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林
(龍川縣田家炳中學 廣東河源 517300)
籃球在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組織學生開展籃球訓練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幫助學生強健體魄,還能讓學生習得一門技能,促進個性發(fā)展。但高中階段的學生受個體體質差異性的影響,他們的身體素質、籃球技能及運動天賦都不相同,大大增加了籃球教學難度。因此,教師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重視學生的不同需求和個性發(fā)展,依據(jù)學生個性素質合理實施分層教學。本文主要論述了分層教學模式在高中籃球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1]。
分層次地合理設計課程難度對籃球教學有強大的指導意義和調控作用。體育教師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才能收獲高效率的籃球教學。在籃球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按學生的層次制定難度系數(shù)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個性發(fā)展情況分層次學習籃球,比如,男同學趨向于學習全部的籃球技巧,如如何運球、傳球、投球等,女生中有些人只需要掌握基本的運球技能和傳球技能即可。
例如,人教版高中體育與健康的教材要求學生學習“投籃”。對于投籃的技能教授,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分成兩個層次進行教學。初層教學目標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籃球技巧,要求所有人都能基本掌握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在罰球線和“三秒?yún)^(qū)”的周圍有一定的投籃命中率;二層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熟練掌握單手肩上投籃,初步掌握原地跳。對于運動天賦弱、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不強制要求他們掌握。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籃球技能、運動天賦都不盡相同。教師不應一概而論,應因材施教,關注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fā)展,滿足不同學生對籃球學習的需求。通過分層教學,對運動困難、毫無基礎的學生及時指導,進行關照與幫助,鼓動他們主動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激發(fā)他們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和信心;對于技巧嫻熟、有運動天賦的學生,教師應超前教授他們更高超的運球技巧,滿足他們強烈的學習需求,讓他們在超前的指導中不斷進步、成長。只有因材施教,分層次管理教學,才能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自信地參與籃球活動,在體育活動中茁壯成長。
學習籃球的主要目的是發(fā)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然而,每個人的靈敏、速度、耐力等體育素質大不相同,教師不能要求全體學生都訓練到同樣好的程度,但要通過籃球訓練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優(yōu)良體育素質、合作的集體精神。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業(yè)壓力重,體育素質差異明顯,學生對體育活動往往表現(xiàn)為求知欲強,積極性很高,但學習注意力還需要繼續(xù)完善,因為他們把體育課當作放松時間,學習的紀律性和專業(yè)體育行為不是很高。對此,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好動的心理,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對籃球產(chǎn)生興趣,拉近籃球與學生的距離,而不是采取強硬的方式進行籃球教學,教師要學會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給學生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空間和機會。在開展室外籃球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在室內播放教學視頻,讓學生對籃球產(chǎn)生熱情,在正式開展室外籃球活動前,教師還可以組織籃球游戲或籃球操等活動,幫助學生熱身,同時提高學生對球的控制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好準備。每一次課程的教學內容都要注重循序漸進,條理分明,教學手段新穎、有趣,符合學生心理,激發(fā)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練習[2]。
例如,按照人教版高中體育與健康全一冊教材開始第一堂課的籃球講解時,教師應提前做好準備,喚起學生對籃球的求知欲。如提問“男同學們都打過籃球嗎?有沒有人看過NBA嗎?認識姚明和科比嗎?大家還喜歡哪些籃球明星呢?”一些熱愛籃球的學生便會回憶籃球場上籃球明星精彩的動作。教師由淺深入、循序漸進地啟發(fā)學生思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出本次課的學習內容。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已經(jīng)取代應試教育成為新時代教育界的主流形式,對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有效提高高中生的體育素養(yǎng),幫助學生強身健體,可將分層教學融入高中體育籃球教學。教師可通過分層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籃球訓練,促進高中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