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健
(遼寧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遼寧錦州 121001)
當今世界,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世界各個國家的文化和政治經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同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和人民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大量外國電影和電視節目使人們的娛樂活動多樣化。但隨之引起了一個難題:語言理解。因為大多數觀眾難以理解外國電影或電視中的語言,所以需要字幕翻譯成語言來幫助觀眾理解故事情節。良好的字幕翻譯對于幫助觀眾更好地了解情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借助字幕翻譯,觀眾可以欣賞到電影或電視節目,從語言、文化等不同的角度,進一步了解西方文化。
學者們普遍認為,字幕翻譯要考慮文化因素,在字幕翻譯中應采取適當的策略。2001年胡庚申教授在國際學術界提出生態翻譯學。之后相關研究日益增多,在2009年全面開展,發展至今也有近20載春秋。生態翻譯學以生態整體主義為指導,依據中國古代哲學的經典智慧,在適應/選擇角度下,系統地探索翻譯生態、文本生態及翻譯群落生態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原理,從生態學角度審視和闡釋翻譯生態學整體理論。此交叉研究是一個涵蓋“譯學”“譯論”“譯本”的全方位研究[1]。該理論指出,作為源語與目的語之間的聯系橋梁,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作用十分顯著,譯者要對生態環境中的各種因素進行全面協調處理,積極適應和選擇, 實現原語與目的與之間的多為轉換,既準確傳達原文意思,又能盡最大努力契合源文本特色。“‘三維’轉換”包括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大自然有自然生態環境,翻譯中也有翻譯生態環境,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不僅要深了解原文本的寫作背景,還要關注到與之相關聯的一切,并受當下所存在環境的規范和約束進行譯作。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是五千年中華民族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被多次搬上屏幕。1994年,84集電視劇《三國演義》與廣大中國觀眾見面。該劇一經播出,即獲得觀眾的好評。之后被譯為英語傳入西方國家,收到廣大英語觀眾的喜愛。譯者在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三維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
“語言維的轉換,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語言形式的適應性選擇轉換[1]。”。譯者在語言維度上的主體性意味著譯者需要選擇合適的語言形式進行翻譯。這些語言形式包括在這一部分中,譯者的主體性如何體現在討論了句法層面和語篇連貫方面。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而英語屬于印歐語系。漢語更關注的是句子的意義,而不是結構。因此,在意義能被傳達的情況下,句子結構可能是松散的,即“形散而神不散”。相比之下,英語更關注結構和句子的語法。英語句子組織嚴謹,充分考慮語法和邏輯。由于兩種語言之間的差異,有必要在句法層次上做轉換,以便在目標文本中傳達準確的信息。
中西方地域及其文化背景不同,導致語言表達上也存在著懸殊的差異,語言維的轉換注重譯文的語言表達,因此,要求譯者要從英語語言習慣和句法角度對漢語進行了語言維的適應性選擇轉換,轉換后的譯文對于西方觀眾來說猶如英語原文,地道自然,沒有雕飾的痕跡。
例1:劉備:二位英雄真是雪中送炭
譯文:Liu Bei:To me,you two are like charcoals sent in the snowy weather
“雪中送炭”出自《大雪送炭與芥隱》,指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予幫助。中文擅長用四字成語,言簡意賅,整齊勻稱。漢語的語法成隱形,英語的語法卻是顯性。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要符合英語語法與語言習慣,因此譯者譯為“charcoals sent in the snowy weather”(下雪天送來的木炭),地道自然,西方觀眾不會產生陌生感。
例2:姜維:只可嘆井底之蛙 安知其中之玄妙
鄧艾:此陣只可騙騙小兒 有何玄妙
譯文:Jiang Wei:You’re just like a frog in a well
Deng Ai:This formation can only cheat children,anything special
井底之蛙,指井底的青蛙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見識短淺的人。同上面的例子一樣,譯者將其譯為“a frog in a well”(井中的青蛙),符合英語語法和語言習慣,對于西方觀眾來說習慣自然。
“文化維的轉換,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關注雙語文化內涵的傳遞與闡釋[2]。”中西方文化差異巨大,甚至對于同一事物所蘊含的內涵也不一樣,這對譯者的要求非常高,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注重對源語言文化內涵的把握,既要了解源語的文化習慣,又要考慮到目的語觀眾的文化習慣,并且進行適當的傳遞和闡述,從而提高觀眾對于影片的接受和欣賞程度。
例3:張飛:什么又是督郵
什么鳥官 狗仗人勢
譯文: Zhang Fei:What? The inspector again
Damned official,merely a bully backed by a powerful person
一天,督郵要見劉備,張飛看不慣他的樣子,不想讓劉備去。張飛認為督郵是“狗仗人勢”。“狗仗人勢”是個成語,出自明朝李開元的《寶劍記》。這是比喻,其字面意思是狗仗著主人才猖狂。意思是比喻壞人依靠某種勢力欺侮人或物。
“狗”是這個成語中的一個主要形象。雖然現在人們飼養的寵物狗數量大大增加,狗在中國的地位似乎正在發生變化,但狗的貶義形象在中國人心目中已被深深地暴露出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狗是一種卑微的動物,帶有狗形象的典故通常是貶義的,經常用來形容丑陋或邪惡之人,如“狗腿子”“人模狗樣”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人們對狗的評價很高。“狗”通常屬于褒義詞,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個幸運兒)“top dog”( 優勝者) 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時)等等。顯然,這種文化差異下“狗仗人勢”直譯是不可取的。譯者把“狗”替換成“bully”(惡霸),形象的傳遞文化內涵,避免因文化差異使西方觀眾產生誤解。
例4:曹訓:兄長 大司徒所言極是
不如小弟暫留府中
曹爽:膽小如鼠 掃興
譯文:Cao Xun:Brother,what Minister of Agriculture said is quite right
I’d rather remain here for the time being
Cao Shuang:Coward! How disappointed
曹爽不聽從手下的勸誡,一意孤行要弟兄三人一同外出。當曹訓提議自己留下之時,曹爽嘲笑其“膽小如鼠”。“膽小如鼠”出自《魏書·汝陰王天賜傳》,意思是膽子小得像老鼠一樣,形容非常膽小。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但是由于文化內涵不同,中西方思維方式有差異,動物聯想意義也不盡相同。“mouse”在英語中往往有安靜的意思,比如“as quiet as a mouse”(靜若寒蟬、不聲不響) 。由于文化內涵不同,所以譯者“膽小如鼠”譯為“coward”(懦夫、膽小鬼),既符合該成語的含義,又形象生動的表現出曹爽頭腦簡單、胸無城府。
“交際維的轉換,即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關注雙語交際意圖的適應性選擇轉換[3]。”在翻譯過程中,交際目的是指要達到原語作者與目的語觀眾的互動達到交際目的,即幫助目的語轉中獲得更有效地理解信息。在交際維的轉換方面,譯者要將側重點放在交際層面上,做好溝通原著與目的語讀者之間的橋梁,使讀者盡可能了解原著的思想與內涵。
例5:鄧忠:父親 嶺西都是絕壁懸崖鄧艾:我軍至此已行七百余里
只有來路而無歸途
只有破釜沉舟 拼死向前 方有生路
譯文:Deng Zhong:Father,there are cliffs only at west of this road
Deng Ai:We’ve traveled over 700 miles to get there
There is way come but there is no way back
The only way out is to risk our lives to move forward
在偷渡陰平之戰中,很多將士因為來到懸崖絕壁,無路可走乃至絕望之際。鄧艾首先大聲激勵將士破釜沉舟、逆境求生。“破釜沉舟”出自《史記·項羽本紀》,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表示下定決心,為取得勝利準備犧牲一切。這里指的是為勝利而戰,不顧一切。譯者采用意譯的方法,去掉“釜”和“舟”形象,傳達“破釜沉舟”的核心意思,避免復雜故事典故,使西方觀眾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接受其含義,提高可讀性和可接受性。這種翻譯方法使西方觀眾感受和體會到了與中國觀眾一樣的感受,達到了交際的目的。
例 6:馬超:張翼德汝的頭在此敢來取否
劉備:鳴金收兵…
馬超 今日休戰
譯文:Ma Chao:Zhang Fei,here’s your head.Dare you come to take it
Liu Bei:Withdraw.
Ma Chao,stop the fighting today
馬超和張飛對戰,劉備愛才,害怕兩員虎將中有人受傷,因此用了“鳴金收兵”這個成語。鳴金收兵,出自《荀子·議兵》,意為用敲鑼等發出信號撤兵回營,比喻戰斗暫時結束。鳴金的“金”,是一種銅制樂器,名字叫“鉦”,形狀像個鐘,也是空心的。敲起來是“當——當——當”的。只要一敲,就表示發出命令,讓軍隊撤退。漢代之前,管銅也叫“金”,所以敲鉦也叫“鳴金”。在翻譯這個成語的時候,去掉對“金”的解釋,直接翻譯成“withdraw”(撤離、撤回),以免引起觀眾誤解,從而使西方觀眾與作者的交流順暢而無障礙。
例 7:張松:文有司馬之賦
武有馬伏波之才
三教九流 出乎其類者拔乎其萃者
豈能盡數
譯文:For civil service,we have Sima Changqing
For military talents,we have such able officer as Ma Fubo
We have people of all sorts they’re all outstanding figures
They’re too many for me to tell
“三教九流”出自《擁爐閑話》。三教指中國的三大教派: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先秦至漢初的九大學術流派,儒家者流、陰陽家者流、道家者流、法家者流、農家者流、名家者流、墨家者流、縱橫家者流、雜家者流。后來這個成語指各個行業的人。在英語中“people of all sorts”也指各個行業的人,因此譯文在傳遞原文的內涵信息時處理恰到,使西方觀眾準確了解到了其內在含義。
在影視字幕翻譯過程中譯者的作用極為重要。為了翻譯生態的和諧發展,譯者要全面協調處理翻譯所在生態環境中的不同因素,積極依照多維適應和適應選擇的原則,實現原語系統與目標語系統之間的多維適應性選擇轉換。在《三國演義》字幕翻譯過程中譯者為了翻譯生態的和諧發展,全面協調處理翻譯所在生態環境中的不同因素,積極依照多維適應和適應選擇的原則,實現原語系統與目標語系統之間的多維適應性選擇轉換。既能準確傳達原文,使目的語觀眾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時也使得譯文契合原文本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