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實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當前在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所接觸到趣聞奇事遠超過舊時代的大學生,且他們的思維也較為活躍,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很快,過于看重主流或非主流的時代觀念,社交范圍很廣,尤其是對電子產品具有極強的依賴性。由此可見,當前高校要想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觀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管理方式,有針對性地對待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原來的被動式轉化為主動式管理,采取精細化管理模式。所謂精細化管理是指通過具體詳盡的規劃制定工作的管理制度、內容與方法,進而高效有序地推進學校管理工作的開展,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效率。本文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精細化管理進行探究,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建設性意見,僅供參考。
一、精細化管理模式概述
(一)精細化管理概念
精細化管理模式不同于傳統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在管理的實際過程中,對所要管理的對象實行精細化的安排與組織,且嚴格按規范流程進行專業化、嚴格化、規范化管理。事實上,精細化管理模式來源于企業優秀的管理經驗,它是企業的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理念。精細化管理理念的發展也是社會分工與服務質量精細化對當代管理的要求,是在傳統管理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種能最大限度降低管理資源與成本的管理模式。精細化管理模式不同于傳統管理模式的重要特點就是,其具有傳統模式不具有的基本原則,即:精、準、細、嚴。具體來講,精細化管理模式就是將復雜、繁瑣的事情進行簡單化處理,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效率。
當前,中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是學生校內學習與各項組織活動的總稱。高校管理者要嚴格按照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對高校學生進行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管理與服務,確保高校學生在身心各方面全面發展,為國家培育出更多、更優秀的棟梁之材。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結合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高校學生工作必須實行精細化管理模式,確立以學生學習為本的原則,全面調動所有管理者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打造更精、更細的管理模式,從根本上提高管理的質量與水平。
(二)精細化管理的內涵
關于精細化管理的內涵,可以劃分為精細化與管理兩個主要方面。事實上,精細化是對“精細”進行系統化,而精細化管理則是對“精細化”進行理論化。其管理核心在于特別注重整個管理中的細節問題,并采取精細化管理制度與流程,細化管理的計劃、組織等環節,嚴格落實好每個細節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針對高校學生管理精細化模式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三個主要方面,即:精、細、化。所謂“精”,指的是要抓準學生管理工作的重點,根據高校學生每個時期的工作重點,正確地把握工作方向;所謂“細”,則是指細節,管理學生的工作務必從小事著眼,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學生的良好效果;所謂“化”,則是指制度化,關于學生的每項工作都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并確保師生都能自覺遵守。
二、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精細化管理策略探究
(一)構建科學嚴謹的精細化管理流程與體系
高校在學生工作的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應根據高校及本校學生的現狀,對管理流程進行規范化、標準化、嚴格化、專業化的處理,總之,要建立科學系統、嚴謹完善的精細化管理體系與流程。與此同時,管理者應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工作的整體規劃,并確定出短期與長期的發展目標。除此之外,高校相關管理人員應明確階段性的工作管理內容。例如,管理者可以召開精細化學生管理研究會議,不斷地學習與理解精細化管理理念,以便更好地實施。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為了更好地設計好高校精細化管理的頂層制度,必須要求校黨委以及校內各級部門,還有二級學院等職權管理部門都要切實參與進來,全面激發各個部門工作人員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并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嚴謹、切實可行的精細化管理流程與體系。
(二)建立完善、科學可行的精細化管理評價系統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精細化是一項極為繁瑣復雜的系統工程,高校應結合本校的整體規劃,在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出嚴格有效的學生管理工作整體規劃,制定明確的階段性管理任務及目標,并嚴格落實好精細化管理的頂層制度。當然,關于管理制度的設立,只是明確了工作的內容與目標,至于實施的效果如何,還不得而知。因此,要想對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科學可行的精細化管理評價系統,以便對制度落實的情況以及精細化管理的效果進行有效的衡量。高校構建精細化管理評價系統時,應結合學生當前動態及靜態的管理現狀,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著重考察有關學生工作的滿意度、參與度,從根本上確保管理評價系統的科學可行性。
(三)建立精細化學生信息化管理體系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精細化管理體系,應包含學生具體的數據信息化體系,以及學生互動交流體系兩大內容。構建學生數據信息化管理體系,實際上是對學生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前提與基礎。關于學生數據信息化體系,具體包含每個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成績查詢、個人信息發布、評先評優、心理輔導與健康教育、獎助貸勤、社會實踐、創新就業以及違法違紀處理等信息模塊。由于當前全世界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對智能移動設備的使用以及依賴性較高,除了上述信息化體系外,還可以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益處,通過微博、微信、QQ群、貼吧等互聯網平臺,建立師生、學生間相互溝通交流的移動平臺。管理者或者學生管理工作者可以通過平臺發出或收集信息,不僅可以及時了解與觀察學生的動態,還能更好地促進溝通、交流,加強輿論引導,傳播有利于學生發展與進步的正能量。
(四)高校學生精細化管理內容
為了能夠有效提高現階段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管理標準,應當進一步細化教學管理內容,將精細化管理理念有效融入其中。比如,采用規范化以及崗位責任化和服務人本化的模式,積極開展環境溫馨化建設,加強溝通朋輩化。高校學生精細化管理過程中,應當特別注重人本理念,并將其與教育思想結合起來,通過精細化高校學生管理內容,創建良好的高校教育教學環境。在高校學生精細化管理實踐中,應當嚴格落實立崗服務工作,圍繞高校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等開展文明管理活動,要求學生與輔導員以及管理人員實現共同精細化管理,專門設置值日輪流管理機制,確保各系部、各班級學生均能參與到學習和學生們的日常生活中,將立崗服務工作落實,以此服務于廣大學生,共創共建校園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高校在實施立崗工作過程中,還應當深入到班級、班委會之中,通過訪問班委會中的班級學習情況、活動以及社會活動等,進一步熟悉和全面把握在校學生的特點,其中包括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興趣愛好等,爭取將學生管理工作精細化到每一個服務的細節之中,以此來確保學生管理人員與學生生活、學習等形成聯動機制,并在此基礎上積極構建學生校園生活委員會;每月都要定期組織召開會議,其目的在于實現學生管理目的下的相互溝通,廣泛聽取學生們的意見和建議,聽取管理人員的反饋之聲,這有利于合作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實現共同管理和精細化管理。實踐中,還可以積極構建朋輩溝通室以及建立微信服務平臺等,通過朋輩溝通室來有效落實精細化管理工作,及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及想法等,以此來解決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問題以及心理健康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微信服務平臺對學生提出的管理意見要做好記錄工作,并做好學生管理的后期解釋工作,廣泛聽取學生們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并對其可行性進行論證。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學生的精細化管理工作是一項繁瑣復雜且無止境的工作優化過程,這就需要高校相關管理工作人員不斷對學生管理工作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分析與思考,確保管理工作理念與時俱進,管理方式適合高校當前的發展現狀,從根本上提高精細化管理的效率,全面推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伍宇翔.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實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9):113-115.
[2]王郁,李凌冰,魏程瑞.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概念內涵與實現路徑:以上海為例[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2):41-49+96.
[3]張波.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的高校黨建工作思路探析[J].學理論,2019(1):116-117.
[4]羅圣,岳登曉,郝東梅.全面從嚴治黨背景下高校學生黨支部目標管理體系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23):18-20.
[5]張惠.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室精細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7(36):7.
(作者單位 吉林建筑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