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婧
(南通市陸洪閘小學校 江蘇南通 226000)
探究式課堂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并且能夠根據某一個問題產生疑問,開展探究進而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導地位。在以小組合作為前提的教學模式下,老師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之間充分進行交流。探究式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和教學理念。因此,這也要求我們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要以學生的探究活動為主要線索,把教學中的每一項措施實際落實到探索的方向上。老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引導學生不斷學習、不斷思考進而能夠深入探索和發掘問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情景式教學法對于探究式課堂的開展和應用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貼近課本、有趣活潑的課堂環境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調查研究發現,輕松愉悅的課堂環境對于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在開展小學數學探究課堂的實踐教學當中,應當有意識地為學生營造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1]
例如,在和學生一起學習“軸對稱圖形”這節內容時,老師可以小組為單位,為學生準備好剪紙和剪刀等素材,然后老師提出軸對稱的問題,比如“軸對稱的圖形需要滿足那些要求呢?”讓學生思考。老師還可以讓學生用現有的素材將生活中軸對稱圖形剪裁下來,然后以小組形式為同學們展現出來。這樣一來,老師在課堂中應用剪紙的方法來講授軸對稱圖形,不僅使教學內容更加貼合生活,方便學生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對問題的探究能力,促進探究式課堂的開展。
小組合作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原先的小學數學教育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地位,老師灌輸式的教學讓學生對于數學提不起來興趣。因而在開展探究式課堂模式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在以小組合作為前提的基礎下,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探究。[2]
例如,在進行“除法”這節課的學習時,老師可以提前將學生分成小組,在分組的過程中要避免兩極化,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學習實況進行分組。與此同時,老師可以通過故事導入來作為本節課的開始。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同學們喜歡在春天做些什么呢?今天,小星叔叔帶著小星和小花來到了花園一起放風箏。他們買了3個風箏,花了12元。然后,老師問學生一個風箏多少錢?學生帶著問題預習課本,探究老師提出的問題。在預習課本中,學生可以明白除法的定義和算法。之后,老師讓學生以小組形式組織討論。在討論完之后,老師讓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總結發言,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提高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促進小學數學探究課堂的構建和應用,幫助學生更全面地發展。
豐富的教學方法猶如教學中的助推器,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小學數學探究課堂的開展。在過去,學生往往因為老師照本宣科式的教學而對學習沒有激情。因此,在進行探究式課堂構建的過程中,老師要用正確的、多樣的方法進行教學,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3]
例如,在和學生與一起學習“位置和方向”的課程時,老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法,將學生分成人數均等的小組。然后,老師讓學生圍成圓形,讓小組各派一名學生站在圍成的圓形中,要求學生旋轉三圈后,停下來后指向老師所提到的方向。學生在豐富有趣的教學方法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老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探究式的課堂是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而小組合作的模式剛好滿足于這一條件。因此,老師在開展探究式課堂的過程當中,要充分以小組合作為前提,落實好每一項措施,將理論知識和實際相結合,通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性、營造有趣的課堂環境、豐富我們的教學方法等等教學手段來共同促進探究式課堂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開展和應用。學生在小組合作模式當中不僅感受到數學帶來的快樂,還促進同學和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和默契。讓我們一起為學生以后的數學學習和美好的未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