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鵬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第二中學 河北唐山 063000)
化學被納入我國教育體系后,經歷不斷的改革和創新發展后,逐漸形成為相對比較完整、獨立的教學體系。但是由于新時期背景下,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入,對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同時還要重視素質教育在日常教學中的體現。
化學一直以來都是高中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同時由于學生們受到高考的心理壓力影響,對于化學的重視程度并不是很高。與當前高中化學教學現狀進行結合分析時,發現化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以現有的化學教材內容為數,與教學大綱、教學目標等進行結合后,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這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很容易導致學生們在日常學習時,只是單純的掌握教學大綱中的理論性知識,無法實現化學理論的實證研究。久而久之,部分學生在理論知識的掌握方面比較良好,但是一旦對實際問題進行解答時,根本不知道如何使用這些理論知識來解答各種問題,學生們的化學學習效率和質量無法保證。除此之外,化學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濃硫酸、濃鹽酸等這些溶液本身具有非常強的腐蝕性特征。如果想要學生們動手實踐操作,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危害影響。但是這種太過于理論化的教學模式,很難達到理想化的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不斷深入,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一直在不斷侵略,但是真正體現和落實在高中化學方面的改革措施相對比較少,尤其是教學模式方面更是如此。在新課程標準的改革中,由于各種不同類型的原因,導致很多改革的內容無法落實到實處,久而久之,化學教學模式一直無法實現有效的創新和優化,仍然以傳統教學模式為主。比如,“化學用品”相關內容教學中,由于很多化學用品在混合時,勢必會產生濃煙或者是產生出一系列對人體有危害的氣體,學生們很難獨立完成操作[1]。這種形勢下,學生們對于化學用品的記和印象就很難得到強化,高中化學傳統教學模式很難滿足新時期背景下對化學教學提出的個性化要求。
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和優化,是新課程標準改革下的具體要求,同時也是新時期背景下學生們對于化學提出的個性化要求。只有對化學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才能夠實現對化學專業人才的合理培養。在化學教學中,必須要提高對化學實驗的重視程度,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化學實驗中,在實踐中可以幫助學生們逐漸養成良好的化學思維。通過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們對于化學實驗的興趣,加深學生們對整個實驗驗證過程的理解和記憶[2]。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對化學實驗室進行參觀,教師還可以對化學試劑的具體實踐操作方式進行演示,有利于加深學生們的印象。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性,將化學學科的實踐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在自己動手實踐操作方面的能力,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們學會如何利用實驗操作來驗證理論知識。
化學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是由于學生們之前對化學的關注度不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忽視各種化學現象。如今,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形勢普遍比較良好,雖然可以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但是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環境污染、不可再生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人類自身的健康問題。其實這些問題與化學學科之間都具有一定聯系。因此,為了從根本上保證學生們在化學學科學習中的興趣可以得到有效激發,教師可以將化學知識與生活實踐進行有效結合。比如,“煤氣是否存在泄露”這一問題的分析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們提出問題,如何可以檢查煤氣是否存在嚴重的泄露問題,部分學生雖然可以回答出可以利用“肥皂水”。但是利用肥皂水的理論以及具體原因是什么還有待學生們思考,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實現對該問題的深入探究,讓學生們利用化學理論知識來解答該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各環節知識的順利教學,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們對化學學科有正確的認識和了解,實現當代高中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培養目標。
在日常教學時,教師要與教學內容、學生們的個體差異性等諸多要素進行結合,保證學生們可以對化學學科中的一些基本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和了解,同時還要保證日常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前提出一些問題,學生們帶著這些問題展開教學,可以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引導學生們通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逐漸找出教師課前提出問題的正確答案,促使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通過對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新模式創新的研究,總結出教師在后期化學教學中,必須要對課程內各要素進行有效聯系。進而實現對化學課程結構科學合理的設計,保證高中化學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