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0)
基于民眾對核安全的敏感性,對核電安全、質量的管理要求越來越高。核電站建造時期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施工和安裝的質量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但同時也存在一般建筑項目普遍存在的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流動頻繁等通用特點。核電站建安期間存在以下施工特點:核電站相比一般建筑物具備建設周期長,隨著建設進展,場地變動較大;“模塊化”施工存在多單位、多階段交叉施工,如:土建同安裝交叉,建安同調試交叉;核島作業空間狹小,作業環境復雜;“開頂法”施工,受雨雪季影響較大;核電設備的特殊性,對核相關設備特殊清潔特殊要求。
承包商除滿足核電建設入場基本資質,還應建立完善的HSE體系,具備成型的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指導圖冊。
設置安全、文明施工考核機制,設置考核標準,考核不合格,進行通報,對連續多次考核不合格的單位,有權要求相關崗位管理人員進行更換、處罰。合同設置安全、文明施工獎勵資金,鼓勵承包商高于合同標準,采用先進管理及科技手段提高現場管理水平,如先進的檢測設備,除塵設施等。
目前關于核電建設施工,在《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財企〔2012〕16號,房屋建筑工程按照工程造價計提2%。考慮核電工程相比房屋建筑工程其復雜程度及清潔度的高標準要求,應設置專項獎勵資金,如“安健環體系評級獎勵”“標桿建設獎勵”。承包商建立《建設工程安全防護、文明施工措施清單》,確保安全生產費用應專款專用。成品保護設置專項資金管理。
核電建設周期長,其前期策劃合理布局對后續文明施工有重大影響。
與業主方合同應明確提供基礎設施責任方如:設計方相關場地規劃、地下設施文件、圖紙;提供供電電纜、供熱管道、通信電纜、消防管道、給排水管道(含污排)等各類接口;提供充足的臨建區場地。
根據業主方規劃要求,對管轄區域進行總平面規劃,布局合理,各場地分配與各標段施工任務相適應,總平面規劃內容主要包括各功能分區、臨建設施布置、道路、給排水管道(含污排)供熱電纜、供熱管道、通信電纜、消防管道等布置;總平面布置應考慮以下內容:衛生設施建設如臨時廁所、休息點、吸煙點、垃圾設施存放點應與施工同步進行或優先施工前;塔吊作業范圍、大型起重設備進場等問題都應在考慮范圍;場地分配應考慮多家承包商作業情況。
施工總平面合理布置主要考慮施工場地占用面積少,材料堆放位置便于直運運輸機械吊運,減少二次搬運,場地區域劃分和臨時場地占用符合總體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要求,減少相互干擾。
建造臨時設施的建筑材料應選用符合節能、環保、安全和消防要求的產品,考慮重復再利用,其現場流通頻繁的鋼管、踢腳板、組合腳手架以及扣件、跳板、工具箱、梯子等均有明顯企業LOGO標識。
核電站作業空間狹小,作業環境復雜,各項臨時措施布置需提前進行規劃布置。應編制臨時用電方案/施工照明方案/基礎通風方案/特殊部位通風設施/防排水施工方案,根據工程進度,適時修訂升版,由工程師審核通過后實施,以適應現場復雜環境變化。
總承包商與業主方的職責分工必須通過合同方式予以界定;總承包商與分承包商的文明施工責任應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來劃分,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確,對于各承包商直接交叉施工區,通過簽訂《安全文明施工協議》的方式予以界定。通過建立安全文明施工網格化管理,將責任區域進一步細化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的施工單元。
核電站的“模塊化”施工為減少交叉區沖突,從三個方面進行管控。
首先,從技術方面,應從書面資料入手,對本專業圖紙、會審紀要、工藝標準、質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數。以區域施工為例,區域負責人牽頭,負責各專業協調。土建區域負責人還需對其他專業圖紙、資料進行了解,尤其對本專業相關且交叉密集工種的施工對象布局、工藝等有所了解。從技術角度,減少專業施工的交叉作業,優化施工邏輯,減少不必要的返工損失。
其次,從進度配合方面,核島內部施工作業面狹窄,難以滿足在有限的作業面內各專業施工同步展開。要達到施工的進度要求,必須根據工程的階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專業進入作業面施工。避免以及減少不同施工單位同時進入同一作業區開展交叉作業。
最后,在責任劃分方面:“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單位分別對其管轄的單位和主管的區域的文明施工管理負有監管責任。屬地管理原則:各單位對各自管轄范圍內文明施工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協調。統一協調、管理原則:各單位建立定期溝通協調機制,保持信息交流和協調管理。
核電站“開頂法”施工,受雨雪季影響較大,主要影響是積水、結露。針對此特點應提前制定防雨排水方案及暖風機布置方案:(1)建立日常防排水人員分工責任表及防雨排水應急組織機構;(2)發布天氣預報;(3)應急物資準備;(4)開展防雨排水檢查機制。
核電站“開頂法施工”防排水管理工作,分三階段開展:
第一階段:土建主要施工期,關鍵設備尚未引入,該階段控制措施以降雨后集中排放為主,方案中應注重清水的及時性。
第二階段:安全殼未封頂之前,個別關鍵設備已經引入,如穩壓器、蒸發器等,該階段控制措施為局部防水,其他區域降雨后集中收集排放。
第三階段:各廠房已經封頂,成品保護設備已經基本到位,對溫濕度有明確控制要求,該階段采取預防為主,對廠房進行全面防水,局部區域進行降雨后集中收集排放。
為確保在防雨排水施工期間各廠房屋頂、樓板雨水的順利排出,避免雨水積留在屋面、樓板上并通過屋面預留洞口、結構伸縮縫處向廠房室內滴漏,保證核島施工現場在雨季的安全文明施工和成品保護,保障良好的現場施工條件,根據施工情況需要編制各階段核島防雨排水施工方案。
隨著工程進度的不斷變化,降雨時間及降雨量的不確定性,隨著工程進度的變化對排水點的布置和排水設備的型號大小做出相應的調整;防雨排水施工情況負復雜,施工難度較大的特殊區域及特殊現場情況,需要設立專項方案。
廠區清潔:建立清潔隊伍,負責場內外場容場貌清潔管理。建立清潔衛生管理制度,設置充足的密閉式垃圾存放設置。
普通清潔:主要針對一般物項,如通道、墻面、地面、樓梯、扶手等,每日由清潔人員清理。成品保護清潔:主要針對設備、模塊、系統,對清潔有特殊要求,應由專人負責,按照成品保護卡進行清潔,確保滿足成品保護要求。特殊清潔:如酸洗、充氣清潔,應制定專項方案實施,由工程師組織實施。通過建立成品保護清單以及清潔區分級管理,對重點區域、重點設備進行管控。
建立現場成品保護清單,機械設備應細化到個,土建、管道、電氣、儀控物項應依照專業、廠房、標高、房間號、系統進行維護保養基本單元的合理劃分。清單應包括且不限于:物項名稱、存儲級別、清潔度級別、核級、機組、系統碼或位置碼、維護保養要求等。
根據清潔度等級建立不同級別的清潔區,清潔區等級分成Ⅰ、Ⅱ、Ⅲ、Ⅳ、Ⅴ五類,分別對衣服更換、手套、鞋套、頭套、潔凈空氣、材料清潔以及材料、人員說明,抽煙、食物等進行管控限制。
核島施工現場空間狹小,多家單位交叉施工,作業環境復雜,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有限空間,提供良好作業環境,有必要對物料存放進行規范化管理。
提前進行材料使用規劃,放置施工材料堆場不得超過存放期限。當日領用的材料,需當日使用,未能使用的材料轉存至堆場。建立內部堆場使用臺賬,合理規劃現場物料擺放,實施現場動態管理。
核電施工是高風險行業,通過建立實施“6S”管理法,一方面可以營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環境,提高員工的安全素養,消除或減少因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導致的事故隱患;另一方面,通過實施“6S”管理,改變傳統建筑施工工地“臟、亂、差”的面貌。
“6S”管理包括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個內容。“6S”管理不是短期的突發性工作,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通過明文規范等指導性文件明確各崗位職責,讓員工知道自己的責任與義務,把“6S”管理指導文件納入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SHMS)體系中。“6S”管理不是突發性、短期性,臨時性的管理活動,而是系統的將“6S”管理融入程序及工作中。
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明確崗位職責,建立管理程序,明確分工以及資源分配,建立工作指導書通過安全、文明施工策劃方案/總平面規劃/臨時設施施工/防排水方案、標準圖冊、定置化劃線原則指導現場施工開展。
建立定期檢查、總結機制,組織聯合檢查、雙周協調會,考核,積極參與安全活動等。通過實現全覆蓋式檢查,不斷糾正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行為,避免盲點,盲區以及“破窗效應”的產生。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經驗反饋,不斷改進提升現場管理水平。
建立安全文明施工培訓機制,持續不斷提升員工素質,組織開展新員工入場培訓、安全授權培訓、班組長培訓、安全經驗反饋培訓、違章再培訓等;宣貫“核安全文化”,制作簡單通俗易懂安全文明施工宣傳材料,如 “應知應會一頁紙”“安全禁令”及“三條鐵律”,通過班車、就餐點、施工現場進行滾動循環播放,營造文明施工氛圍。
文明施工有利于建立良好整潔的施工環境,同時有利于消滅隱患,減少事故、質量缺陷的發生。文明施工同質量、安全、環境緊密相關,密不可分,HSE、質量管理人員以及施工管理人員在監督的方法、內容、區域等方面各有側重,但對承包商監督是相互覆蓋和補充的。核電工程交叉作業多,高風險作業多,質量要求高,對現場安全和環境的要求更高,為確保各項施工井然有序高效運轉,不僅對施工隊伍、施工人員提出嚴格要求,對項目管理單位也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