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楠
摘要:森林防火工作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屬于基礎屏障,對于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和保護森林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有重要的作用。在闡述森林防火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作用的同時,針對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森林防火意識不足、防火宣傳在現階段還需加強等問題進行合理的分析,探析了森林防火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建設、設置防火隔離帶與強化責任等相關措施,確保在新時代的需求下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合理發展。
關鍵詞:森林防火;生態文明建設;途徑;現狀
森林火災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危險性高、造成嚴重破壞等特點,對人民的生命財產和森林資源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黨的十八大之后,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好中國的愿望,實現中華民族的發展。森林資源防火有利于促進中國生態文明的建設,也是保護國家森林資源關鍵。最近2年以來這個方面引起國家領導的重視,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生態文明建設都會是國家戰略發展的中心工作之一。
1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工作在現階段已經得到了足夠的重視,是局部生態建設、安全生產、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前提。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中,需要處理好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國際上指出,森林資源是維護不同形式生命存在和繁衍的重要基礎,要恢復地球的生態環境就需要從森林的重視和保護做起。一直以來,黨和領導人都從大局出發看待我們國家的林業建設,因此在現階段必須要認識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火災的發生會給人類帶來極大的生命財產威脅,防火工作是體現社會公共價值體系的保護行為。森林火災還會對自然生態系統造成直接的影響,所有發生的森林火災,都是對森林的破壞。而生態文明建設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森林火災造成的直接性破壞對生態系統造成極大的影響。簡而言之森林火災的危害程度、發生的次數等對生態文明的建設都會造成直接的影響。
2森林防火工作在現階段的發展情況
2.1缺乏嚴格的防火意識
防火意識不足體現在部分領導干部缺乏對防火工作的重視,因此對防火缺乏足夠的認識。在實際的工作中一些干部危機意識不強,存在僥幸的心理,并且思想麻痹認識不足,在鄉鎮工作中由于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投入的資金與防火建設需要的資金不成正比。還存在防火機構不健全和檢查監督不全、責任追究很難落實到人的情況。同樣的民眾對防火的認識也嚴重不足,目前大量的森林存在地區缺乏青壯年,林業生產基地和鄉鎮地區只留下老年人,一旦發生火災,當地的司法部門難以對年老體弱的肇事者追究其責任,警示很難取到實際的效果,防火積極性很低。
2.2防火宣傳不到位
群眾防火意識不高,在很多農村地區森林防火不嚴,在特殊的節日里大量運用火源,埋下隱患,如春節和清明節拜墳祭祖等。需要加強宣傳工作,但一直以來由于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導致很多存在“燒山肥地”的想法,防火工作意識還需要在基層加強。因此需要工作人員到基層進行大力宣傳,做到人盡皆知人人熟知。
2.3氣候原因導致
火災發生的季節集中在冬春季節,冬季干旱少雨風大物燥,造成火災頻發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森林結構中,以針葉林為主,森林構成單調火災的控制能力低。森林的易燃性導致火災頻發,目前的農村等地人員越來越少,發生火災之后也很難撲滅造成重大森林火災。
2.4難以問責和缺乏資金投入
在鄉鎮防火管理工作進行過程中往往忽視下一級的管理,因此駐村干部等對防火工作難以提起重視,在重點防火期沒有規范防火,并沒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布防與巡視、檢查和處理,釀成火災。同時由于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當地防火阻隔體系、物質等相對落后,這對于森林火災的應急非常不利。其體現在嘹望塔缺乏監控設備和林區道路不通暢,嚴重影響森林火災的控制。
3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森林防火途徑分析
3.1把新農村建設與防火工作相融合
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將農村建設中的重點工作與防火工作結合在一起制定系統規劃的鄉規民約,強化村民聯防責任在村民之間形成非常系統的防火方式,讓村民之間相互監督用戶防火和救火。在林區禁止用火,特殊的季節用火隨時注意滅火等,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
3.2強化防火宣傳
在現階段宣傳工作可以利用移動用戶端、廣告屏、廣播、標語、電視等進行宣傳。防火宣傳要做到宣傳到戶,運用火災發生的典型案例宣傳的同時,還需要宣傳森林防火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性。林區群眾要深入宣傳貫徹防火意識,充分運用各種媒體進行合理的宣傳,豐富宣傳的內容。針對特殊人員,如進山工作、吸煙人士和外來人員、殘障人員列為重點人員,將其作為防火宣傳的重點人員。對于森林火災容易發生的薄弱位置進行間接性和不斷陛宣傳,消除防火盲區。
3.3做好森林防火的野外防火,完善防火機制
森林防火要結合科學發展觀,對于防火期需要科學指導。在重點防火期選擇合理的天氣對農戶進行指導,確保農戶在規定的時間和范圍內使用火源。如清明節等特殊的節日需要增設臨時護林員,加強巡視與管理力度。在林區內重點防火區域做到每一個山頭和墳頭都有看守,縣和縣、鎮與鎮之間加強聯防做好溝通交流,確保防火安全。
防火意識的加強需要積極推進林火阻隔網,對于鄉鎮和國有林場,占有百畝以上的新造林需要建設防火林帶、防火線,提高對森林火災的防治能力。如果沒按規范設置防火帶和防火線的營造林,不能通過造林驗收的標準。自然保護區周圍的農田和道路等地都需要設置隔離帶。防火阻隔帶的建設是在林區公路、防火林、湖泊等不容易著火的地方設置預防林或蔓延的火災阻隔系統,可以對大面積林火進行有效控制。森林防火帶的設置對于實現林業的發展有很重要的意義。
3.4落實責任制和完善監控管理
落實好防火責任制度,做好山有人管、林有人看的管理制度,加強聯防聯保責任制度鞏固成果,擴大范圍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在現階段的發展中要落實多家庭生態農場的管理,嚴格制定防火責任監督制度,對人為造成的火災要追究其責任,工作人員導致的失誤和隱患需要進行行政追究,及時整改。森林防火中還需要落實、構建、完善森林防火遠程監控系統的建立,遠程監控系統由指揮中心傳輸系統和前端采集點構成。前端采集點設置在高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滿足新時代對防火存在的各種要求。運用遠程監控系統可以及時發現火情,預防火災釀成嚴重災禍。
4結語
森林防火工作的開展,有利于生態文明的建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過程,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嚴格落實相關的政策規定,貫徹上級的文件精神,以科學發展的眼光和求真務實的作風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
(收稿: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