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 平
(重慶巫山大昌中學校 重慶巫山 404707)
中學生正處在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他們的身體機能以及心理都會出現顯著的變化。要想促進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就需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還要開展有效的德育,對教育方式和形式進行創新,發揮出網絡的正面影響,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當前是信息化時代,中學生是網絡的使用主體之一,學生會通過網絡進行娛樂活動和學習。網絡除了會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便利,其中的一些負面信息會影響到學生的價值觀。首先,網絡會給學生的認知帶去影響,長時間的快速瀏覽,學生已經形成習慣,這就使得他們很難專心思考一件事,降低他們的認知能力以及感受性[1]。其次,對學生的各方面都有影響,比如,思維、心理、意志、道德、情感、人際交往、人格等,所以,網絡背景下,教師要注重引導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網絡教育是當下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通過運用網絡,可以對教育平臺進行拓展,提升教育的效果。網絡中有大量的信息資源,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知識用不同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刺激他們的感,提升教育的效果,讓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思想品德課程是中學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對于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念以及道德素養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還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要對他們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就需要強化思政教育。思政教師需要和學校教師進行協作,把思政教育內容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全面的對他們的思維價值觀念進行培養。還要基于網絡思想道德課程,為學生提供引導以及幫助,讓他們可以提升對于互聯網的認知,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網絡文明以及道德,防止他們沉溺網絡,還要讓學生主動的抵制網絡中的各種消極負面信息。提升他們的責任感和思想道德水平,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學校要在教學中不定期測試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有針對性的制定出輔導方案,還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詢室,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給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服務,服務內容應該具備人性化。
教師要合理的運用網絡,通過其中和學生有關的事例,讓學生通過實際的事件提升自己的思想,樹立正確的觀念。這就要求教師要堅持提升自己的探索意識以及認知能力,掌握學生心理健康情況,和網絡融合,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比如,教師在讓學生學習時可以借助心理調查問卷,了解他們的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讓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心態。還要在學校的網站中設置心理健康網站,安排專業人員負責維護,讓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及時的和教師交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教師要不斷的提升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心理訴求,提升教學服務質量,充分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基于實踐性教育活動,通過網絡和學生交流。教師可以讓家長也參加到網絡心理咨詢活動中,讓他們學會正確的教育方法,共同確保學生的心理健康。
網絡環境具有開放性,其中包含豐富的信息,但是信息的質量則是良莠不齊。中學生的心智發展還不是很成熟,是非判斷能力較弱,但是卻有較強的好奇心以及較弱的控制力,這就導致他們容易受到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影響,花費很多的時間在網絡游戲上,甚至會被一些負面言論洗腦,做出一些不好的行為[2]。所以,有關部門就需要加強網絡環境的管理,及時發現負面信息并進行清除,注重網吧管理,凈化網絡環境。教師還要積極的和家長交流,讓家長管理好學生在家的上網情況,下載安裝保護軟件,過濾學生要瀏覽的信息,防止他們受到消極影響。另外,還要加大學生的德育教育力度,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升他們的信息識別能力,發現負面消極時能夠第一時間舉報。
當前網絡已經變成獲取信息的一個主要途徑,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教師也要利用好網絡的積極影響,在德育教育中合理的運用網絡,豐富德育教育途徑。教師可以建立德育教育網站,發布一些正面的內容,比如,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情況、德育漫畫、信息、優秀傳統文化、先進人物事跡等,引導他們形成健康的思想觀念。
中學生的網絡抵制力較弱,因此,教師要引導他們學習,結合他們的情況,組織開展多樣化的網絡教育活動,讓學生學會正確的運用網絡。比如,德育教師可以組織公共網絡活動,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他們在參與活動中明確現實和虛擬世界的不同,讓學生正確的運用網絡學習,豐富他們的計算機知識,提升他們的操作水平。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計算機知識競賽等活動,讓學生運用計算機進行相關的操作,比如,制作網頁、動畫、后期處理等,選擇學生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激勵其他學生繼續努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利用網絡途徑學習,結合自己的知識弱點和漏洞,及時的進行彌補,開闊他們的眼界。
綜上所述,網絡環境下,給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都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清楚的認識到網絡的雙重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發揮出網絡的積極影響,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