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靜
(安徽師范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 安徽蕪湖 241000)
隨著現代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英語學科中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根據英語教學目標,有效地采用信息化技術,進而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核心素養培養對每個學科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英語是一門基本的語言學科,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認知,語言技能,以及熟練掌握語言運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英語詞匯、語法、短語等知識,能進一步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從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熟練使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對話,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根據日常生活中的不同情境有效地進行表達、溝通和交流。對此,教師應有效利用采用現代化信息技術,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并提高學生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設備學習英語的能力[1]。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英語學科的學習相對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不高,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心理特征,有效地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創新和設計,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在課前認真備課,同時對傳統英語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和創新,使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英語教師在授課之前,要對英語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充分做好備課工作,然后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設備,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展示相關的英語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通過這種方式,也能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進而強化學生的記憶,為學生之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學習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經常無法有效掌握英語學習技巧,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這也成為現階段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為學生推薦一些可以提高自身口語能力的軟件,如一些模仿、配音的軟件,這些軟件都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英語學習中享受快樂,體驗快樂,進而提高自身的英語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也能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量[2]。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與其他同學用英語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
在現代化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對詞匯以及語法等知識的掌握,這些都是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基礎性任務,但是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難度比較大的知識,這些內容僅靠老師課堂上的講授,學生很難完全掌握,這就需要教師結合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設備,轉變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轉化為需要討論的題目,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學生也能有效地對這個題目進行研究和分析,進而不斷地通過小組同學之間的討論和研究,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及創造能力,將自己的想法展示給小組同學,充分地進行表達交流。當遇到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也可以拿出來一起討論,然后教師在旁邊加以輔導和幫助,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及應用能力。討論完成后,教師給予一些指導性的意見。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利用課下間時間在網絡設備上查找一些相關的英語學習資料,嘗試自己解決疑難問題,如遇到無法理解的詞匯,可先在網上查找,然后進行簡單的記錄,之后在課堂上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樣也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語言應用能力,可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綜合素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能力[3]。
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教育,以及性格、習慣、思維方式等不同,這就導致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認知能力也不一樣。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課堂教學主體地位,面向全體學生,采用分層次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而采用信息化設備,能有效提高分層教學的效果。在提前備課時,教師要結合班級上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制作出不同的PPT課件,然后在課堂上再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以及課堂上的反饋,有選擇地給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英語視頻及動畫,引導學生反復觀看。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在課前選擇相應的英語視頻,根據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分層次播放和分析,對視頻中的英語句子及詞匯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弄懂詞匯的含義。此外,在課下,教師也可以制作多個微課課件,讓學生有選擇地反復觀看,直到他們能夠完全理解視頻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詞匯。通過這種方式,也能讓學生多學掌握一些英語詞匯,理解句子的含義,熟練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進而在英語寫作中,能夠熟練運用,以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及思維表達能力,充分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高他們的英語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采用信息化的英語學習方式,就需要英語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及心理特征,以多媒體信息設備為輔助,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進而有效地對傳統英語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和完善,不斷提高英語教學質量,進一步適應初中英語教學目標和要求,努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將學生培養為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