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能源署發布《世界能源展望2020》報告(World Energy Outlook 2020),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能源需求同比下降5%。并預計,2020 年全球煤炭需求將下降7%,這要比2020 年4 月份國際能源署發布《全球能源論評報告》(Global Energy Review 2020)中預測的全年全球煤炭需求下降8%,收窄1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由于疫情的影響,加快了全球煤炭需求結構性的下滑,煤炭需求可能再也恢復不到疫情危機之前的水平,并將在2040 年出現自產業革命以來煤炭占能源結構的比重首次下降至20%以下。煤炭需求下降主要體現在燃煤發電方面,“去煤化”政策、可再生能源興起以及與天然氣的市場競爭等因素,使得全球燃煤發電能力到2025 年將退役275GW,占到2019 年燃煤發電總能力的13%。其中,美國將退出100GW,歐盟將退出75GW。預計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煤炭需求仍然上升,但明顯低于前期能源展望報告的預期,而且不足于抵消其他地區的下降幅度。到2030 年,燃煤發電的比重將由2019 年的37%下降到28%。
報告顯示,預計2020 年全球石油、天然氣的需求將分別下降8%和3%,但清潔能源需求將增長0.9%。另外,由于能源消耗減少,預計2020 年,因能源消耗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下降7%,下降到10年之前的水平。
報告還指出,鑒于能源企業收入減少以及能源需求下降,預計2020年全球能源投資同比下降18%。能源領域投資減少會影響許多國家實現發展目標,減緩全球能源轉型進程。
國際能源署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給能源領域帶來前所未有的震蕩,造成的影響或將持續數年。如果疫情能夠在2021年得到控制,那么全球能源需求有望在2023年恢復至疫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