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敏
(柳州鐵一中學 廣西柳州 545007)
高中物理知識難度比較大,學生如果長期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中,對于物理知識并沒有很好地理解和應用,久而久之便會失去對學習物理的興趣。教師要注意到這一點并且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對高中物理學習興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高中物理中所學的知識比較復雜難懂,而且很多知識都十分抽象,學生難以理解。第二,物理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提不起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這兩大因素是影響學生學習高中物理興趣的主要原因。
學生由于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物理知識的習慣,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中還是跟隨著教師的節奏走,不僅對自己學習的內容沒有規劃,而且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這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規劃的路線走,在學習中遇到了不理解的地方和問題也沒有及時思考和求助于教師,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和實踐題目等也沒有較好地完成[1]。這些都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的體現,需要教師加強重視和引導。
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很多,教師在課堂中需要教授的東西也很多,沒有充足的時間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討論。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和困難也沒有機會向教師提問,這不利于學生開展自主思考。學生由于沒有充足的時間開展自主學習,所以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很難提高。
很多學生由于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效率較低、效果也不理想[2]。學生雖然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進行學習,但是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會浪費了很多學習的時間,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也沒有及時解決,時間一長就會逐漸消磨掉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
由于高中物理知識比較復雜難懂,而且比較抽象,在課堂緊張又寶貴的時間中學生可能對于教師教授的內容不能很好地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這樣能對教師要講授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學習。在預習過程中不能很好理解的內容及時標注出來,可以在課堂中向教師提問和討論[3]。例如在學習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中,學生通過預習要先了解牛頓第一定律的概念和特征,要明白牛頓第一定律的原理和生活中的實際例子,還要了解牛頓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學生在充分了解這些問題之后教師再進行教學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提出自己在自主學習中沒有理解透徹的問題,在課堂中通過教師的講解可以明確答案,加深印象。
教師在結束物理課之后,要布置適量的作業讓學生鞏固和練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每節課學習的物理知識構建一個思維導圖,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梳理當天所學的知識,又能和以前所學的知識互相串聯起來[4]。例如學生在學習完彈力之后,可以根據彈力的形變、定義、產生條件等幾個方面來制作思維導圖,還可以結合前幾節課所學的知識把力的合成與分解、重力和摩擦力都串聯在一起方便復習和記憶。這樣可以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連接成一個整體,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應用程度和理解程度,這有利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物理問題。
物理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課程,教師教授學生物理知識的目的之一就是讓學生根據所學的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要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例如在解答關于火車剎車過程中通過的位移和開始剎車時的速度時,既可以用基本公式來求出平均速度,也可以采取逆向思維,用推論來進行解答,還可以用畫圖像的方法進行解答。這可以使得學生的大腦靈活應用起來,通過多種思路都可以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自己擅長的思維方式來進行解答。學生的解題能力上升后就可以很好地反映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多種解題思路可以讓學生對于物理產生一定的求知欲,想要通過自己的思考或者實踐得出答案。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實踐活動,對于一些要求較小的簡單物理實驗可以在課下自行完成,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物理教師要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物理知識和物理現象,要讓學生對這些物理現象積極思考和探究。高中物理的學習需要學生積極通過自主學習來理解和提升,學生只有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物理邏輯思維,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課前預習和課下鞏固的好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這樣可以讓學生把自己在自主學習中碰到的疑難點在課堂上提出,加強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物理的技巧,學生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學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