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孝群
(重慶市潼南區臥佛鎮長興小學校 重慶 402682)
小學語文課本中收錄了許多文質兼美、內涵豐富的文章,這些文章是教師課堂教學的依據,更是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發展的范本,教師要通過讓學生朗讀、品味、琢磨、模仿而受到潛移默化的情感熏陶,養成良好的品質。語文教師要借助語文課加強語言文字的運用,引導學生更好地生活和學習,教師要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語文體系,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是小學階段的一項任務,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多種渠道,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生活之美、語文中的語言之美、作者的寫作意境之美,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使學生在作者所描繪的意境中提升閱讀能力。
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國教育界十分重視朗讀在教學中的作用,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了朗讀訓練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性,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通過朗讀文章,可深化學生對字詞和語句的認識,以及增進對文章的理解,可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后續學習。小學語文教師在講授一篇文章時,可先讓學生默讀,之后教師帶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能夠結合教師的朗讀進行對比,教師還可為學生播放著名學者朗誦文章的音視頻,對比教師的朗誦、學生自己默讀的不同區別,從而找準朗讀學習的目標。以《四季之美》為例,本文按照一年四季的順序描寫了不同時間、不同景物的動態變化,營造了美的氛圍,感情非常細膩,字里行間都蘊含著獨特的韻味?!捌岷谄岷诘陌狄梗灿袩o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學生在默讀時無法感受到作者看到美麗景色的興奮,然而經語文教師的朗讀后,就能挖掘出沒能體會到的情感。此時,教師應給予學生相應的自由閱讀時間,甚至可以讓學生詳細揣摩或模仿朗讀,配音朗讀,和其他學生相互探討、分析,并找出各自存在的不足。此時學生的學習情緒已達到最高點,語文教師再選取部分優秀學生在全班人面前朗讀,其他學生則認真聆聽,之后讓學生相互討論,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表達的情感,能促進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美,提高美育的教育效果[1]。
想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意識和觀念,就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美育,提高教學效率。首先,通過語言感知美育。語言美是小學語文課程最顯著的特點,收錄的每篇課文中都有豐富的語言感知內容,這些語言形象生動、優美漂亮、諷刺辛辣、嚴謹縝密等。因而,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積極引導學生感受和理解課文中的語言美,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以《桂林山水》一課為例,通過學習可以感受到課文中的優美語言,并感受到桂林的山美、水美。通過課文中的人物形象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美。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描寫人物的文章,這些人物的形象都賦予一定的色彩,塑造大量不同形象和性格的人物,此時教師要注重講解課文中的人物美,使學生掌握課文中人物的不同形象,便于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比如,教學《將相和》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分析藺相如機智勇敢、顧大局、識大體的高大形象,廉頗知錯就改的美好品質,讓學生學習人物的形象美。最后通過生活體驗感知美。語文教材中收錄的課文都是作者親身經歷的,有描寫艱苦奮斗生活的,還有描寫美好的家庭生活的,教師經點撥后,學生能下意識地體驗和感知生活中的美,讓學生用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生活[2]。
多媒體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已經成為常態,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使用多媒體,讓多媒體的生動畫面為學生的語言文字學習鋪平道路。由于小學生的想象力還不夠豐富,他們對作者描述的事物還不能全然體會到,為了讓學生的思維更好地和作者的思維相融合,從而捕捉到景致的瞬間微妙,教師可以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多媒體畫面能為學生的想象力奠定基礎,還能讓學生欣賞到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景物。比如,教學《四季之美》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畫面來展現文章中作者所描寫的景物。夏天最美的是夜晚,可是學生少有這樣的生活體驗,他們可能沒有在夜晚欣賞過夜空,更沒有看到過螢火蟲翩翩飛舞,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呈現畫面:廣袤的夜空下,點點螢火蟲一閃一閃,學生看到這樣的畫面,一下子就領會到作者所描繪到的美,比多么精妙的語言都管用,畫面感帶給學生的震撼是形象的,更是具體的,更容易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文章的內涵。這種多媒體教學手段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感受語文學科的內在美,可為今后美育教學的培養打下扎實的基礎。
在小學語文課文中,詩歌用字精練傳神,散文句式優美多樣,記敘文對話富有個性,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推敲、欣賞,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語感,又能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課文《鳥的天堂》中作者寫道:“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樹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边@段話寫得很生動,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別傳神,它描繪了樹葉一片挨著一片,層層疊疊的情景,“明亮”一詞形象地寫出了樹葉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澤,“顫動”一詞把靜態的樹葉描繪得栩栩如生。這些詞語我們如果不引導學生認識琢磨,就很難體會出文章所表達的美感[3]。
總體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滲透美育教學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非常適合學生朗讀和品味,十分適合小學生學習的需求。開展美育教學,可以使學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我們要努力在今后的語文課程學習中讓學生更好地融入語文學習,設身處地地體會到文章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