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勤保障部隊983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 王 星
“潘粵明道歉了”,一則看似屬于娛樂圈的新聞,最近卻在醫療界掀起了一陣風波。原來,今年6月19日深夜,演員潘粵明發微博說:媽太偉大了,老爸新發腦梗,因為疫情的原因,醫院暫時不能接受患者,凌晨一點她和針灸醫生通過微信視頻,在完全不懂的情況下、在沒有針灸器材的情形下用測量血糖的針當作針灸為老爸放血,順利幫老爸度過難關!這條微博一出,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質疑,并表示這里面暗含著非常負面的誘導。隨之在次日,潘粵明發文道歉:生了病一定要重視,要去醫院按照程序認真檢查,不希望昨天的微博誤導大家,實在抱歉!
其實,關于“放血療法治療腦梗”的爭論一直存在。對此,我是一直接否定態度的,并曾多次在網絡上辟謠過。上次我辟謠針對的是甘肅某醫生在網上所謂的“科普”:只要在中風時針刺十指放血,就一定不會留有后遺癥。當然這句話說的太滿,因為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一種方法,能治療中風肯定沒有后遺癥。即使針刺十指有效,也不可能說一定不會有后遺癥。
如今明星發文現身說法,讓無數人再次看到“放血療法”這個救命法寶。那么發生中風時,針刺放血真的能救命嗎?
中風分腦出血和腦梗塞兩種,雖然都叫中風,都會偏癱失語、半身不遂,表現有時候一模一樣,但是疾病的本質截然不同。我們通過表現是無法判斷到底是出血還是梗塞。而出血需要止血,梗塞需要溶栓活血,治療原則截然相反。只有通過腦CT檢查后,才知道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才知道如何治療。且截止到目前,對于急性腦卒中,無論是腦出血還是腦梗塞,還沒有疾病診療指南說可以通過手指放血來急救。疾病診療指南是經過大量循證醫學論證的內容,是行醫治病的標準,也是判斷行醫行為是否規范的依據。
腦中風表現通常有:拿不住東西,兩手的力量較之前明顯下降或不對稱;頭暈,特別是突然發生的眩暈;與平日不同的頭痛,即頭痛突然加重或由間斷性頭痛變為持續性劇烈頭痛;肢體麻木,突然感到一側臉部或手腳麻木,有的為舌麻、唇麻或一側上下肢發麻;突然一側肢體無力或活動不靈活,時發時停,走路偏斜,走路不穩;吐字不清,所問非所答;意識喪失,智力障礙;面癱及舌癱、偏盲、喝水嗆咳、吞咽困難。一旦出現上述表現,家人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20,而不是自己在家用所謂的土方子亂弄。
在等待120到來期間,家屬要設法讓患者平躺,將其頭部偏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內;如有假牙應取出,如有打鼾,可用手托起患者下頜,用紗布或手帕將其舌頭包住拉向前方,以使其氣道保持良好的通氣狀態。
到醫院經過腦CT檢查,如果確診為腦出血,要視具體情況選擇輸液或開顱手術;如果確診為腦梗塞,則視具體情況選擇溶栓或取栓治療。隨后還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比如說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等。記住,只有在正規醫生的指導和診療下,才能最大獲益,減少并發癥,減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