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蕾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 吉林長春 130012)
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和經濟水平的提升,在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中,成本會計實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是首屈一指的能力性綜合課程。因此,本文將以高職院校成本會計實務項目化進行探討,切實立足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教育實情,不斷進行教學改良與拓展,提升教師的教學綜合素養,進而打造高品質的會計實務教學課堂。
首先,高職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不同于其他課程,其主要的教學方向是企業成本核算流程與計算方法,課程內容復雜,基礎相對較弱的學生在成本會計的學習過程中會較為吃力。其次,成本會計課程的一大教學特點就是進行大量的數據運算,計算量大,思維難度強,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數據的核算是學生學習成本會計知識的第一難關。另外,高職教育的教學內容,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實際和今后的工作方向,課程內容實踐性強 。
就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內容而言,其主要的教學內容主要分為幾大部分:成本費用的核算、成本的計算等。就現在的教學實際來看,其主要的教學重點還是放在企業的成本核算當中,對成本管理的教學比重相對較少。現代經濟飛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企業要想在市場發展的洪流中搶得先機,健康長遠發展,就必須要考慮產品的成本,只有合理控制生產費用,才可逐步擴大自身經濟效益[1]。因此,現代企業發展越發注重生產成本的控制管理。學校教學應與社會發展進行緊密的結合。在現代成本會計實務教學當中應將成本管理調整了教學重點,來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保證自身教學的實效性。
長期以來,我國高職教師在進行成本會計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采用手工模式來進行生產要素的整合與分配,此模式花費的時間相對較長且過程復雜,學生的理解難度相對較大[2]。大部分教師還主要是以講授為主,實踐教學的比重相對較少,教學重點依舊放在對理論課程的講述當中。近幾年來,現代教學手段不斷融入到傳統教學課堂當中,ERP系統的普遍應用大大提高了會計成本核算工作的綜合質量,會計工作逐漸實現了現代化、系統化。但是,部分高職院校在進行課程教學時,與ERP系統的連接不夠緊密,依舊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沒有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緊密結合,教學效果不佳,學生的學習質量相對較低。
高職院校進行課程改良的當務之急,就是調整高職成本會計實務教學的教學內容,將教學重點放在成本管理教學上,與現代企業的發展大趨勢緊密結合。同時,高職院校要及時進行教材內容的更新以及教學課程的調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作為兩大教學中心,教師圍繞扎實學生理論基礎,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兩大核心,進行教學計劃的安排,以社會經濟發展大趨勢、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學生的今后工作方向為主要依托,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不斷擴充自身的會計實務教學內容,引進先進的教學思路,進行課程教學模式的改良,提高課程安排的科學性、實用性[3]。
高職教師在進行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時,應勇于走出自身的教學舒適圈,打破教學壁壘,通過不斷吸納社會先進教學理念,來進行會計課堂的創新與實踐,使學生感受到會計學習的新鮮感,將注意力投入到會計相關知識的學習當中。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課程形式的創新,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地位,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訴求,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重視與學生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難點、重點,與學生形成伙伴關系,真正打造自主學習新課堂。同時,教師也應進行積極的社會調研,將實際案例引入到成本會計課堂當中,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新聞,了解更多的財務知識,通過形式多樣、重點突出的教學案例,著重培養學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的意識[4]。
高職院校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聘請一些校外教師、優秀企業領導者、優秀會計講師來學校進行成本會計知識的講解。一方面可以拓展學生的眼界,讓學生了解職場的工作內容以及需要的工作技巧,另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會計知識學習。同時,在課程設計教材安排方面,高職院校也可以多家企業進行合作,真實了解企業的實際工作需求以及人才招聘的計劃,進行重點教學,旨在提高學生今后的工作競爭力,為學生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高職院校應著力打造自身的學科教學特色,依托本校學生的基礎,來進行合理、科學的教學安排。同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應注重學科內容與社會實踐的緊密結合,重視與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習學習的機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動手實操能力,扎實學生學科基礎的同時,豐富學生的工作經歷,幫助學生提高社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