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武
(重慶市云陽江口中學校 重慶云陽 404500)
在《關于推進普通高中實施綜合素質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培養學生的發展觀。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實現素質教育要求。為了了解綜合素質評價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性,本文就此進行探究。
綜合素質評價,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對科學、人文、信息、技術等方面的評價了,了解學生在學校的文化課程學習情況與綜合素質發展情況,改變以成績為主的教育評價模式,使學生在綜合素質評價中身心健康成長。該評價體系的提出,改變了學校管理方式,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好好學習的意識[1]。以往高中學校管理中,主要是利用各種類型的規章制度,對學生進行硬性管理,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遵守各種制度要求。綜合素質教育評價的實施,改變了以往的管理方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自我約束中,促使管理效果提升。在實際管理工作中,應加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將次與學習管理工作充分融合,使學生意識到參與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獲取更多的文化知識,也是替身自身素質的一種方式。當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轉變后,就會更加主動的參與文化知識學習,并在學習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適應教育環境的發展變化,并在學習發展自身的個性,為后續更好的成長打下基礎。
傳統高中教育評價中,將學生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認為學生只有好的學習成績,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實際上并非如此,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與發展,對人才進行重新定義明確,只有高素質、高品質、擁有專業技能的人員,才可以被稱為優秀人才,才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也正是因此促使綜合素質評價推廣與應用,為教育事業穩定發展提供動力[2]。該評價方式,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成果,同時也更注重學生行為舉止、學習過程等方面評價,改變了原本單一評價的方式,豐富了創新了評價形式,促使自評、互評、他評的方法運用,為師生互動教育工作開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對于學生的發展來講,結論性評價方式過于單一,無法體現出學生整體學習狀態,不利于教育工作的穩定進行。而綜合素質教育評價,不僅豐富了教學評價內容,同時也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閃光點與優勢。在高中教學工作中,應加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將此滲透在各個教育環節中,對于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了解學生學習成長中存在的問題,并發揮教師的專業能力修正學生的問題,使學生在學習中綜合素質得到發展與提升。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綜合發展,同時還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教育環境變化,推動高中教育穩定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的轉型發展,對各個行業的人才要求逐漸提升。若教育工作中仍采用傳統教學評價。進行開展相關的教學活動,會使學生形成以學習成績為主,能力為輔的思想觀念,無法為學生適應不同工作環境提供保障。該教育理念不利于現代教育發展,也無法為社會提供更加專業的優秀人才。而綜合素質教育評價的構建,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過程、學習結果等進行全面而具體的評價,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狀態與成長狀。通過此,不僅可以反映出學校的教育情況,同時還可以反映出社會發展進步對人才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在教育工作中,應加強對綜合素質教育評價的重視,明確該評價方法對社會發展、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并將此貫穿在各個教育環節,利用此提升學校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對于學生來講,綜合素質評價活動的落實,可以使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更加客觀、全面的認識,激發學生自我成長的觀念;對于教師來講,綜合素質評價活動,可以使自己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更全面的認識,能夠為后續教育工作提供便利[3]。在高中教學中,加強對綜合素質評價的應用,借此提升學生自我剖析能力與發展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教師在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中完善自身的教學理念,促使學生進一步成長。通過綜合教學評價的運用,為學生發展與自我完善提供了一個制度保障,使學生不斷的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為高中教育體系發揮發展、高校人才篩選工作開展提供更多的支撐。
總而言之,高中教育工作中,提升對綜合素質教育評價的重視,將此落實在各個階段教育活動中,以綜合的角度,對學生學習情況、思想狀態等進行評價,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的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提升學習能力,以此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為社會發展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