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海燕
摘要:青海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園林綠化應用廣泛。綜述了青海省鄉土植物調查、分類及應用現狀,分析了青海省鄉土植物應用存在的利用率低、基礎研究缺乏、地方特色發揮不夠等問題,提出了加強鄉土植物資源調查、應用推廣和繁育等措施。
關鍵詞:鄉土植物;青海;園林綠化
眾所周知,園林綠化是城市建設、景觀構建的重要舉措。鄉土植物,因其具有適應性強、易管理、易存活等特點,是園林綠化植物的重要來源。青海省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高海拔、氣溫低、溫差大等青藏高原氣候特點。相比于我國其他城市,青海省城市園林綠化對植物生長要求更為嚴苛,外來引進植物在青海城區容易出現春季嚴重生理干旱、抽條、干梢,甚至整株死亡等現象,“土生土長”的鄉土植物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良好的生態效益、成活率高、成本較低、易于管理等優勢,是城區園林綠化植物的重要來源。通過綜述青海省鄉土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以期為園林綠化應用提供借鑒。
1鄉土植物資源概述
1.1青海野生植物資源概述
據李延紅報道,青海省野生植物資源豐富,維管束植物有113科、600屬,總計3023種,約占全國種子植物種數的11%。其中,單科植物200種以上的科有菊科、禾本科;100~200種的科有毛茛科、薔薇科和豆科;50~100種的科有藜科、十字花科、虎耳草科、傘形科、龍膽科、唇形科(Labmtae)、玄參科、莎草科和百合科等。
1.2青海省鄉土植物資源園林綠化調查分析
1.2.1概況。各學者通過不同調查尺度、調查形式對青海省野生植物資源觀賞價值進行了多種分析。楊春紅等在收集和整理野生植物資源資料的基礎上,對青海省野生觀賞植物品種進行了系統分類,涉及野生觀賞維管束植物60科181屬569種。其中,觀樹形、觀葉、觀花和觀果類分別為236種、134種、441種和191種,既可觀花又可觀果的有139種,既觀葉又觀花的有220種。而尹衛等通過植物圖鑒分析了青海省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56科184屬425種;樊萍則調查了青海東部、青南地區的野生觀賞植物,發現青海東部、青南地區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分別是28科75屬114種和29科63屬118種。關于單一觀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海杜鵑屬(Rhododendron),李永金共調查了26種(含4變種),通過花、株型、葉形和葉色等12個指標進行了綜合評價,篩選出黃毛杜鵑、長管杜鵑、直枝杜鵑、頭花杜鵑等19種觀賞價值較高的種。
1.2.2西寧市野生植物資源園林綠化價值調查。早在1984年,西寧市植物園就對86種主要觀賞植物的觀賞特性和分布進行了統計。盧素錦等調查發現西寧大通老爺山有8科10屬11種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野生植物。何桂芳分析了西寧地區現有野生植物資源的園林綠化價值,目前已開發應用的野生植物種類包括毛茛科、十字花科、景天科、報春花科、唇形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和鳶尾科等11科植物。楊希通過對大通寶庫、大阪山、互助北山、拉雞山、上新莊藥水灘等西寧周邊地區野生植物資源進行調查,分析認為歪頭菜、黃花棘豆等1 4種多年生宿根類植物,甘青鐵線蓮等5種灌木類植物具有園林綠化價值。
1.2.3果洛州植物資源概況。王有巖等較為系統分析了果洛州野生植物資源,發現果洛州高寒草甸共有22科81屬143種植物,并篩選出觀葉、觀花植物共43屬55種植物。其中,觀葉植物15種,觀花植物39種,灌木1種。趙生蘭等舊進一步分析了果洛州野生觀花植物資源,篩選出觀花植物共29屬43種植物,這些觀花植物主要是地被觀花、景觀觀花植物等,如天山鳶尾、頭花蓼、毛茛、金露梅、銀蓮花等。
1.2.4西寧市鄉土植物園林綠化應用現狀。西寧市作為青海省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城市園林綠化相對發展較快。截至2005年,西寧市建成區內現有城市綠化覆蓋面積為1920.10hm2,城市綠地總面積為1784.64hm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6.20m2/人,綠化總面積和人均綠化面積均明顯增加。對西寧城區園林綠化植物的研究較多,也更為深入。早在1990年,李慧婷嗍就指出,西寧城區綠化表現出綠化覆蓋率相對較低,主要綠化植物有青楊、丁香、牡丹、玫瑰等;分析了西寧適用園林樹種,指出包括青海云杉、油松、祁連圓柏、紅葉小檗等
18種常用綠化樹種的觀賞價值。
許永生進一步系統分析了西寧城區鄉土植物應用現狀,通過實地調查和查閱文獻,西寧市現有園林綠化鄉土植物181種,占38.3%,隸屬于46科109屬,包括獨賞樹類中的青海云杉、青桿、油松、祁連圓柏、沙棗、文冠果、毛櫻桃、臭椿、山杏,庭蔭樹類中的旱柳、白榆、白樺、紅樺、甘肅山楂,草坪及地被中的沙地柏、石竹、紫菀、耬斗菜、旋覆花、馬藺、草地早熟禾、紫羊茅等。
2存在的問題
2.1鄉土植物利用率低、園林綠化應用不足
長期以來,鄉土植物利用率低都是我國城區園林綠化普遍存在的問題,盲目引入外來植物和名貴樹種的現象依然存在。鮑華在分析155個城市數據后指出,鄉土樹種中出現率>30%的只有香樟1種,10%~20%的有女貞、蚊母樹、石楠和海桐4種,5%~10%的有合歡、構骨、南天竹和胡頹子4種,1%~5%的有苦楝、梧桐、樸樹、構樹、臭椿、楓樹和槐樹7種,小于1%的有無患子和山胡椒2種。
同樣,青海省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以西寧市為例,西寧市鄉土植物占園林綠植物的比重不到40%,而且表現出個別引進植物種類應用范圍廣、用量大,如薔薇科的榆葉梅、黃刺玫、華北珍珠梅、丁香、連翹。
2.2基礎研究缺乏,引種馴化難度大
一方面,關于青海省各市州城區園林綠化鄉土植物資源調查匱乏,大部分集中在西寧市等主要城市,而在玉樹、果洛州,以及西寧周邊縣(區)城區園林綠化植物資源調查分析極為缺乏,難以掌握當前城區園林綠化現狀;另一方面,缺乏對鄉土植物資源引種馴化基礎研究,缺乏系統性、標準化的引種馴化操作規程,引種馴化難度大。許永生指出,真正把鄉土植物運用到城市園林綠化中還有很大差距。
2.3地方特色發揮不夠,觀賞價值同質化
以西寧市為例,城區園林綠化主要采用喬木+灌木+草本,喬木+灌木+地被+草坪等,基本形成了多層次、立體搭配結構,但是相對來講,在樹種選擇上比較單一,與城市融合上仍然較為生硬,多樹種、多層次搭配組合形式不多,同質化突出。
3建議
3.1加強鄉土植物推廣應用
充分挖掘鄉土植物應用優勢,合理搭配鄉土植物與外來引種植物,充分發揮鄉土植物特色,形成獨具特色的園林植物景觀。通過調查研究,充分了解西寧市鄉土植物的應用效果及對環境氣候的適應程度,以及其在生態效應等方面的作用。從中篩選出值得大力推廣應用的優良品種,并應用到城市園林綠化中。
3.2加強鄉土植物資源調查
一方面,加強野生植物資源調查。對青海省各地區野生植物資源進行調查,全面掌握現有野生植物資源現狀,加強開發應用;另一方面,對青海省各城區園林綠化植物應用情況繼續調查,建立科學系統應用鄉土植物資源規劃。
3.3加強鄉土植物繁育
支持發展鄉土植物苗圃,建立優良鄉土植物的繁育基地,研究主要品種的繁殖方法、管理技術措施等,建立健全人才隊伍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收稿: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