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梁
(江西省上猶中學 江西上猶 341200)
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我國體育教育教學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高中體育教學活動在具體展開中,除了校內教學之外,還要重視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主要是指在校內體育課堂之外,閑暇時間里組織學生們展開有針對性的體育訓練。將體質健康的角度作為出發點不難看出,現階段在課程內的體育活動,由于練習的模式相對比較固定,同時方式過于保守,現有器械也過于單一,導致學生們的興趣并不是很高,同時也無法對學生們的體質健康培養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因此,要保證體育運動可以與課外活動進行有效結合,這樣可以對學生們的身體素素質起到良好的鍛煉和強化效果。
課外體育活動在組織和具體展開中,由于不會受到學校內部操場或者是體育館等場地的限制,所以其自身的豐富性有明顯的增強。這種形式下,可以引導學生們以自己的生活習慣或者是運動方式等,來選擇各種不同類型的運動,滿足自己的運動需求。比如對于部分學生的居住地而言,如果附近有公共的健身廣場可以展開有針對性的運動,健身廣場的場地不僅非常大,而且有很多方便的健身設施,可以為學生們提供一系列活動支持。部分器材可以直接通過就地雙腿來擺動實現模擬步行,還有部分器材可以對學生的腰部柔韌性進行訓練。除此之外,部分健身器材還可以對學生們的手臂進行拉伸或者是壓腿推拿等。這種形勢下意味著居住在健身廣場附近的學生可以直接在健身廣場進行鍛煉,或者是自己在家里面進行體育活動。部分學生比較喜歡打乒乓球或者是羽毛球,可以在可以選擇提供羽毛球場或者是乒乓球場的廣場進行打球運動場所。具有非常明顯的豐富性特征,對學生們在練習時的興趣可以起到良好的激發效果,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1]。由此可以看出,課外體育活動在具體展開中,有利于打破傳統形勢下體育鍛煉場所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方便條件。讓學生們能夠更容易的進行體育鍛煉,同時還可以逐漸養成學生們主動鍛煉的意識,以此來保證學生們身體素質的強化。
通常情況下,由于高中階段學生們的學習壓力普遍比較大,同時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學生們在體育課程的課時安排上相對比較少。如果學生們只是單純的在體育課堂上進行運動,那么很有可能一周或者是兩周進行一次,整個間隔時間會達到5天左右,長時間的訓練周期不僅很難保證訓練效果,而且很容易導致學生們的參與性越來越低。但是課外活動與其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只要學生們有充足的時間,有一定的興趣參與其中,就可以進行適當的鍛煉。在這種形勢下可以適當增加運動的頻次,這樣運動時間就會有所縮短,運動的效果也可以得到強化[2]。比如以慢跑來進行分析,由于慢跑時學生們的眼睛會直視前方,同時背部會處于挺直和放松的狀態這種鍛煉方式,能夠避免學生們長期使用眼睛。同時還可以矯正學生們由于長時間坐姿不正確等引發的肩部或者是腰部酸痛等各類問題。這種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演變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呈現出效果。在課外活動中,學生們可以將慢跑設計成每天課外15分鐘,這樣不僅能夠對自己的用眼習慣進行有效的糾正和改善,而且還能夠避免自己在站姿和坐姿方面出現一系列問題。久而久之,學生們的體質能夠得到強化。
學生們在進入到高中階段后,其自身的自我獨立性越來越強,對各種不同事情逐漸有了自己的判斷學生們,對運動的喜愛程度相對比較高,但是并不是很喜歡上體育課。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課內體育活動在具體展開中與教學常規之間具有密切聯系。課外體育與運動可以打破該限制影響,比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展開一系列的戶外拓展活動,“撕名牌”或者是“野戰”等都是目前比較受學生們歡迎的課外拓展運動。在拓展活動實踐中可以起到良好的訓練效果比如在拓展活動時可以利用賽跑接力的方式,學生們在對該活動進行參與和完成時,就是在進行跑步練習。課外活動的整個訓練方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有趣性,對學生們而言更加方便。課外活動通常情況下都是由學生們自己發起,所以學生們會選擇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式進行運動。比如同樣是對腰部力量進行訓練時,如果是課內體育活動在具體展開中通常都是以仰臥起坐為主,而課外活動則可以利用很多方式,比如可以去專業的健身房,利用各種不同類型的健身器械來進行鍛煉,或者是自己在家里根據特定動作進行鍛煉等。因此,學生們在參與課外活動時,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強身健體效果。
高中課外體育活動在具體展開中,與課內體育活動進行對比時發現,學生們在參與時大多數都是自主參與,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參與興趣,而且還能夠對學生們的體質健康起到良好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提高對課外體育活動展開的重視程度,對學生們給予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夠保證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