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涓涓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三中學 江西南昌 330200)
高中數學教育內容比較豐富,不僅有幾何知識、代數知識,還有一些函數內容。當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推理能力后,所有知識學習過程就會變得非常簡單,學習效果也會變得非常理解。教育工作中,加強對數學知識與教學手段的利用,借此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提高教育工作水平。
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欲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非常強烈的動力,并主動配合教師的教育行為,在學習中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過程中,應注重教學氛圍的創建,結合教材內容,選擇一些趣味性活動或者利用不同教學手段開展課堂活動,以此實現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提升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實際教育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采用啟發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活動,將教材知識點轉化成問題,將此作為調動學生思考的內容。課堂上,根據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思考問題中蘊含的知識點,以此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第二,引導學生質疑學習內容,主動提出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在實踐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第三,利用教材內容,發展邏輯推理能力。教材是教育工作開展的基礎,也是學生數學能力培養與提升的前提[1]。教學氛圍營造的過程中,需要以教材為基礎,合理設計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學習中探究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將此內化。
例如,學習《函數單調性》內容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提出以下幾個問題:第一,什么是函數的單調性?其代表數學意義是什么?第二,能夠根據前期學習內容畫出函數圖像,并分析函數的單調性?確定學習任務后,則利用真實的案例引出教材知識,讓學生了解什么是函數單調性,并學會利用此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學會畫函數圖像與分析函數單調性。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對函數知識的理解相對深刻,對判斷函數單調性的方法也有更多的認識,促使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形成。問題設計,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深入學習的欲望,為邏輯推理能力培養打下基礎。
獨立思考是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形成的前提,若高中生不具備獨立思考的意識與能力,那么在后續學習中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無法保證教育工作效果。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前預習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思考意識,使學生新知識學習中構建邏輯思維,養成好的學習習慣[2]。部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較差,無法在預習中思考深入的知識。為了使學生學習過程變得更有針對性,教師可以將預習任務提前布置給學生,使學生明確哪些是重點學習內容,哪些需要掌握等等,為獨立思考學習做好鋪墊。
以《正弦函數》為例,該知識教學時,要求學生能夠運用五點法與幾何法畫出正弦函數的圖像,學會利用圖像分析函數。課前預習任務布置時,可以將教學要求轉化成問題,如幾何畫圖法和五點法兩種作圖法有什么不同,在畫圖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正弦函數圖像有什么特點?確定預習任務后,則引導學生利用課前時間解決問題,思考這兩種畫圖方法是否可以在其他函數知識學習中運用,并進行推理,以此提高教學有效性,實現學生邏輯推理能力培養。當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后,就會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究學習中,并探索數學知識中包含思維邏輯內容,提升自身學習效果。
實踐是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數學課堂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時,可以組織實踐練習活動,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增加實踐學習經驗。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可以體會到實踐學習的快樂,使學生在操作中真正的領悟到數學知識學習的快樂,并在實踐中提升知識運用效果[3]。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綜合性較強的問題進行教育引導,鼓勵學生發現問題中的數量關系與知識關系,并利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強化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效果。
例如,△ABC中,若sinAsinB=cos2 ,則△ABC是什么三角形?確定學習問題后,對學生問道:該問題中都涉及哪些數學知識,看到這一問題時,你想怎樣解題?學生1:包含幾何知識與三角函數知識。學生2:我會利用三角函數公式及問題中給出的信息sinAsinB=cos2,確定△ABC邊或者角,然后運用幾何知識進行推理,確定最終的答案。當師生互動結束后,則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進行推理,驗證該三角形是哪一類型。通過學生實踐操作,感受到推導過程,提升學生基礎知識運用能力。經學生驗證后,得到△ABC為等腰三角形。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享解題思維與過程,拓展其他學生的解題思路,提升實踐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學中,邏輯推理能力培養時,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改變教學模式的同時,培養學生各方面學習習慣與意識,使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形成邏輯推理能力,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