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洪
(重慶工貿技師學院 重慶 40039)
能源緊缺已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性問題,全球各國、各地區都在積極探索能源發展之路,紛紛制定了各種節能減排、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并相繼研發出多種新型清潔型能源。新能源的廣泛開發與利用,不僅能夠保護全球生態環境,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等各方面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汽車作為能源消耗“大戶”,將新能源技術應用于汽車行業,是實現節能減排目標的重要內容。但是就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來看,由于新能源汽車總體起步較晚,在節能減排方面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對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效應及發展路徑的研究,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新能源汽車的研發與發展無疑是一項重大突破。但是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過程中,部分人只關注汽車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而對于新能源本身則所有忽視。現階段,部分新能源的供給過程還是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在新能源研發領域,還需要我們改變原有思路,關注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優化能源結構。首先,提升發電效率,從根本上降低碳排放量。其次,推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促進我國節能減排技術的不斷完善。當前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可謂困難重重,如使用成本過高、發展速度慢、使用難度大等。基于此,相關職能部門應不斷完善新能源產業相關扶持政策,制定更多鼓勵措施,構建全面化、系統化的新能源發展戰略體系,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持續發展[1]。
首先,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快制定各種扶持政策,通過政策補貼等方式,刺激新能源產業的研發。其次,相關職能部門還要通過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推進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加大對相關研究結構的支持力度,促進新能源汽車領域高新技術的交流與合作。第三,持續完善進出口、保險、信貸等政策,支持、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與產品的研發、生產。第四,吸收、引進世界范圍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先進技術,構建新能源汽車領域合作機制,促進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不同的新能源汽車類型、不同應用技術、不同區域,對節能減排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政府部門應根據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類型的新能源汽車,制定完善的碳排放標準,以推動低碳交通的發展,實現交通領域技能減排目標。碳排放標準的制定,政府應在借鑒相關國家在碳排放標準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制定科學的碳配方標準。例如,歐盟提出,至2020年,新車碳排放降至95克/千米;而日本的標準則為115克/千米。我國政府也應成立相關行業協會,制定、完善針對交通領域的碳排放標準,從而保障新能源汽車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
新能源汽車不僅要應用于公交車、出租車等領域,相關職能部門還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加社會公眾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同時還要完善新能源汽車相關配套設施,以推動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效應的實現[2]。在新能源汽車宣傳方面,相關部門應加強對新能源公共出行工具的資金投入,如出租車、公交車等,以擴大新能源汽車的宣傳范圍,從而逐漸取代傳統燃油汽車。此外,還要在一些企事業單位、公共機構等場所宣傳推廣新能源汽車的節能簡配效應,通過惠民補貼、免征車輛購置稅等相關政策,吸引更多的民眾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從而實現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效果。在配套設施建設方面,應以城市中心為圓點,呈輻射狀向城市邊緣建設,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的硬件需求,從而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升節能減排效果。政府部門還要加大與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的合作,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拓寬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效應發展路徑。整合能源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以及研發機構各自優勢與資源,建立多元化產業鏈,更好地推動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效應的發展。
總之,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效應的實現與發展,還需要相關職能部門根據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現狀,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優化能源結構;構建合作機制,強化交流合作;制定發展策略,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加大宣傳力度,完善配套設施等一系列舉措,推動新能源汽車節能減排效應的實現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