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銘陽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方式也隨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相比于過去過于寡淡的飲食方式,油、鹽、糖攝入過量問題也越發明顯,直接帶來的改變就是心血管疾病發生也趨于年輕化,30到50歲范圍患者變得越來越普遍。再加上人口老齡化及城鎮化進程的加速,中國心血管病危險因素流行趨勢也愈發明顯,導致心血管病的發病人數持續增加。
中國心血管病現患人數約2.9億,其中腦卒中約1300萬,冠心病約1100萬,肺原性心臟病約500萬,心力衰竭約450萬。總體上看,中國心血管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處于上升階段,特別是農村近幾年來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續高于城市。中國心血管病負擔日漸加重,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防治心血管病和治療心血管疾病都刻不容緩。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爆發式增長的環境下,我們不僅僅缺少心血管疾病臨床醫生,還有一個相對冷門一些的專業人才更缺乏,那就是醫院介入導管室技師人才的數量也十分匱乏。而朱克平主管技師則是是國家級三級甲等心血管病專科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的技術骨干,作為骨干成員,不僅僅自己需要隨時在一線工作,還需要投身科研,將起搏器的一線調研知識講解給更多的從業學員,為中國的心血管疾病作出貢獻。
在一線里,朱克平需要針對病人具體的心跳快慢程度、心衰程度作出準確的判斷,然后從30余種不同的起搏器類型里,找出最適合該患者的起搏器,并向患者講解。在手術中,還需要測試與判斷起搏電極適合安裝位置,再根據病人病情,調整參數全程把控。術后也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隨診。從1974年到2016年的42年里,朱克平都一直站在一線,由朱克平負責安裝的起搏器至少8000余臺、射頻消融最少1萬余臺,除此以外,朱克平還積極參與專家會診及業務協助,參會至少300余次,積極分享自己的從業經驗。更值得被關注的是,42年來他負責安裝的起搏器的患者不僅0事故0投訴,而且患者在術后的并發癥極少。而朱克平擔任的主管技師崗位,不僅僅需要配合手術,也經常需要獨立手術,為患者安裝起搏器。除此以外,也是貫穿患者從診斷治療到術中術后的全流程里,只有這樣才能更加詳細的了解每一位患者,并針對患者的情況而有所改善。
在科研教學里,朱克平不僅需要對進修醫生、研究生、實習醫生開展一對多和一對一的教學;更要把臨床科研數據用心積累和總結,不僅是針對本醫院內部存檔,還積極參與國內范圍內的業務交流,為其他從業的專業人員提供培訓素材。正是基于這些大量的臨床數據,朱克平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后就發現國內的SACT SNRT 電生理檢查的標準是根據國際標準而制定的,但是這卻不符合中國人的體質,后來經過十多年的的研究,朱克平針對中國人的體質體征,校正了CSNRT標準,使得其更符合中國人的體質。而朱克平總結的SACT SNRT標準既用于臨床治療,也用于教學,通過來阜外醫院進修的實習醫生,被廣泛運用到全國各個醫院,可以說朱克平為中國的起搏器行業培養了無數人才,為心血管治療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42年的從業生涯,應該在2016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但是由于我國起搏電生理人才非常短缺,特別是像朱克平這樣的三甲醫院的起搏電生理人才就更加短缺,全國不到10個人。所以2016年本該退休的朱克平主管技師再次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介入導管室返聘,繼續在起搏電生理研究上發光發熱,培育更多的起搏電生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