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 佳
(寧夏吳忠市吳忠中學 寧夏吳忠 751100)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比較注重對知識的講解,雖然能取得理想的考試成績,但卻不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其實就是學生不能學以致用的重要體現,這對于學生的發展十分不利。因此,作為新時代的高中數學教育者,要把握社會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時的轉變教學理念,對教學方案進行重新設定,真正為學生學以致用能力進行培養,讓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發展和自身發展的能力。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人與人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競爭的核心就在創新能力。只有學生對知識準確理解、掌握和運用的基礎上,才可以促進其創新能力的發展。所以,從此角度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能滿足學生個人發展的需要。
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各領域的發展都需要用到大量實用型、創新型的人才,高中數學老師在教學中通過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正是響應此要求的體現,因而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
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教學的質量是每一位教育者都需要關注的課題。通過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透徹,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會更加快速和準確,促進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1]。
現階段的高中數學教學中,部分老師還是采取“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此種教學模式雖然有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但由于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被忽視,使學生缺少了獨立學習的空間,學生無法對知識進行透徹理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總是對理論知識進行套用,但凡問題稍微復雜一點,便會無法解決問題,很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老師要準確把握當前的數學教學方向,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才會主動探究、思維,真正感受到數學課程的學習價值和魅力,更好地保證課堂教學的質量。
比如在教學《平面向量》內容時,在課前預習階段,老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預習提綱,提綱包括理論知識和試題兩方面的內容,在學生完成對理論知識的初步學習之后,讓學生對其中的典型試題進行嘗試性的自主解答。通過這樣的課前預習,學生能對自己不理解的內容進行了解,為了解決不懂的問題,學生課中的學習熱情會更加高漲,并會專注地聽課,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透徹理解和合理運用,能為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順利培養奠基。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日益凸顯出來,只有對新教學方式靈活運用,才可以促使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多種創新教學方式中,情境教學模式的化抽象為具體的優點,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更感興趣,讓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獲得綜合能力的提高,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情境教學方式的構建比較多樣,老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情境創設方式,將原本復雜的知識與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進行展示,讓學生在探究中對其進行理解。
比如在教學《統計與概率》內容時,在運用情境教學法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如下教學流程:首先,課前搜集購買彩票的視頻素材,課中對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這對部分內容的學習產生興趣。其次,要求學生觀看視頻后討論,討論中老師對學生的思路進行引導,讓其利用概率知識計算彩票中獎概率。通過對情境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能讓學生將復雜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了起來,既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又能夠促使在自學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高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培養的過程中,除了要重視課內教學外,還需要加強對課外教學的重視度,讓學生通過完成課外學習任務的方式,對知識進行有效歸納,并對知識熟練應用,以此保障學生綜合能力的持續提升。在對課外作業的布置過程中,老師要考慮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為學生布置體現數學知識點的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對知識進行運用[2]。
比如在教學《平面向量》內容時,在對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理解情況了解后,進行課外學習任務的布置,布置的任務可以分不同層次,如布置基礎應用任務和有難度的應用任務,以保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后,老師要及時進行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知識學習中的不足進行了解,在老師的引導下及時優化,或者老師可以將之作為教學的重要依據,對教學計劃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保證學生對知識應用的效果。同時,通過對課外學習任務的布置,學生能對知識進行完整地構建,為其日后更為深層次的學習奠基。
綜上所述,讓學生將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是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老師必須要徹底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從情境教學和布置課外作業等方面,對學生的知識學習進行科學的指導,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理解和掌握,讓其在實踐知識的過程中促使其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在此種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與學的質量都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能開創高中數學教學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