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要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還需要補哪些功課?
青島應當具備兩個產業的條件
(青島聯合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楊德才)
首先要弄清所有資本的逐利性質。傳統資本是在尋求投資安全的前提下追逐利潤,也就是產業回報;而現代資本風險投資和創業投資,它所鐘愛的土地是一片充滿了各種新意技術的溢出,任土地上充滿各種新意技術的溢出和夢想創新的年輕人的激情。比如在美國硅谷就出現了這樣的景象,一直維持到現在。還有中國的中關村、深圳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都是這種現代資本的投資熱土。
現代資本是在求得創新所帶來的巨大回報,用這種巨大的回報來平抑投資失敗的風險,那么資本對產業的需求是它的成長性和創新性,也就是說一個產業是因、資本是果的過程。如果只是幻想引來很多的現代資本機構就可以推動產業的發展,這是一種典型的因果倒置和舍本逐末。
在這一邏輯下,青島應當具備兩個產業的條件。
第一方面是城市要有非常清晰的新興重點戰略產業的框架,也就是說要為風投、創投提供落地土壤的產業標靶,或者說叫能夠為資本所錨定的產業。
第二方面是有共同的技術根源應用場景,這樣結合起來的產業群才是創投風投最理想的目標。換句話說,就是在某些領域,能夠形成創新創業成長的一種產業生態,這樣一來,風投和創投愿意扶持新創意和新企業,能夠提供更好的選擇的群體目標來分散投資的風險。遵循現代的產業鏈金融的思路,與其他的融資方式和商業貸款方式相互促進,能夠實現風投產投的最佳的收益的區域。
上面說的主導邏輯就是一個前提,也就是因果關系。后面是兩個重點,一個叫產業錨定或者叫產業標靶;另一個就是產業生態或者叫做產業鏈金融。
這是青島市要補的功課。從兩方面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
(青島正非區域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田翔)
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是深耕青島這片土壤的需要。近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創新創業和創投風投產業在世界范圍內的快速發展,各地政府在政策制定、平臺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這一背景下,青島要發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我認為需要考慮兩個方面。
第一,政策連續性。
創業投資和風險投資,兩者都是長周期性的商業投資行為。從風投的角度看,一個天使基金的投資周期通常在5~7年,而某些特定行業的投資周期可能更長。這種時間周期的界定是與企業發展路徑相一致的。如電子信息技術行業,一家初創期的信息設備企業,實現架構籌備、技術研發、產品設計、集成設計、產品推廣等系列路徑所要經歷的周期通常在5年左右,如果考慮行業周期及內部結構調整等因素,可能需要的時間會更長。所以創投風投中心建設有關政策的制定到執行,需要充分考慮到風險投資、具體投資行業的周期規律,以便更好地保證相關支持政策在創投投資周期內的可持續落地。
第二,產業投資。
從基金投資方式的角度考慮,單一的貨幣資金投資通??梢岳斫鉃閷ζ髽I的財務投資,這類投資通常情況下對企業只有財務層面的支持,對于企業發展的其他層面幫助不大。此外企業還需要產業投資,產業投資是從企業發展的生命周期及產業鏈條層面出發,幫助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導入各類業務資源,幫助企業打通業務的上下游鏈條,從而使企業更加快速的發展及擴張。所以政府層面需要充分依托其特定優勢,包括對特定行業的研究,強大的數據庫以及豐富的渠道資源等,幫助創投基金及創投機構更好地為投資標的企業進行產業規劃與資源拓展,從而更好地引領投資企業的發展。
提升城市的要素配置能力和水平
(青島正非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助理,高級咨詢師張堯)
青島建設創風投中心,是極具戰略意義的發展舉措。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當中,未來的中國走向創新強國,參與全球資源要素配置,也面臨著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作為站在國家改革開放風口上的青島,建設全球創風投中心,既是推動國家戰略實施的體現,也是在更高、更廣闊視野上謀劃城市的發展定位。
縱觀紐約、東京、深圳等城市發展歷程,活躍的創新和資本活動交織推進城市有機更新,穩定城市繁榮。而對青島來說,提升城市創新創業服務和資本服務的功能品質,促進創新創業主體、資本主體之間建立緊密關系,既是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關鍵,同時也對城市提出了新的訴求。
一方面,青島需要源源不斷地提供創新創業場景,為各類創新創業者提供發展機會,激發不同群體的創新創業活力,使新的技術、產業、經濟得以在本土發展,這是吸引到更多資本主體的前提。另一方面,青島需要保證各類要素能夠自由流動,打通區域合作和產業融合兩大方向上的要素流動市場,推動信息等關鍵要素在創新創業者和資本主體之間進一步開放共享,這些都對城市的要素配置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