學習參考;礦物標本62種,有陽起石、辰砂及金云母、沸石等;動物標本26種,有烏梢蛇、穿山甲、蛤蚧等;名貴標本66種,有野生靈芝、高麗參、沉香等。
學生實訓室配有模擬中藥房、學習查詢系統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承擔《中藥學》《中藥鑒定學》及《藥用植物學》等課程的實踐教學。
1.2.2 博物館布展設計。中藥博物館的布展設計應集科學性、實用性、 藝術性為一體,既要充分體現中藥傳統特色,又要飽含濃郁的藝術氣息,把死的標本變成生動的教材,使專業人員學習理論知識以后,結合標本的展示,能進一步加深鞏固所學內容。
全館按功能分區,合理布局。為滿足學術科研和日常教學等不同要求,標本的篩選和設置應集思廣益,應突出秦巴山區藥用植物資源特色,著力打造秦巴七藥展柜和陜西道地藥材展柜。按照標本類型分門別類,包括名貴中藥標本、陜西道地中藥標本、動物類中藥標本、礦物類中藥標本等。為滿足中藥學、藥物制劑專業學生的實踐學習需要,專門打造真偽鑒別展柜,從而強化學生對中藥標本的認知。
1.2.3 建立健全標本制作體系。設置獨立標本制作室是中藥標本館配套教學服務功能的操作實訓室;標本制作是中藥學專業學生必修課的實踐技能,一般標本制作分為臘葉標本、浸制標本制作等;在實踐過程中強化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貫徹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育人理念,建設標本制作室不僅要有常規設備設施的配置,還要展示浸制標本、臘葉標本等的方法設計及制作過程,采用合適方法展示工藝流程圖。總而言之使學生在制作標本過程中有章可循,提高學生標本制作操作技能和水平。
1.2.4 做好中藥標本館的日常保養和維護建設工作。首先是防火防盜工作,消除各種隱患。防火要注意各種電器設備的檢查。防盜方面除做好日常安全保衛工作外,還應組織一定的人力,安排一定的經費,不斷充實一些新標本,新展品,保持規模、數量、種類上的優勢,從而保持對外的形象。還可以與同類場館進行交流考察,取長補短,吸取別人的經驗。再次,加大現代化建設的力度,逐步采用先進的設備和手段進行管理,對藥材的性能補充一些新的說明、數據或分析,為人們進一步研究中醫藥提供方便。
1.2.5 豐富教學形式與內容。增設多媒體演播廳,建立數字中藥標本館。中藥標本館的發展必須和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緊密結合起來。“數字生活”已經開始成為人們生活的主流。采用投影、錄像等手段,使館藏標本以生動的畫面形式呈現,色彩絢麗多姿,內容充實,錯落有致,互動加強,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實現標本館數字化,數字化標本館依托數據庫和多媒體展示手段,通過網絡向人們提供多層次多方位的服務。中藥數字化標本館的建立可以擴大標本的展示空間,提高管理水平,適應精品課多層次、多方位的要求。步長中藥標本館亟待加強建設,不斷補充實物標本形成照片和文字素材,便于師生檢索和查閱,發揮教學與科研平臺支撐的作用[7]。在網站上可提供藥用植物學及生藥學等學科的學習資料,還可經常發布有關信息。通過網站可隨時瀏覽常用中藥的原植物、生藥材圖片,并可免費下載,點擊者可根據植物名稱或科屬進行精確或模糊查找,欄目中不僅有精美的圖片,還有該種植物的詳細介紹,包括中文名、拉丁學名、別名、所在科屬、植物特征、藥用部位及功效等,從而適應精品課多層次多方位的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中藥標本館應與時代合拍,賦予它新的生命力,更好地滿足教學、科研及參觀者的不同需求,充分發揮中藥標本館各項功能,使中藥標本館有限的資源盡可能地向同行、學生及國內外觀眾展示,讓每一位觀眾領會到奇妙的中醫藥知識及文化。
2 步長中藥標本館的特色凝練
2.1 秦巴七藥
三秦大地,特別是秦巴山脈,以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自然條件,孕育著數以千計的中草藥品種,素負“藥材之鄉”“亞洲植物園”之盛名。 “七藥”是指分布于秦嶺太白山等我國大部山地,名稱以“七”字結尾,多與風濕病、五勞七傷治療有關的一類區域性民間草藥。“七藥”主要集中在蓼科、毛茛科、景天科、百合科、蘭科、菊科、小檗科(草本屬種)和少數蕨類植物等草本類群中。秦嶺七藥以主峰太白山“七藥”最具代表性,“太白七藥”涉及地衣、苔蘚、蕨類及種子植物4大門類,種類最多,民間使用最廣泛。千百年來,在當地民間總結了一套以“三七”為首的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和地域特色的系列藥材,如桃兒七、天王七、長春七、燈臺七等近200種秦嶺七藥,是秦巴山區藥物資源的最大特色,也是十分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4.4 文化交流
中醫藥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步長中藥標本館作為文化交流的窗口,曾先后多次接待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等國家的參觀團體,有臨床醫療行業團體、校際交流團體、文化交流團體等。步長中藥標本館積極配合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國際交流中心的招生宣傳接待工作,促進陜西國際商貿學院相關專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5 結論
步長中藥標本館在醫藥學院網站上設立專欄,子欄目包
括關于我們、新聞動態、參觀指南、中藥科普、在線標本館等;開設微信公眾號,不定期推送中藥標本相關知識。
我國現有大型中藥標本館70多個,其中許多中藥標本館普遍存在館舍陳舊、標本陳舊、管理方式陳舊等問題[8]。在教學平臺中可以直接鏈接到數字標本館,實現了標本館進入智慧課堂的愿望,這不但豐富了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也改善了常用教學手段帶來的枯燥泛味,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大大提升了陜西國際商貿學院和步長制藥的知名度。
藥用植物資源標本館的管理是專業性強、知識密集型的工作[9]。陜西國際商貿學院中藥標本館下一步將加快館藏標本條碼化和中藥資源“數據庫”建立,通過攝影和攝像的方式,把完整的影像資料記錄下來,保存到數據庫中,使得中藥標本的查詢、檢索、統計變得輕而易舉[10]。
參考文獻
[1]王靜,劉石磊,鄒存珍.淺談高校中藥標本館現狀及發展方向[J].中醫藥信息,2008,25(3):78-79.
[2] 王紅剛,劉基柱.構建中醫藥學教育的平臺——中藥標本館[J].海峽藥學,2009,21(11):228-229.
[3] 劉德軍,胡玉濤.“一館多能”中藥標本館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醫藥導報,2011,8( 28):5-7,21.
[4] 魯軍,汪洋,陳新培,等.建設與時俱進的中藥標本館[J] .中醫藥學刊,2006,24(10):1919-1920.
[5] 牛艷秋,王月珍,程利敏.建設與時俱進的中藥電子標本[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7(3):394-395.
[6] 程齊來,陳治希,詹瑩.數字化生藥標本館探索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2,23(8):2046-2047.
[7] 劉長利,王秀娟,羅容,等.網絡中藥標本館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0):122-123.
[8] 滕毅,羅益遠,沙秀秀.談中藥標本館的現狀及功能建設[J].海峽藥學,2018,30(8):80-81.
[9] 鄧瑞雪,劉普,王新勝,等.地方特色藥用植物標本館建設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9):16-18.
[10] 梁錦杰,翁志平,區偉雄,等.中藥標本館提質建設的實踐與探究[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