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玲 楊青青
摘 要:以專門用途英語(ESP)為理論基礎,探討軌道交通專業的英語,分析ESP教學模式下,如何進行軌道交通英語的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英語教育的目標。
關鍵詞:ESP;軌道交通英語;教學;服務英語
一.引言
近年來,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專門用途英語或特殊用途英語,在本專科院校的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該理論對與本科及高職院校的教學來說,更符合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教學目標,也更符合生的特點。對于軌道交通英語教學來說,既要符合教學大綱及要求,又要貼近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同時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以致用。
城市軌道交通專業,主要面向城市軌道、國有鐵路、地方鐵路、國有高速鐵路專線及大型廠礦的鐵路電務部門等企事業單位,是為各大城市地鐵輸送人才的搖籃,需要培養專業強、素質高、能吃苦耐勞等綜合能力強的專業學生,其中綜合能力就體現在溝通、應變、組織能力等。地鐵服務與管理人員的職業素養是地鐵交通事業的名片,更是地鐵形象的直觀展示。
因此,本文基于ESP教學模式來探討軌道交通英語教學,是有重要的意義和指導性的。
二.ESP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即專門用途英語它是“指與某一特定職業 (English for civil? servants;? for? officials? of? the? law;? for? dispensers? and nurses) 或某學科領域 (for specialists in? agriculture,? and so on) 相關的英語。(1964)” 基于語言教學功能的視角, Hutchinson & Waters 認為 ESP 分類如下:“ 科技英語(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T)、 商業英語(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s,? EBE)、社會科學英語 (English for? social? sciences,ESS) 三大類。科技英語里面又分為學術英語和職業英語;商務英語里面又分為經濟英語和文秘英語;社會科技英語里面又包括學術英語、 職業英語、心理英語、教學等。(? 1987 )? ” Hutchinson 和? Waters (? 1987)? 把? ESP 分成了 EAP (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和 EOP(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 。前者是在高校層面開展的學術英語: “EAP courses often have a study? skills component”,后者是崗位培訓性質的職場英語 : “EOP? is? also? known? as? vocational purposes”。
國內ESP教學及研究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我國高校從“科技英語”開始嘗試開設專門英語,由于受到當時英語教學需要進一步打基礎,強調以英語語言應用為主要學習內容思想的影響,ESP教學幾乎沒有位置( 2010 ) 。目前我國高校軌道交通專業雖然已經開始ESP教學,但是對學生是學習需求和職業需求研究還需繼續深入,從而輔導學生有關專業所需的知識,并進行改革。
三.ESP在軌道交通英語中的應用
專門用途英語即 ESP (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是 在 20 世 紀 70 年代出現的一種外語教學法。Strevens( 1988) 的定義是: “和學校里的通用英語不一樣,專門用途英語課程的目的和內容是由學習者對英語學習的實際需求所決定的。”他提出了ESP 教學的四個區別特征,即 1) 需求上,課程設置必須滿足學習者的特定需求; 2 ) 內容上,與特定學科專業和職業相關; 3) 語言上,放在適合這些專業和職業的句法、詞匯和語篇教學上; 4) 與普通英語形成對照。同時他還提出了兩個變量: 1) 可以只限于某一種語言技能的培養,如閱讀技能、如口語交際技能等; 2) 可以根據任何一種教學法進行教學, 如交際法等。
軌道交通類專業ESP教學包括三方面:軌道交通服務英語聽說,軌道交通技術資料讀譯,軌道交通公文和規則的讀寫,具體分為軌道交通的運輸服務英語、機車英語、工程英語、通信信號英語等專業方向的ESP教學(2011)。本文主要針對服務英語的應用進行探討和分析。
1.分析教材,分解任務。一般來說,軌道交通專業的英語教材是以專題出現的,作為教師,可參考城軌及相關專業性的教材或資料,完成任務的分解。如,第一部分是車站日常服務。可設想進站、出站服務,同時設想如何用英語交流的情境,根據假設的情境來編輯設置任務。編輯后,學生所學為所用,從而可以應用于實際的工作崗位中。
2. 情景教學,可以使用情景教學法,設置場景,分小組、角色進行演出,鍛煉英語語言的交流能力,也可以考察學生在英語環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將學習者分為幾個小組,設置場景為在站臺的服務,有車站工作人員和乘客,給出語境,讓小組成員編寫英語對話,教師只需給出部分指導,讓學生發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漸漸地,學生就會非常配合甚至喜歡說英語。
四.結語
軌道交通專業英語與ESP(專門用途英語)相結合,促進教學進步和學習者的積極性和興趣。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增強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和信心,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增強學生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從而培養更多相關企業的人才。
參考文獻:
Strevens,P. 1988.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A]. In M.Tickoo? ( ed.) .ESP: State of the Art[C].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蔡基剛,廖雷朝. 學術英語還是專業英語—我國大學ESP教學重新定位思考[J]. 外語教學,2010.31(11)47-50.
作者簡介:
李美玲(1987)女,籍貫:河南濮陽,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法。
本文為2019年四川省民辦教育協會“基于超星的ESP教學模式構建 ——以軌道交通英語為例”科研成果,項目編號MBXH19YB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