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靈玉
(浙江省浦江縣第四中學 浙江金華 322200)
在信息社會的今天,我們的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轉變,傳統枯燥的口頭傳授形式很難滿足當前初中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作為現代教育中的一種新穎教學方式,微課為我們來帶了很大的便利,更是豐富了教學內容,微課也因此得到了普遍關注和認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能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平臺,可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
微課一般在十分鐘左右,微課能在這短短的十分鐘為學生呈現出實際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的過程中能夠了解課堂所學知識和鞏固所學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濃厚的數學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在學習中積極主動探索和研究,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相關數學問題。新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微課手段引導課堂教學,借助微課視頻,將數學中的抽象概念直觀、生動地呈現到學生面前,這樣,以往難以理解的推理過程便不再是難題,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教學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1]。
課前預習是數學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更能為學生課堂學習新知識做鋪墊,教師應加以重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不但能使學生深入了解新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初中階段的學生還不具備自主學習意識,為了使學生積極主動展開課前預習活動,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講解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教材內容,有目的地錄制微課視頻,并在微課視頻中巧設問題,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根據其中的問題展開預習活動,這樣,學生的預習便更具針對性和目的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視頻中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提問,以此檢測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這樣,數學教學活動會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學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識[2]。比如,教學“平行線的性質”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重難點錄制成視頻發給學生觀看,學生自行觀看視頻后可初步了解平行線性質的探索過程,接著可以在微課中設置觀察、猜測、測量與歸納環節,這樣學生就能逐步認知平行線的性質,最后教師在微課中引導學生回答這樣的問題,如:怎樣才能判斷出兩條直線是否平行?平行線的性質是什么?平行線性質與判斷兩條直線平行的條件有什么區別?學生在這樣的預習方式下能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懂得預習的重點是平行線的性質,有了這樣的預習鋪墊之后,教學活動也會變得輕松有序。
初中階段學生的智力與思維能力正處于發育階段,很難深入理解所學內容,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還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信心,不利于他們以后的發展和學習。所以,教師需要創新和優化數學教學過程,將微課引入進初中數學課堂,能為學生構建相關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學習氛圍,在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將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簡單化、生動化,更有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3]。比如,教學“角”時,如果我們在課堂上只是單純地口頭傳授角的概念,在枯燥的氛圍下,學生很難理解這一抽象概念,而借助微課,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一定能更好地學習和理解。如在視頻中先呈現一個角的圖形,點擊鼠標后,兩個邊開始動,在視頻中呈現出這個角的兩條邊,然后演示其頂點被拆分的過程。最后,角就被成分了一個點和兩條射線。在展示繪制角的時候,一個頂點引出兩條射線,再加上教師的講解,強化學生對這部分數學內容的記憶。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通過微課的形式構建相關情境,可以使學生通過視頻及動畫的形式認識動態變化的軌跡,進而活躍課堂氛圍,此舉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實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課后例題的練習有助于學生鞏固課堂所學知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典型的練習題,可以促進學生深入認識同類練習題的解題思路,從而通過知識遷移做到舉一反三,能夠掌握和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利用微課的形式講解數學習題,不但可以為教師節省大量時間與精力,還能提升教學效果。基于此,我們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利用微課向學生展示解題的全過程,使學生在視頻的觀看中更好地學習解題思路,進而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比如,教學“二次函數”時,這節內容中最典型的習題就是噴泉設計的問題,這也是這節數學內容的重難點。為了全面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題的能力,我們可以通過微課的形式詳細分析二次函數的例題,如怎么設置噴泉中間水柱的噴頭位置,使噴出來的水正好在噴泉的水池范圍內等,通過視頻分析和動態演示過程講解解題過程,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以此全面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解題的能力。
復習是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和提升學生成績的一種有效途徑,更是數學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項環節。但這一環節往往也是我們最為頭疼的環節。由于復習時間較少而內容卻非常多,雖然在教師的帶領下展開復習活動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卻會浪費很多精力和時間。讓學生自行復習,效果又不理想。基于此,我們不妨利用微課的形式引導學生展開復習活動,將相關內容制作成微課課件,要求學生根據微課視頻自行學習,以此提升課后復習效果,提高教學有效性。比如,復習“圓的有關形式”時,我為學生制作了微課課件,并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觀看和學習。在微課中將圓的性質制作成了樹狀圖,將圓性質相關的知識制作成分支,并以動畫的形式添加在圓的樹干中,以同樣的方式介紹相關內容,這樣學生通過視頻就能更好地了解和認識圓的性質與特征,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不但能優化學生的復習體驗,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微課被廣泛運用進教學體系,為我們教學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更是打破了空間與時間的限制,可在一定程度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