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樓
(甘肅省慶陽市環縣何坪學區 甘肅慶陽 745700)
教育改革之后,學校教學更注重德育教學,尤其重視小學生的德育教育,因為,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正處于思想道德培養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德育教學開展的重要途徑。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且語文教學涉及的內容都與思想道德相關,所以,教師可以將語文學科作為德育教育的載體,對教材中涉及的德育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因為教授對象是小學生,所以教師要有更多的耐心。此外,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用口頭講解,學生的印象可能不會很深,所以,教師應適當地借助信息化工具,如多媒體等,為學生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渲染德育教學氛圍,確保教學的實效性。
例如,教授《金色的魚鉤》時,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考慮學生是否可以清晰地理解文章,對文章中所要表達的情感是否可以準確把握等。基于這些考慮,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在這個過程中將自己投入文章角色,揣摩人物的情感,從而將文章以更加生動的形式表現出來,更加深入地分析文中“老班長”這一人物形象及特點,以及“老班長”展現出來的精神。這樣,學生能在真實的情境還原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老班長”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1]。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一直是教師口頭講解,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逐步與學校課堂接軌。由于年齡的關系,小學生注意力方面不容易集中,但當新穎的教學用具投入課堂后,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吸引,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從未接觸過的事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相應的圖片或視頻資料,相對于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所以語文教師要熟練掌握多媒體的應用,輔助教學德育教育的順利進行。
例如,教師在進行五年級習作練習的講解過程中,對于《鯨》這一節內容雖然是為了習作練習提供的范文,但是語文教師就可以將其拿出來作為德育教學的素材。通過對文章的講解,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滲透我們應該愛護大自然維護自然界中的生態平衡,然后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這句話,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鯨魚商業的運行需要殺多少鯨魚,并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通過給學生播放視頻,給他們以視覺上的沖擊,從而激發學生保護動物的意識,就此也就能夠更好地實現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包含真摯情感和思想道德觀念的文章,在講授這些文章時,教師要給學生細細講解其中的內涵,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德育滲透。
例如,教授《慈母情深》的時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從中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對此,教師可以從母愛方面為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教育學生懂得關心自己的母親,對母親時刻懷有感激之心。又如,學習課文《跨越千年的美麗》時,教師可以利用文章中所描寫的科學家事跡感染學生,只有學生充分感知了課文中所描寫的情節,才能更好地進行德育教育。除了講解教材時為學生滲透德育教育,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適當閱讀一些課外讀物,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更好地感悟,將書中描寫的人物和事跡與自己的經歷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以后用理智的頭腦看待事情,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哪科的學習都離不開實踐教學,小學語文也是如此。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給學生滲透德育教育的內容,這樣的教學活動會比教師口頭說教管用得多。
例如,教授《狼牙山五壯士》時,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感悟到這篇文章中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懷,教師可以根據這篇文章的主題設計一個活動,要求學生在課下搜集關于愛國主義情懷的事情或相關文章,然后在下一堂課上與其他同學分享。此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分小組,讓每組同學自己準備一篇愛國的演講稿,然后進行演講比賽。這樣的實踐活動能使學生有效地感受到愛國主義情懷,還能有效地進行德育教育。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朗讀可對作品的情節記憶得更加深刻,同時會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能夠更為準確地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文章所蘊含的深刻意義,還能深化對文中細節的印象。由此看來,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將情感把握和閱讀文本聯系起來[2],通過重復多次的閱讀,觸動學生的積極情感,以此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學習《國旗和太陽一同升起》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反復閱讀這篇文章,讓學生細細品味文章字里行間的情感與思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朗讀文章,然后勾畫出文中的重點句子,通過教師的講解,深刻了解這些重點詞句。之后讓學生再次朗讀,深刻感受升國旗的隆重,讓學生在朗讀中產生對國旗的敬畏,同時,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通過實際的課堂學習之后,教師也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如寫一寫自己生活中對某件事的感悟與思考,也可以寫一寫在今后的日子中遇到類似的事應該怎么做等。
教師可以在教室放置一個專欄板,以“我要這樣做”為主題,放在教室顯眼的位置,讓學生時刻都能看到,以此激勵學生每天向自己想成為的那樣靠攏。同時,教師要起到監督作用,通過這樣的方式,激勵學生共同進步。此外,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活動,去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給學生滲透保護大自然的教育。也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歷史革命經典或名人故居等,在這個過程中滲透愛國主義思想。小學生的思想比較單純,教師和家庭適當引導,大膽探究教學過程中的立德樹人理念,相信,學生在提高自身文化素養的同時,思想道德水平也會隨之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將德育理念貫徹其中,通過以上幾大方面,找尋到當前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使學生感受到小學語文學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