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騰古麗·朱瑪德勒
在初中階段,地理這一科目在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開展地理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地理文化知識,使學生對世界形成自己的格局和感悟。由此可見,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量非常重要。而在目前的教學中不難發(fā)現,初中地理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低下,難以理解課本知識,課后作業(yè)效率不高等。因此,在信息技術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教學[1]。
希沃是針對信息化教學的一種教學平臺,它包括很多方面,如云課件、課堂活動、思維導圖等。利用希沃電子白板進行教學可以有效活躍課堂環(huán)境和氛圍。此外,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初中地理教學時,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學生為本,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
例如,講解“經線和緯線”時,學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經線和緯線的概念,各自的特點以及如何劃分等,學生很難掌握與此相關的概念和知識點。對此,教師可以在課程開始前拿出地球儀,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經緯線。在講解到特殊的緯線圈時,教師可以利用希沃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現地球儀的平面圖,然后點名讓學生在平面圖中劃分出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北極圈、南極圈。學生標寫后,其他學生當裁判員判斷正誤。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緩解沉悶單調的課堂氛圍,進而達到教學目的。
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只有兩者之間的關系達到平衡的狀態(tài),我們的教學質量才會顯著提升。然而,在原先的教學設計中,教師的教處于主體地位,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初中階段是學生人格和認知發(fā)展完善的階段,如果教師在這一階段忽略學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所以,在開展微課教學時,教師要重視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激發(fā)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幫助樹立學習信心[2]。
比如,學習“多火山、地震的島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富士山的照片,并問學生:從圖片中可以了解到這是哪個國家嗎?學生回答完之后,教師借此引出本堂課的學習內容。然后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秒懂小視頻,通過對視頻的觀看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到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能源等方面的知識,并且在視頻中學生也可以學習到發(fā)生地震時的逃生措施。視頻播放完畢后,教師要留出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本,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科學研究發(fā)現,在地理知識學習中,學生面對枯燥、抽象的地理圖片往往提不起興趣,甚至會出現厭學心態(tài)理。所以,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敏銳、及時地察覺學生的心理變化,在講述抽象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及時利用VR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積極性。
例如,學習“南北氣溫差異”時,教師可在課程開始前提問學生:老師近期打算去一趟三亞旅游,那么,請可愛的同學們幫助教師收拾一下行李。利用問題調動氛圍,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在為學生講解等溫線時,教師可以拿出VR眼鏡,讓學生利用VR感受到立體的等溫線位置。講解到氣溫與我們生活的關系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后,讓每組派一名代表總結發(fā)言。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感受信息技術帶給教學上的便利的同時,教師要有把握時代潮流發(fā)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在核心位置,以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目的,利用希沃、微課、VR等教學手段,不斷創(chuàng)新和豐富課堂環(huán)境,提高整體教學水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