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培育制造業生態體系:工業史視角下的“雙循環”

2020-01-05 05:37:02嚴鵬
文化縱橫 2020年6期
關鍵詞:全球化體系生態

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逆全球化風險加劇的當下,中國領導人提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雙循環”是一個綜合性、全局性的復雜課題,不同領域的人視角各不相同,觀點亦或有差異。本文僅從工業與工業文化的立場出發,指出培育制造業生態體系是構建“雙循環”的可能性路徑。

面對經濟循環的兩種觀念

要構建“雙循環”,首先要從觀念上認識到經濟循環是可以人為干預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駕馭的。

經濟循環的內核是從生產到消費的閉環,這一閉環建立在人類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具有自然形成的屬性。但是,任何經濟循環都是在一定地理空間中進行的,國界線對地理空間的分割人為地阻礙了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這也就意味著,在存在著國家的地理空間內,自然形成的經濟循環實際上難以避免人為影響。在復雜的現代經濟中,不同尺度的地理空間對應著不同的經濟循環。國家既是全球性的經濟循環的一部分,其內部又存在著自身的經濟循環;在微觀層次上,企業是參與現代經濟循環的基本主體,企業的活動是循環的動力。

歐洲近代早期的重商主義,作為西方工業文化的原型,就是一種主張在國家層面上干預或重新構造經濟循環的觀念。經濟循環或者所謂循環流轉是中性的,但是,國家的經濟卻存在著增長的良性循環或停滯乃至衰退的惡性循環。通過觀察意大利城市國家、西班牙、荷蘭等國的興衰史,近代早期的重商主義者認識到:經濟增長具有活動特定性,即經濟增長在一些經濟活動中而不在另一些活動中發生。[1]重商主義者進一步觀察到了制造業發展與國家富強之間的正相關性,這使他們形成了一種對制造業的產業偏好。到了工業革命時代,這一產業偏好就成為將工業發展視為國家經濟良性循環之基礎的工業文化。

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作為工業文化的代言人之一,即指出工業發展是國家經濟整體進入良性循環的關鍵。當然,李斯特沒有忽略一國工業發展是在國際競爭的背景下展開的:“歷史告訴我們,技術和商業是會從一個城市轉移到另一個城市,從這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的。”[2]因此,李斯特主張國家通過隔絕不利于本國工業成長的國際經濟循環,來培育自己的工業體系,進而促成國內經濟良性循環,等本國工業成長壯大后,再進入國際經濟大循環,參與世界市場的競爭。換言之,李斯特擁有一種先健全國內經濟大循環再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經濟發展觀念。李斯特的觀念繼承了早先的重商主義,并與當代國家創新體系理論一脈相承,其通過工業發展來構造國家經濟良性循環的主張,可謂一種宏觀工業文化。

重商主義對制造業的偏好在工業革命之后演化為一種宏觀工業文化

李斯特學說的缺陷,在于對工業發展的微觀層次缺乏觀照。與李斯特同被納入當代演化發展經濟學系譜的熊彼特,以其創新理論彌補了這一不足。熊彼特將現代經濟視為“創造性毀滅”的過程。[3]“創造性毀滅”意味著經濟循環被打斷與重構,而經濟循環中的行為者并非被動地承受這一過程,而是主動地通過創新促成了這一過程,或利用這一過程實現了創新。熊彼特界定的創新,在本質上是早期重商主義者所追求的能帶來經濟增長的活動。與重商主義者將帶來經濟增長的活動指向制造業這一具體的產業不同,熊彼特看到了這類活動在個體層面的動力機制,即所謂“企業家精神”。在熊彼特的理論中,經濟發展意味著舊的循環流轉的打破,而具有創新魄力的企業家堪稱弄潮兒。[4]熊彼特揭示了工業經濟中的企業家精神是一種可以重構經濟循環的力量,這種觀念可謂一種微觀工業文化。

宏觀工業文化與微觀工業文化共同構成了一種依靠發展制造業來塑造經濟循環的觀念。在國家層面,需要通過發展制造業來啟動一種高質量與報酬遞增的良性經濟循環;在微觀層面,則需要通過以創新為內核的企業家精神來為循環提供驅動力。無論是構造國內經濟大循環,還是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工業文化都提供了一種供給側的視角,既闡明了人為干預經濟循環的可能性,又揭示了正向干預的路徑。

逆全球化:國際大循環的紊亂與重構

將經濟循環區分為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本身就肯定了政治等因素對于經濟的自發演化的影響。畢竟,國界線就是一種政治構造。在理想的自由市場中,各種要素可以自由流動,并得到優化配置,人類的經濟也從分散的地區經濟逐漸聯結為一個整體。全球化是最高層次的國際大循環。不過,15世紀以來的全球化的真實歷史,伴隨著殖民擴張和軍事征服等暴力活動,其基礎架構的搭建遠遠稱不上自然與自發。全球化在現實中的不完整性與非經濟性,決定了國內大循環在國家層面上,始終是對于國際大循環所含風險的一種戰略應對。

從歷史上看,近代早期西方的重商主義體系,一方面依靠堅船利炮擴張,推動了國際經濟大循環的建立,一方面又通過采取關稅保護或貿易戰等產業政策,試圖讓國際經濟大循環有利于國內經濟循環。然而,重商主義者的動機很多時候并非是經濟性的,而是政治性的。因此,重商主義一方面是全球化的驅動力,一方面又包含著逆全球化或反全球化的傾向?;蛘吒鼮闇蚀_地說,全球化本身也是分層次的,在空間和價值鏈上是不平衡的。對由重商主義孵化的現代大國來說,全球化不是中性的,參與全球化是為了占據更有利的經濟地位。

19世紀中期以后,全球化真正開始覆蓋全球,并以自由貿易理論來為之正名。但在不到兩百年的時間里,全球化就連續被世界大戰、大蕭條、冷戰所打斷——今天的全球化只是冷戰結束后的最新一輪。換言之,全球化就像創造性毀滅一樣,不是直線的變遷,而是一種包含周期與結構轉換的演化,這種結構轉換常常由政治與軍事等非經濟因素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逆全球化這一概念的成立,完全取決于生活在全球化鼎盛時期的人以其短期視角看待歷史。然而,全球化的擴張與收縮在長期歷史中實為常態。即使肯定全球化是一種不斷深化的長期趨勢,也無法否定其收縮階段的存在。很明顯,全球化的世界體系存在著保護主義與自由化在意識形態與國家政策上的交替主導。自2016年以來,保護主義在全球范圍內的抬頭已是明顯之勢。其中,本應維護全球化的世界體系中心國美國,在特朗普政權的領導下,帶頭破壞全球化,掀起了逆全球化之狂瀾。2018年開始,特朗普政權通過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以及打壓中國的高科技產業,破壞了全球化的基本規則和機制。如果說貿易戰局限于政策領域,尚使不少人心存靠外交協調來維護全球化的期待,那么,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作為破壞全球化的不可抗力,就使各國政府與企業更為認真地反思全球化的風險了。

自2020年的新冠疫情導致中國制造業與物流的重鎮武漢采取封城措施開始,由跨國公司構筑的全球供應鏈就受到了沖擊,而發達國家政府、企業與學界關于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的討論也就沒有停止過。隨著發達國家疫情的加劇,疫情防控物資主要由中國生產的事實,又加劇了發達國家對于基本工業產品不能自給的擔憂。隨著疫情惡化,由于歐美受困于疫情防控物資供應不足,要與中國“脫鉤”而重建全球供應鏈的聲音就更多了。《經濟學人·商論》在4月的一篇主打文章中采訪了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克德(Joerg Wuttke),伍克德表示,如果人們從這次大流行病中吸取了一個教訓,那就是“單一供應源已經過時,多元化是新風尚”,換言之,企業“需要中國以外的供應商”,即使“這樣做會增加成本并降低效率”。在同一篇文章中,波士頓咨詢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李瑞麒(Rich Lesser)則稱,由于機器人技術和其他新的制造方法縮小了成本差異,把工廠搬回距離本國更近的地點變得更名正言順了,之前信息技術曾是供應鏈延伸的基礎,如今信息技術也同樣可以用來縮短供應鏈,這可能讓企業對本地需求的響應更快。

李瑞麒的觀點表明,發達國家不僅具有將供應鏈從中國搬離的意愿,而且正在探索以智能制造等新技術來降低本地供應鏈成本的可能性,使逆全球化不僅具有安全性,還具有經濟性。調整供應鏈當然非朝夕之功;然而,在疫情中,美國的波音、福特等公司已經在使用3D打印機為醫護工作者生產防護面罩,3D打印公司SLM Solutions Group AG也開始用自己的設備為自己制造零部件,以解決中國的封城導致的零部件短缺問題,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已經在浮現。到3月下旬,通用電氣公司將其呼吸機的產能提高了一倍。通用電氣公司的產能提升與中國制造業的龐大產能相比,不過九牛一毛,但這一動向昭示了用新技術擺脫全球化供應鏈的前景。

全球化的好壞利弊在世界范圍內是長期爭議的價值問題,此處不予討論。本文僅需指出的是,假如本輪全球化的擴張難以持續,則長期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的國家勢必受到嚴重沖擊,這些國家必須重構發展模式以應對逆全球化帶來的打擊,且應對措施準備得越早、越充分,損失越小。然而,要調整戰略,首先還是必須調整觀念,認識與正視逆全球化威脅,杜絕麻痹大意和僥幸心態。逆全球化并不一定會摧毀世界經濟體系,但一定會帶來國際大循環的紊亂與重構。在“雙循環”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不應理解為閉關自守,而是為了預防國際大循環紊亂所帶來的更大的沖擊,并在國際大循環的重構中掌握一定的主動權。

培育制造業生態體系:構筑國內大循環的產業基礎

在中國“雙循環”的發展目標中,國內大循環被視為“主體”,這符合大國經濟正常的發展邏輯。從供給側的角度說,培育制造業生態體系是構筑國內大循環產業基礎的重要舉措。

發達國家正在探索以智能制造等新技術來降低本地供應鏈成本的可能性

自重商主義時代以來,制造業就被視為一種可以實現報酬遞增與促進國內經濟良性循環的產業。制造業生態體系意味著在國家等特定的地理空間內,不同行業的企業通過供需關系結合成有分工與協作關系的產業鏈,同一行業內則存在著不同類型的企業,通過競爭與合作等關系,去推動創新及滿足不同層面的需求。企業是制造業生態體系的主體,但不容忽視的是,各級政府、行業協會、學校與科研機構等同樣構成制造業生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具有企業所不具備的功能。例如,政府能夠通過政策影響生產要素的流動,從而塑造企業發展所必須面對的外部環境;學校為制造業輸送著勞動力,不同取向的教育政策左右著學校所培養的人才的素質與類型,進而通過人才供給影響到制造業的發展;社會風氣等抽象因素,也會通過影響人們的擇業觀和消費偏好等,對制造業發展的資源配置產生影響。因此,制造業生態體系是一個制造業產業鏈、國家政策與社會文化交織在一起的綜合體系。

對國內大循環來說,制造業生態體系有兩種顯而易見的重要意義。首先,國內大循環從本質上說就是要在國內創造更多的市場需求并滿足這種需求,如此才能實現國家內部的自我循環。一國境內的制造業生態體系越復雜,就意味著其產業之間與產業內部的需求越多,且這些需求能夠在國內得到滿足——這些供需關系組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國內經濟循環。其次,國內大循環從戰略上看是為了應對國際大循環紊亂所帶來的沖擊,其中就包括關鍵技術等要素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進入國內的風險??梢韵胍姡粐闹圃鞓I生態體系越復雜,國內企業可供給的要素越多,其經濟對國際大循環紊亂的抵抗力越強,也就自然形成了能規避國際風險的國內經濟循環。正是從這兩個角度說,復雜而多樣的制造業生態體系是一國國內經濟大循環的產業基礎。

與經濟循環一樣,制造業生態體系既有自然形成的可能性,也可以通過國家政策有意加以培育。19世紀的新古典經濟學家馬歇爾基于英國經驗所揭示的“工業區”,類似于一種自然形成的制造業生態體系。不過,企業在市場機制下的自然集聚顯然不是制造業生態體系形成與演化的唯一路徑。威廉姆·邦維利安和彼得·辛格以美國經驗為主,區分了制造業發展中的5種創新模式,分別為創新管道、誘導創新、延伸管道、制造業主導創新和創新組織,牽涉的主體包括政府科研基金、民營企業、國防部和行業組織等。[5]實際上,這5種模式既包含了制造業生態體系形成的既有路徑,又明確指出了國家政策在制造業生態體系形成中的作用。兩位學者積極呼吁美國的制造業回歸,并指出美國制造業生態體系因制造業外流而遭到破壞,威脅到了美國整體的創新能力與競爭力。換個角度看,這種觀點以及類似的論調,無非是強調美國制造業因為參與國際大循環的特殊形式而破壞了原本的生態體系,連帶導致了美國國內大循環的紊亂。美國各界人士所期待的制造業回流,以及發展先進制造業(advanced manufacturing)的主張,從理論上說,既是重構美國國內大循環的手段,又是一種充實其國內大循環的目標。

制造業的重要性不待多言。盡管研發與制造的分離以及全球采購在全球化時代不可避免地成為主流觀念,但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實體制造環節和本土供應鏈的意義。改革開放以來,通過讓計劃經濟時代建立的完整的工業門類進入國際大循環,中國已經形成了具有多樣性的復雜制造業生態體系。必須指出的是,這個制造業生態體系的多樣性恰好就體現在:中國既有依靠國際大循環快速成長的產業,又有主要立足于國內市場壯大的產業,即使在同一產業中,也往往分布著側重于國內外不同市場的企業。這種多樣性使中國經濟在國際大循環紊亂時,能夠有相對較大的緩沖余地。例如,成立于1988年的泉州寰球鞋服有限公司,1990年開始取得自營出口權,屬于典型的利用國際大循環興起的晉江企業;2011年以后,該公司被安踏公司控股,市場逐漸轉向國內,在近年來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較大的環境下,發展反而較為平穩??梢哉f,經過數十年的演化,中國已經具備能夠與國內大循環戰略對接的制造業生態體系,當下的課題是如何使國內大循環的主體性在“雙循環”格局中得到強化。

中國必須在制造業生態體系中著力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核心資本品工業

中國制造業生態體系既有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并不意味著該體系不需要人為培育。2018年以來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一系列打壓,暴露了中國制造業生態體系尚不完整的事實。在全球化思維下,一國制造業只要能依據比較優勢充分參與國際大循環,其制造業生態體系是否完整根本就是一個無須考慮的偽問題——半導體產業里的“無廠模式”堪稱全球化的極佳案例。但是,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技術封鎖及其導致的中國相關企業的困境,證明了純市場角度的全球化思維無法應對由地緣政治導致的國際大循環紊亂。以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標桿企業華為來說,能夠設計出先進的芯片,但在半導體產業主流的“無廠模式”下,其芯片的實際制造只能委托給其他廠商,當美國政府掐斷其芯片供應后,由于中國大陸的廠商缺乏制造能力,華為就無法正常生產直接面向消費市場的產品。

中國芯片制造能力的缺乏體現在諸多環節,設備不能自給成為一種顯見的致命傷。制造是一種依賴工具與技藝的活動,工業革命的內涵就包括工具的制造本身成為一種獨立的產業,在制造業生態體系中居于中心環節,決定或制約著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水平與演化方向。然而,制造工具與設備的產業如機床工具工業,不是一種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大規模產業,對地區經濟發展的綜合拉動效應通常并不明顯。在國際大循環的全球市場分工下,中國制造業的比較優勢體現于依靠優質勞動力與直接面向廣闊市場的產業,其關鍵工具與設備則由更具技術優勢的其他國家與地區供給。國際大循環紊亂所導致的工具與設備供給中斷,表明中國必須在制造業生態體系中著力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業等核心資本品工業,否則中國的制造業無法進入高質量的循環,而只能被鎖定在低技術軌道上自我循環。進口低技術設備、生產非前沿技術產品的制造業生態體系,會構成一種真正的“內卷”,因為其低附加值既不足以提升國民普遍的生活水平,其低技術水平又無法打造先進的國防力量。因此,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業等當前中國制造業生態體系中缺乏的“物種”,是從供給側推動高質量國內大循環形成的突破口。

市場經濟的自然演化,并沒有因為長期需求的存在,催生出能夠滿足國內需求的諸多高端裝備制造業;但是,培育該類產業也不可能依靠單純的行政手段。在制造業生態體系中,從事創新的主體仍然是企業,打造高質量國內大循環要善于利用中國龐大的國內市場,給予制造關鍵設備的企業通過“干中學”(learning by doing)提升技術的機會。制造活動的進步是積累性的,包含大量微小的改善,必須通過實際動手制造來領悟訣竅,并通過采納用戶的反饋意見來改進設計與工藝。例如,制造高檔數控機床的大連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其最初的產品通過政府牽頭在航天科工31所和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等企業使用,得到了用戶大量的反饋意見,使其后續生產的產品得以不斷改進,推動了技術進步。實際上,中國已經形成的龐大的制造業生態體系,本身就是一個可供核心資本品工業提升技術能力的優質國內市場。例如,寧夏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鑄造行業里的優秀企業,該公司2008年之后轉型3D打印技術,2012年引進了德國設備,并希望與德國生產廠商合作,實現該設備的大型化與產業化;但德國廠商滿足于該型設備的高利潤,無意于量產,寧夏共享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學習,自主研制了產業化的鑄造砂型3D打印機,為傳統鑄造業帶來了改善生產條件的技術革新。這一案例說明中國已有的制造業生態體系,足以產生能夠啟動高質量國內大循環的市場需求。

在市場條件下,尤其當國際大循環可以保障部分先進設備進口時,中國制造業的廣大設備用戶企業并沒有義務充當裝備制造企業練習技術的試驗品。在這種條件下,中國特殊的新型舉國體制應成為撬動高質量國內大循環的杠桿。在這一方面,政府和大型國企對于關鍵設備的自主制造,更應當發揮引領作用。中國三峽集團培育海上風電產業的案例可資參考。中國三峽集團從水電領域進入海上風電領域本身就是一項創新之舉,作為用戶企業,該集團在福建等地的風場,選擇國內外多家企業制造的風機同臺競技,對于國內企業的風機研發與制造能力產生了極大的拉動作用。目前,三峽集團海上風電的風機供應商,既有長期深耕風電領域的金風科技,又有實力雄厚的央企東方電氣,還有迅猛崛起的民營企業明陽智能,以及與外資企業深度合作的上海電氣,其模式與技術特色各不相同,本身就構成一個生態體系。實際上,三峽集團在水電領域有過利用大工程培養國內裝備企業的經驗,將這一經驗移植到海上風電領域中的戰略考量,也多過商業采購的意圖。全球風機制造先進企業金風科技的一位負責人在采訪中指出,三峽集團的行為“給了我們這些企業試錯的機會”。[6]中國制造業生態體系缺失“物種”的培育,需要用戶企業與裝備企業協同演化,而這種微觀層面的良性循環本身又是高質量國內大循環的構成基礎。高質量國內大循環的啟動,需要一種戰略性或政策性的主體去引領核心資本品工業的發展。

必須強調的是,培育制造業生態體系中缺失的“物種”,是要克服市場自然演化的不足,但不能依靠簡單的行政命令等手段,必須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和競爭機制,真正發揮企業的主體性。那些能夠提升能力的中國裝備制造企業,一定都是在市場競爭壓力下去謀求創新與改進的,政策所起的作用只是為其提供被國際大循環所阻隔的市場機會,能否把握機會,仍然取決于企業自身的競爭能力。從工業文化的角度看,教育部門能否為企業輸送高質量的研發與制造人才,社會文化是否有利于企業在制造業領域踏實積累,對于制造業生態體系的培育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進而影響到高質量國內大循環的形成。

提升文化附加值:打通生產與消費的路徑

從某種意義上說,國內大循環主體性的發揮,雖然需要供給側的驅動,但最終還是要落實于國內市場有效需求的激發與滿足。培育制造業生態體系中的核心資本品工業,是為了應對無法通過國際大循環輸入先進技術和進口關鍵設備的困局,從而保障事關國防安全與高技術發展的高質量國內大循環能順暢無阻。但這只是國內大循環的一種層次。從民生角度看,直接面向普通居民的消費品工業在國內大循環中扮演著另一種角色,其核心議題仍在于啟動內需,使從生產到消費的閉環能夠盡可能拉伸迂回度。消費品工業視角的國內大循環,一方面仍然是為了應對國際大循環紊亂帶來的沖擊,另一方面則比資本品工業更多地涉及就業與社會穩定等問題。

中國的改革開放對制造業生態體系的塑造,很大一部分內容是讓消費品工業進入國際大循環中,利用外部資金與市場,發揮本國高素質與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因此,中國的制造業生態體系中,出口導向型的消費品工業占有很大比重,并在長期演化中形成了相對穩定的循環流轉。近年來,無論是國內要素成本上升等內部變化,還是美國關稅戰與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環境,都對既有的國際大循環構成了沖擊,也影響到中國的外向型經濟和消費品工業。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政策因素。例如,福建的很多鞋類企業去東南亞設廠,主要的考慮是稅率近30%的差別,而非生產成本差別;相反,福建本土的配套產品很齊全,供應商反應也快,東南亞工廠還要從福建進口配套產品。[7]這一點,在“雙循環”格局中利用國際大循環時,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但由于西方主要國家在2020年接近尾聲時仍未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國外市場的持續低迷已成定勢,中國制造業企業轉向國內市場的爭奪亦將激烈化。在這種形勢下,只有中國消費者本身的有效需求擴大,具有戰略性的國內大循環才能真正形成。

大力推動廣義工業旅游,不失為打通生產與消費的一種路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的諸多案例,大多強調國外客戶的挑剔對中國企業的生產能力具有提升作用。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成長,國內消費者也越來越挑剔,出口導向型企業轉向國內市場亦非易事,同樣需要積累與提升能力。尤其在充分市場化的消費品領域,中國企業的品牌附加值低,或者根本缺乏品牌,這本身就使制造業企業的制造能力與市場回報形成錯位,擠壓了企業的生存空間。而缺乏品牌與設計能力的消費品工業即使能夠依靠國內市場生存,也只能形成一種“內卷”的低質量國內循環,亦有失確立國內大循環主體性之本意。

中國制造業在全球產業鏈上居于低附加值地位的問題,可謂由來已久。如果將工業文化理解為實體性的制造業與抽象的思想觀念的結合,那么,工業文化本身可以是一種融合制造業與服務業的產業,而這種產業的培育,恰好就是為了實現高于企業基本制造能力的附加值,誘導更多消費者購買企業的產品。工業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在當前形勢下大力推動廣義工業旅游,不失為打通生產與消費進而促進國內大循環形成的一種路徑。推動廣義工業旅游,其最大的意義是將企業的品牌推廣、“新國貨”的打造、工業文化與知識的傳播,集成于一體。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項綜合性的宏大事業,牽涉到經濟與社會的方方面面。本文所強調的工業文化視角下培育制造業生態體系,更多地以供給側的角度思考促成“雙循環”形成的可能性路徑。然而,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雙循環”的根本點仍在于國內市場有效需求的擴大,而這不僅僅取決于消費,還取決于分配。“雙循環”格局的最終形成,仍需深化改革。

(責任編輯:周天悅)

注釋:

[1] 埃里克·S.賴納特、賈根良主編:《窮國的國富論:演化發展經濟學論文選》下卷,賈根良、王中華等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頁。

[2] 弗里德里?!だ钏固兀骸墩谓洕鷮W的國民體系》,陳萬煦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112頁。

[3] 約瑟夫·熊彼特:《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吳良健譯,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146~147頁。

[4] 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何畏等譯,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第91頁。

[5]?威廉姆·邦維利安、彼得·辛格:《先進制造:美國的新創新政策》,沈開艷等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9年,第8~10頁。

[6]?嚴鵬調研記錄,2020年9月23日。

[7]?嚴鵬調研記錄,2020年9月30日。

猜你喜歡
全球化體系生態
“生態養生”娛晚年
保健醫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8:02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住進呆萌生態房
學生天地(2020年36期)2020-06-09 03:12:30
生態之旅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全球化戰略必須因地制宜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
生態
領導文萃(2015年4期)2015-02-28 09:19:05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91精品国产丝袜| www.youjizz.com久久|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午夜国产小视频|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a国产精品|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少妇人妻无码首页|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2020 | 亚洲色图另类|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丰满的熟女一区二区三区l| 欧美激情第一区| 无码'专区第一页|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无码中文AⅤ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亚洲区欧美区| 大陆国产精品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图片|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91线观看| 欧美亚洲激情|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自拍欧美亚洲|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97国产在线视频|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日本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靠逼视频|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久久青草免费91线频观看不卡| 国产小视频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久久| 中文字幕 91|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院|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黄色福利在线| 亚洲大尺度在线|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欧美日韩第二页|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伊甸|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国产欧美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