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蓉
(重慶市萬州新田中學 重慶萬州 404100)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讓課堂產生思想,讓課堂展示教學個性。”想要學生高效學習就教師就必須不斷提升自身,來為學生提供好的學習平臺,運用多元化教學策略來展現高效、個性課堂。一節45分鐘的課堂里,長時間段的教學,如何運用多元化策略構建課堂呢? 高效課堂的表現就是有流暢的課堂秩序,教師可以完成教學內容,并且學生也能認真思考、積極投入。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需要教師不斷的完善其身,打造完整的教學設計,使得整堂課堂流暢無比,并且學生也能高效學習。多元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自主投入學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我而言,學生在歷史課堂上只要是有收獲,那就是高效,學習到了方法、精神那也是高效,因為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初中歷史是一門偏理論的學科,學生學起來有些許困難,而且教材中那些枯燥的語言理論也很難理解,需要教師通俗易懂的講授課程,這時就可以運用案例教學,來提高學習效率[1]。案例的選擇同時也需要教師仔細考慮,現代初中學生正是一個開始建立三觀的時期,若使用消極的案例會偏導學生,容易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想法。在講一些消極案例的時候,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明白這些案例里面的人受到了怎樣的懲罰,讓學生充分的理解也記住這些案例。
例如,在七年級上冊《原始的農耕文明》這一課中,里面有歷史農耕文明的演變,農耕農具的介紹以及古人一些智慧的結晶。在學習這一課內容前,教師需要舉一個案例,比如:現在農名伯伯收割稻谷或者是麥子都是用機器收割,科技的發展讓農名伯伯減輕勞累,但傳統的收割方式僅靠人力。現代耕犁用機器耕地,以前僅局限于牛耕,同學們以此為例可以在講一些相關的例子嗎?以這種形式來展開教學,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投入其中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往積極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掌握了相關的歷史知識。
做任何事都講究技巧方法,尋求一個合適的方法在做,可以避免走很多彎路。學習初中歷史也是同樣。學生做思維導圖也講究方法技巧,以免到最后脫離最基礎的框架,到最后也不能起到加深自己的記憶的作用。做思維導圖應該具有針對性,這樣才會防止到最后有擾亂思維的分支,思維導圖的每一個分支往下延伸都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如果上一個延伸錯了那么下一個也必定錯,到最后整個導圖也就是亂的。
例如,在初中歷史八年級上冊《鴉片戰爭》這一課中,學生需要掌握時間、緣由、背景等,教師引用思維導圖模式可以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思維導圖要具有針對性的布局,那需要熟悉整個知識點的脈絡,這樣做才不會防止出現漏知識點的情況。在做思維導圖時可以這樣做,其中一個支點為“鴉片戰爭”其次下一個分支為虎門銷煙、鴉片戰爭,這是主干。最后往時間、背景、緣由、對社會的影響擴展。比如:時間為1848年,主要導火索為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現在很多學生由于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在延伸分支框架的時候,知識延伸錯誤,到最后自身也是這樣理解,也沒有人指出錯誤,對自我認識不夠。所以,學生做思維導圖必須具有針對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構建一個高效的課堂,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個優秀完整的教學設計。新時代來臨,在多元化教學的背景下,學生接收的東西非常多,教師跟不上學生的思維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學習效果不理想的情況,教師必須跟進時代創新教學方式來輔助教學,現代教育創新方式之一是以學生為主,在課堂中結合學生興趣的教學。
例如,在初中歷史八年級《近代化的初期探索》這一內容的學習中,學生需要認識其中的初期探索對中國有什么意義、初期探索中國家做了什么。教師可以先了解學生的性格心理以及感興趣的東西,結合知識來培養學習動機,比如:在學習本課內容中,教師可以通過鼓勵的方法,先對學生進行一個課前小游戲,舉行一個“我國在近代時期的生活”的游戲,借助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以此來分析,讓學生查找資料并說出來。這樣的自主學習非常有利于學生上課。接著在學生達到一定熱情的時候,為學生構建一個知識框架圖,鼓勵學生順著此思路去學習,培養學生學習本課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興趣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設計可以中融入多媒體技術、一些數學情景活動,可以很好的讓學生集中精力、吸引興趣等。課前提前準備好學習的計劃,計劃的主題并不要想著我該如何教受學生知識,而是要想著學生怎么學習,怎么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整節課的做好準備[2]。
總而言之,多元化教學是一種教育方法,如何去學習是學生與老師共同去實踐的,一起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同時也增強了初中歷史的教學質量。運用案例教學法這一嶄新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是創新教師教學方式的一種體現。思維導圖極具針對性,能夠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梳理知識脈絡。興趣是一切活動的開始,所以興趣的培養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