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西雷
(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玉皇廟鎮五岔口小學 山東鄆城 274709)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對學生文字理解、文字應用及表達能力的提升能夠產生重要影響。拓展性主題閱讀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適當延伸閱讀的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且不斷提升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形成語文學科素養。拓展閱讀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即為外在與內在。外在即為使用多種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對同一篇文章多層面分析。內在即為通過多樣化的方法,對指定文章內容進行多種方式的閱讀。合理的拓展性閱讀指導,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彰顯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文章將結合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情況討論,希望能夠對教研工作帶來參考作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需要關注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1]。拓展性主題閱讀能夠基于某項主題實施教學指導,使學生能夠積累語言知識,形成閱讀興趣,逐步具備一定的語言思維能力。
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從基礎的字、詞、句閱讀指導開始,以趣味的形式引導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逐步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語言素材,感受語言的魅力,打開文學世界的大門。
小學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能夠為學生帶來豐富的閱讀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語言表達與思維能力[2]。教師可以基于學生年齡、思維特點,針對性介紹一些閱讀內容,比如通過《海底兩萬里》,引導學生感受海底的魅力;通過《小桔燈》體會愛的力量等。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沉浸于海洋魅力中,且在閱讀后引導學生描述,提升其表達能力。拓展性主題閱讀能夠活躍學生的思維,為學生帶來感受、理解世界的方法,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生活,學習經驗,促使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聯。
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其閱讀動力密切相關,適當拓展學生閱讀的內容,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教師不能生硬的指導學生閱讀,需要將興趣與任務結合,找到閱讀的切入點,針對性引導學生閱讀,滲透教育的內容。
以興趣為導向指引學生閱讀,能夠調動其自主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基于學生的興趣愛好,適當推薦拓展性主題閱讀的內容。比如針對于校學生而言,其記憶力多具有抽象的特征,多媒體的動畫能夠使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教師則可以為學生播放多媒體視頻,調動其閱讀興趣。
以《海底兩萬里》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海洋的相關動畫,為學生展示海底的生物、特點等等,帶領學生一同感受海洋的魅力。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播放海洋的相關聲音,組織學生閱讀,能夠使閱讀活動更加有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學生閱讀的過程中適當想象留白、故事結局等,能夠使學生仿佛參與其中,彰顯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使閱讀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在語文拓展性主題閱讀期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將閱讀活動與想象結合,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表達、創造的平臺。
比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后,教師則可以通過細讀的方式引導小學生思考。針對于其中幾處細節動作,引導學生充分想象,且可以組織學生實際模擬動作等。而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林沖”在打洪教頭后,會有怎樣的影響?、他會做出怎樣的決定?等問題。在學生紛紛想象、回答后,適當為學生推薦后面的故事情節,看一看是不是與小學生想想的結局一致等,使閱讀活動更加有趣。
小學生的閱讀量較少,單一課本閱讀的形式下,難以具備充足的語言積累,進而使學生的寫作內容“言之無物”,影響其寫作質量[3]。正如杜甫所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拓展性主題閱讀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而后組織學生寫作,實現“以讀促寫”。
在學生主題拓展閱讀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記錄下來有意義的文字。以《愛麗絲漫游奇境》為例,是學生比較喜歡的童話故事類型,能夠吸引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摘抄喜歡的語句、詞匯,比如“星羅棋布”、“曉星閃爍”、“春天隨著落花走了,夏天披著一身的綠葉兒在暖風里蹦跳著走來了”等等。在學生閱讀后,還可以組織學生書寫讀后感。學生可以站在閱讀的視角上書寫,也可以站在其中某一個角色的視角上書寫,彰顯自身的想象力等等。在閱讀后表達想法,拓展閱讀的影響,且能夠彰顯學生的真情實感,以文字的方式記錄閱讀體驗。
拓展性主題閱讀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拓展學生視野的重要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持續積累語言知識,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提升拓展性閱讀指導的重視程度,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使更多的學生期待拓展性主題閱讀活動,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語言與情感交流平臺,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