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啟航
摘 要:古詩詞作為傳統(tǒng)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小學階段學生必須的知識內(nèi)容。本文首先對小學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為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從心里接受閱讀以及提高古詩詞審美教學效果和古詩詞教學水平。文章提出幾點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策略,旨在推動小學古詩詞教學相關工作的順利展開。
關鍵詞:小學;古詩詞教學;審美教育
隨著不斷推進的新課改,具有豐富美育資源的古詩詞對小學語文教育十分重要。為響應《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相關要求,小學語文課程還應借助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來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有助于讓學生培養(yǎng)出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對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發(fā)展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古詩詞教學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審美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而言,美育效果在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并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
一、小學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1.1教師方面
首先,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老師把應試作為教學中的主要方向,以考試為教學目標。他們在教學中把重點放在應試技巧和考試重點的講解上,對經(jīng)典作品的講解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點,沒有使學生充分感受經(jīng)典作品審美情操的機會。正是大多數(shù)老師對學生審美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輕視,致使目前的古詩詞教學中嚴重缺乏審美主體。其次,大多數(shù)小學語文老師對古詩詞教學的理性分析過多,忽視引領學生感受詩詞中的美。對古詩詞的講解僅僅是解釋題目、了解詩人、解析難字、翻譯全篇、了解情感以及背誦全文這一套機械化的流程,正是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失去了自身對古詩詞的感悟。最后,部分小學語文老師對各個階段學生的古詩詞學習內(nèi)容和目標的了解不夠充分[2]。教學要求參差不齊,有時過高,有時過低。有時學生達不到教學要求,有時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僅僅是掃清生字障礙、了解大意以及背誦。這樣模糊的古詩詞教學目標,對學生的美育教學也有很大的障礙。
1.2學生方面
在目前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下,部分學生受功利思想的影響,認為古詩詞是陳舊、落后的東西。認為這些東西與現(xiàn)實生活并無太大關聯(lián)。所以他們在認識上有偏差,在思想上不重視。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小學生的審美情趣并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他們熱愛嬉戲玩鬧,喜愛網(wǎng)絡和電子產(chǎn)品以及漫畫小說等書籍。對于古詩詞這種需要靜下來慢慢品味的讀物并沒有興趣,從而導致他們對于古詩詞學習的興趣不高。如今這種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老師所講授的古詩詞其內(nèi)涵及趣味性并沒有被發(fā)掘出來,學生很難發(fā)現(xiàn)古詩詞本身的魅力和感受古詩詞的美。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熱情僅僅是為了考試,古詩詞并沒有走進學生的心,學生學習古詩詞并不關注古詩詞本身所展現(xiàn)出來的魅力[3]。久而久之,導致學生的審美能力下降。
二、小學古詩詞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策略
2.1樹立審美教育理念,提高古詩詞教學水平
通俗來講,審美教育就是將美的形式通過一系列方法來傳達到人的心里,使人們的心靈行為,語言,體態(tài)等方面得到美化,道德與智慧得到提高。對學生審美情操、素質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是《新課標》的重點內(nèi)容,古詩詞是我國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歷史沉淀和文化及智慧的結晶,其本身蘊含著多種美。如今,小學語文老師應響應《新課標》的號召,通過古詩詞的教學講解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操及語文素養(yǎng)。此外,老師應主動了解新課標要求,在平時的古詩詞教學中樹立審美理念,加強古詩詞中“美”的教育,提高學生古典文學素養(yǎng),引導學生在感受古詩詞中的“美”時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完善學生的人格。
2.2豐富學生的審美心理,搭建有利于閱讀的心理支架
目前小學生因為年齡的問題,他們的生活閱歷不豐富,對人生以及社會的了解和體驗比較膚淺,對抽象的內(nèi)容不能理解。但是他們對物象很敏感,對于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及動物和自然景觀能有著很好的感受。對色彩,形狀,動作等較為直觀的感受十分敏感[4]。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這一特點,對平時的古詩詞教學的形式內(nèi)容進行改變,老師可以將圖像音樂以及故事穿插到古詩詞教學中。這樣可以使古詩詞教育更加生動形象,對構建學生閱讀的心理支架有著重要的作用。還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真正走進古詩詞,感受古詩詞中所包含的“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操。
2.3營造審美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小學語文老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一定要把學生帶入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學習和審美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可以通過畫面展示的方式來吸引學生興趣,把詩詞中的內(nèi)容和詩人的感情深刻的留在學生的腦海里,使整個課堂“活”起來。學生充分沉浸在古詩詞中,這樣做既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避免無用的教學,又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不僅對詩詞內(nèi)容有充分的了解,對自身的審美能力也有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其審美能力也不同,小學語文老師應根據(jù)學生這一特點來使用針對各個年齡段小學生獨特的古詩詞教學方式,在古詩詞教育中穿插著審美教育,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姜玉芝.小學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10):42.
[2]陳秀梅.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考試與評價,2020(10):18.
[3]武俊蘭.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啟迪與智慧(中),2020(05):36-37.
[4]謝素蘭.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融合探討[J].讀寫算,2020(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