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衡
(江西省南昌縣蓮塘第三中學 江西南昌 330200)
概率統計不僅是數學學科的一部分內容,與學生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該內容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代數、幾何、函數是高中數學教育重要組成內容,屬于“確定性”內容,對學生邏輯思維與計算能力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概率統計內容屬于“不確定性”內容,對學生辯證思維與總結歸納能力培養具有推動作用。確定性知識點與不確定性知識點的結合,豐富課本知識,優化教育結構,使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對數學學習的認識更加深刻,實現數學思維觀念培養。
與幾何、代數知識不同,概率統計知識需要大量的實驗與統計才能得出科學結論。若教學中,采用與幾何代數知識教學方法相同的手段開展課堂活動,會增加學生學習難度[1]。將該內容與信息技術充分結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科學態度,促使教育現代化發展。
高中數學概率統計教育內容的出現,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實踐動手的機會,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該內容教學時,需要教師出示一些數據,并引導學生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數據分析、統計與驗證,利用此得出數學結論,掌握基礎定義等知識。噶內容的出現,改變以成績為主的教育觀念,促使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升。
為了提高學生對數學概率統計內容的學習效果,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統計意識,需要提升對基礎知識的重視,利用此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思維,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與技能,為后續教育工作開展打下基礎。基礎知識是提升學生數學思維,提高概率統計模塊知識學習效果。若是教育工作中,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則會使學生對該內容出現抵觸心理,無法保證教育工作效果[2]。因此,提升對基礎知識教學的重視,采用不同方法進行該內容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數學知識。
例如,學習《抽樣方法》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問題探究學習方法進行教育工作,利用真實的案例,以此引出教材內容,使學生了解抽樣方法在生活、數學問題中運用的意義,從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課堂上,將生活中常見隨機抽樣案例呈現出來,如班級某次班會中,要求座位數為奇數的學生起立,座位數為偶數的學生坐著。當展示案例后,對學生問道生活中有很多常見的概率統計現象,有哪些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其運用效果如何?然后將基礎知識引入學生的討論中,使學生意識到有很多不同的抽樣方法,并掌握這些方法與技巧,為解決統計問題做好鋪墊。基礎知識教學中,增加學生參與探究的比重,鼓勵學生探索新的知識,并在實踐中掌握基礎知識,夯實學習能力。當學生基礎知識學習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相關的問題,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基礎,提升學習效果。如某個紙盒中有大小相同的五雙襪子,其中有3雙黑襪子和2雙白襪子,在不可視的情況下,隨意拿出兩只襪子,請問它們正好是一雙的可能性為多少?設計問題后,則為學生預留30秒的時間,引導學生思考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應該運用哪一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確定最后的答案。通過基礎知識與問題解決,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強化學習基礎,培養學生數學學習有效性。
高中數學概率統計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提升學生解決問題效率,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日常教學中,將多媒體應用在課堂活動中,利用此轉變教學內容,將抽象知識直觀化,使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概率統計內容,并利用此提升學生對該內容的好奇心,并使學生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主動學習,感受數學課程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并養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此外,概率統計內容涉及較多的數據與信息,若是采用筆算或者口算的方式進行教育,增加教育難度,提高學生學習壓力[3]。而信息技術的運用,降低教學難度,使學生可以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形成探究學習的習慣。
例如,《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隨機事件,并將此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如每個星期的晴天天數、上學遲到的天數、上班堵車的概率、路過車輛車牌尾數是偶數等等,并將這些內容以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并引導學生運用課本知識解決問題,思考如何利用隨機事件概率計算方法解決數學問題,以此提高課堂學習效果。此外,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更多的隨機事件,并將此應用在課堂上,利用計算機將隨機事件計算過程呈現出來,讓學生認真觀看,感受計算的過程中,以此提高學習效果。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學中,采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開展概率統計內容教育,使學生在學習中掌握基礎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此外,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教育,鞏固學生基礎,引導學生運用此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促使數學教育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