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運友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全州縣石塘鎮料塘小學 廣西桂林 541500)
人們的生活水平目前得到了飛速提升,數學學科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為此,教師更應該注重落實立德樹人,提升教學質量。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重要意義,但學生本身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為了實現全體學生的進步,教師要落實針對性教學,分層教學則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本文就立德樹人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究。
分層教學主要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從而實現因材施教。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設定不同的學習計劃和目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學習內容和目標,使學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學習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勝心比較強,在課堂中愿意表現自己,老師可以按照學生特點分層教學,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分層教學還能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每位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學習特點和需求,分層教學能夠改變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尊重每一位學生的需求,能更好地實現全體學生的進步。而且,分層教學模式下,學生之間還有老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更有效的互動,可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有助于提升教學效率。所以,在立德樹人背景下落實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有重要意義。
分層教學中,分層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在分層教學中,教學的指導思想為素質教育,不是單純地根據學生的成績對學生進行分層,而是根據學生的人格進行分層。分層并不是為了給農村小學學困生帶來更多的心理負擔,所以,在分層前教師一定要做好與學生思想上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成績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教師分層并不是為了讓班級出現等級,而是希望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一方面,教師應該展開家訪工作,或者聯系家長,取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充分了解并理解分層教學的意義。另外,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態度進行更加全面和科學的分析,幫助學生真正提升自己的成績,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從而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
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應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還有學習態度和成績等進行分層,同時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為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在一開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自己的層次,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在為學生設定的任務中,一開始最好引導學生自己學習和獨立完成相關學習內容。也可以鼓勵學生不同層次之間結成小組,讓優等生幫助學困生,從而形成一個互幫互助的局面,通過這樣的方式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為了開展立德樹人下的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各個方面的情況完成分層。在數學學習中,有的學生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但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焦慮等情況,甚至一些學生會對數學學科產生厭學情緒。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感體驗,對學生進行分層,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指導,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數學知識,進一步提高數學成績。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層次的劃分不應該太過于公開,這樣可避免給學生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同時,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過程中,也應該堅持動態化原則。畢竟學生是處于發展中的,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表現作出及時的總結,并根據學生的變化對學生所在層次進行調整。在學習中,教師也可以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理有效的分層,確保學生完成高效的學習[1]。
將學生分層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層次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還有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選擇到適合自己的內容,使學生在學習中滿足自己的最近發展區,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比如,學習測量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還有學習規劃。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內容,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后可以完成適當的拓展訓練,對于基礎能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側重鞏固練習的安排布置,讓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可以適當完成簡單的拓展訓練,能夠逐漸向能力強的學生靠攏。最后就是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要注意從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同時讓這幾個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合作,這樣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另一方面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符合立德樹人的基本內容,也有助于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在落實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的內容作出具體的劃分,同時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實現彼此的優勢互補,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這對培養學生來說道德品質,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也有重要意義。
評價在整個教學中十分重要,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要對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有自己的教學行為等多個方面進行評價。在分層教學模式下,教師更需要制定具體的評價機制,保證對各個層次的學生作出合理、科學的評價。首先,根據各個層次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其次,要對學生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可以讓學生自評,也可以鼓勵學生互評,以及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比如,學習分一分與除法的相關內容后,教師出示了一些計算練習,讓高層和中層學生上臺驗算,然后引導學生進行點評,通過這種方式落實評價多元化。通過這種模式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實現了各個層次學生的融入,營造出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符合立德樹人根本要求[3]。
總而言之,立德樹人背景下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還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成績,提高學生的知識的運用能力和合作精神,讓學生獲得健康的發展。因此,農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立德樹人教學理念的滲透,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多方面發展,為日后的成長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