諶 潔
(四川省江油市第一中學 四川江油 621700)
當前教育改革日益深化,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所以,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就要實施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協調好二者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首先,能夠提升閱讀的針對性以及寫作的借鑒性。高中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中,教師會注重分析以及思考閱讀過程,注重寫作中的發現以及積累。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的技巧以及方法,指導他們把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其次,有益于互動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基于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二者實施有效的結合,促進學生閱讀以及寫作能力的培養[1]。還可以讓學生把學習到的知識有效結合起來,構建語文知識體系。除此之外,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落實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能夠促進師生間互動,建立良好的關系。最后,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學生可以把閱讀教學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寫作中,把寫作中的心得運用到閱讀教學中,實現讀寫的有效促進,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任務,要不斷的積累,還要對學生進行訓練,逐漸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質量。所以,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就要和閱讀教學實施結合,基于閱讀教學引導他們形成寫作思維,對他們的寫作素材進行豐富以及拓展,提升他們的寫作質量。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科學的選擇閱讀內容,盡可能選擇一些有顯著情感意識、情感渲染效果較好的文章,進而引發他們的情感共鳴,讓他們能夠形成寫作意識。例如,在學習“故都的秋”時,教師就可以注重講解抒情部分,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后,可以拓展一些借景抒情的文章,如,“彎彎的月亮”、“故鄉的云”、“故鄉”等,讓學生學習和朗讀,并和“故都的秋”進行比較,讓學生學習文章中的描寫方式和寫作結構,提升他們的情感意識以及寫作技巧,促進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
在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比如,在學習“記念劉和珍君”時,教師就要注重講解作者筆下的人物形象和特點,讓他們從人物描寫中學習寫作方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講解對劉和珍的人物描寫手法和形象特點,圍繞作者對于事件以及人物的描寫,分析人物行為和心理狀態,讓學生感受人物內在個性和個人品質,分析作者是怎樣描寫人物內在品質的[2]。教師要先對劉和珍人物特點進行分析,課文中主要從三方面描寫人物事跡:首先,描寫人物生活條件不富裕,卻預定了一整年的刊物,體現了勇敢和堅韌;其次,描寫人物參與大學潮斗爭,展現出勇敢抗爭,用微笑深化該性格特點。在這一部分,主要描寫了兩次人物的微笑,分別展示出溫和和堅毅的特點。學習到這時,教師可結合各種語言環境,圍繞相同人物表情形態描寫的不同,讓學生學習運用到寫作中,以此讓筆下的人物性格變得更加豐滿;最后,描寫了主人公在請愿途中遇到殺害,展現出正義。這一部分描寫了情境和人物,抒發了作者痛恨和悲傷的情感。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寫,以“特別的人”為題,體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生動的描寫人物的行為、性格和語言。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描寫人物抒發自己的情感。在學習寫作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選題和具體情況,合理的進行指導,帶給學生啟發。
一般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都給學生限定寫作思路,希望可以提升學生的成績,然而這樣的方式會限制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有限制的教學引導下,會限制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不利于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落實。因此,當前教師在教學中就要優化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一定的思維發展空間,鼓勵他們依據自身想法寫作,促進他們的寫作思維和能力發展,給閱讀教學發展提供保障。比如,在“荷塘月色”教學中,教師就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前要下載與荷塘景色有關的圖片和歌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圖片和播放歌曲,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后面的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然后教師要讓學生結合音樂和圖片發揮想象,描述腦海中的景色,整理為一篇小隨筆。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就可導入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學習分析課文中描寫景色的部分,并和自己的作文進行比較,提升自己的寫作質量,同時進一步理解課文,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讓他們都參與到教學中,重視對他們的多種能力進行培養。還要對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法進行優化和創新,通過劇本創編、故事想象等方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對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延伸。比如,在學習“老人與海”時,課文的轉折點就是桑迪亞哥自己出海,這時就可以設想“若是其一去不回,會有什么樣的際遇呢?結合桑迪亞哥的性格特點會有什么樣的結果呢?”讓學生思考和想象,轉化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促進學生寫作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閱讀和寫作間的聯系,結合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科學的選擇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進閱讀和寫作教學的結合,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高中語文整體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