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紅燕/江蘇省啟東市農業農村局
江蘇省啟東市以市級經濟薄弱村為重點,強化政策支持,引導村集體根據資源稟賦、區位特點、產業優勢等,創新發展機制,拓寬發展路徑,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2019年,全市實現村集體經營性收入2.34億元,村均89.66萬元。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強改革工作推進。召開全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推進會,建立改革進度半月報表制度,組織赴省內改革先行地區學習考察,指導全市改革工作順利推進。做好數據審核上報。組織各鎮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回頭看”和驗收,做好清產核資數據在線審核和提交,及時報送清產核資工作報告。突出問題處理化解。圍繞改革過程中的難點問題,組織赴有關村實地調研,宣傳介紹改革政策,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妥善處理上訪案件,確保農村社會和諧穩定。截至2019年底,全市261個村(涉農居)完成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累計確認成員85.66萬人;組建村股份經濟合作社261個,實現應建必建。
加強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支持。圓滿完成南通市級經濟薄弱村物業項目建設,共購置營業用房、商鋪138間等。研究出臺《關于促進我市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今后集體經濟發展的六個路徑。一是發展股份合作型經濟。支持村集體通過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創辦新型合作等形式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經營,村集體通過股份分紅增加收入。二是發展產業帶動型經濟。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建設特色農產品種養基地,發展特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或者“一村多品”。三是發展資源開發型經濟。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序流轉,可適當收取土地流轉管理服務費、設施設備使用費等。四是發展資產經營型經濟。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閑置資金購買營業用房、商鋪、廠房以及農產品市場等物業項目。五是發展為農服務型經濟。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勞務、租賃、物業、農村環境整治等公司,提供有償服務增加收入。六是發展資金增值型經濟。村級資金可以在開戶行或采取競爭性方式選擇銀行以大額存單、定期存款以及購買國庫券等方式保值增值,還可以在市屬國有企業進行投資,收益率不低于其他資金的收益率、不低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每年清算一次。
有序開展新型合作農場建設。2019年,啟東市出臺《關于發展新型合作農場推進村級集體規模經營的實施意見》,激發廣大村干部參與合作農場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舉辦3期新型合作農場建設專題培訓班、1期新型合作農場財務管理培訓班,培訓160多人,有效提高了新型合作農場負責人和會計的業務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投入生產運營的村集體新型合作農場達42個,集體經營總面積2.25萬畝。
強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聚焦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領域突出問題,以“制度化+信息化+公開化”為路徑,全面推廣使用南通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系統,完成合作鎮的農村會計委托代理服務中心試點建設,扎實開展村會計異地任職試點,所有村(涉農居)使用“村務卡”、實現非現金結算。2019年,啟東市農業農村局新制定“三資”管理制度2項,舉辦“三資”管理政策業務培訓班5期;加強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集體資產資源交易實現“應進必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