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靜,宋丹,宋東偉,藍華英,贠瀟,劉洪利
(天津生物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天津300462)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要打造一批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于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面向先進制造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推動開放共享,輻射區域內學校和企業;為社會公眾、職業院校在校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撐[1]。從而更好的發揮服務行業,服務區域經濟,服務社會的功能。本院藥物制劑技術專業立足濱海新區,服務京津冀地區的醫藥產業經濟發展,主要培養思想政治合格,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水平藥物制劑生產及質量控制崗位技能,具有安全意識、創新精神和探索意識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下面結合本院的具體情況,對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校內示范性實訓基地功能開發設計與實施進行總結。
本專業在十幾年的建設基礎上,2012 年依托天津市財政支持職業教育提高辦學水平建設項目優質特色專業項目,投入291.92 萬元用于實訓基地建設,同時與天津隆順榕制藥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斥資千萬校企共建校內生產型實訓基地1 個,目前有校內實訓室10 余個、校內仿真實訓室2個,最終形成了從原輔料預處理、制劑生產以及質量中控一套完整的固體制劑生產線,并且通過構建仿真軟件實訓室彌補了注射劑等其他劑型實訓條件的不足,現有的實訓條件可以覆蓋常見劑型制備的實訓操作,實踐教學硬件實力雄厚,校內示范性實訓基地基本建成。本專業于2018 年完成了天津市“藥物制劑工”職業培訓包5 個等級(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的標準包、指南包、資源包的開發,積極展開培訓,獲得社會好評。
目前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已經基本建成了校內示范水平的實訓基地,完全能夠滿足實踐教學的需求。然而,雄厚的實訓條件卻尚未得到充分應用,部分設備的應用率不夠高,尤其是GMP 生產性實訓車間,由于設備運轉成本過高,在實踐訓練課程中難以實踐開動展開實操訓練。學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也尚未完全接軌職業崗位需求,實踐教學需要進一步強化。與此同時,專業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也尚不能完全滿足教學需求,實踐教學水平也需要進一步提升。另外,社會培訓和服務方面的應用還不夠多。總而言之,本院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應用效率較低,尚未完全實現實訓基地的多功能性。如何將其有效的利用起來服務學生,服務教師,服務企業和社會,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我們通過文獻檢索、走訪、電子問卷等形式調研了政策文件、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并基于現有的實訓條件,進行了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多功能開發的設計。首先,我們依托2019 年現代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建設項目,投入138.5 萬元對現有的實訓條件進行了完善和提升。將陳舊及破損的壓片機和膠囊填充機進行了替換和更新,進一步保障制劑生產實訓的需求。同時引進一套小型的阿莫西林制備裝置,為藥物合成的實訓課程提供更好的條件。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訓基地功能提升的實踐。
實踐教學功能是實訓基地建設的最主要功能,必須得到優先保障與實施。實訓基地承擔著包括實習、實驗、實訓、理實一體化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任務,是高職院校開展教學實踐的主要場所。它通過模擬真實的工作情境和崗位體驗,增強學生的實操能力,促進理論知識的內化,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職業素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我們還將藥物制劑實訓的配套教材進行了完善和提升。
除了實踐教學,我們還利用生產性實訓基地及其他實訓室開展了入學教育、專業認識實訓和職業體驗。入學教育是面向全校新生開展,使學生入學后對各專業的硬件和內涵有更為直觀的了解,也明確了今后要面對的職業場景,向學生介紹的是一些總體的趨勢,規范和要求。專業認識實習是面向本專業學生開展,課程設置在專業課開始之前,使學生對本專業的就業、崗位能力和要求、職業規范和素養有全面的了解,為后續多門專業的開展奠定基礎,較之入學教育,在時間內容上要更為深入和專業,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也很多,通過認識實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專業技能課埋下伏筆。而職業體驗則是面對中學生開展的,提前感受專業和職場,為將來的職業規劃提供一些信息和參考。
我們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現有的實訓硬件,對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教師進行技能培訓。我們聘請企業專業技術人員及校內資深實踐課程教師為校內教師進行崗位技能培訓,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進而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2]。通過培訓交流和教研探討,進一步完善和改革現有的實訓課程的教學標準等課程文件,調整實訓教學內容,并予以實施,使實踐教學和崗位需求及企業技術革新對接更加緊密。最終實現了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職業教育是類型教育,并為這一類型教育設計了“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1+X 證書制度)。1+X 證書制度是未來指導職業教育活動的基礎性制度,是對接科技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的重要機制,也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我們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積的仿真實訓室積極開展面向學生的職業技能培訓。通過與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人員溝通和協調,我們完成了“有機合成工”培訓和考評工作的申請,并完成了校內的第一次招生、培訓和鑒定工作。學生的取證率達到100%,此項工作也獲得了在校生的認可。此外,我們的藥物制劑技術專業實訓基地還一直承擔著“藥物制劑工”技能培訓基地的功能,為學生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獲得提供多種獲得途徑,拓展了學生就業創業本領,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本專業于2018 年完成了天津市“藥物制劑工”職業培訓包項目(5 個等級: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的驗收,自項目建設期開始,一直利用校內實訓基地面向天津地區制藥企業如天津藥物研究院藥業有限公司、天津中央藥業、天津百特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天津津康制藥有限公司等,開展在職員工的“藥物制劑工”技能培訓,提升了企業員工的崗位知識和技能,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其崗位素養。
此外,本專業響應國家百萬擴招計劃,擴招人員的專業技能實訓等一系列實訓課程均是在校內實訓基地完成的。不僅完成了擴招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課程教學,同時了提高企業員工的崗位能力和素質,拓展了社會人員就業創業本領,緩解了社會結構性就業矛盾。
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校內不僅具有生產性實訓基地,常規制劑實訓室和仿真實訓室,還配有藥物分析和制劑檢測的小型分析中心,面向校內教師開放,為教師的科研提供條件。教師和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開展科研,加強與企業合作,改進新工藝、開發新產品,解決企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不斷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創業能力。
同時,我們還加強與其他院校和企業間的溝通,加大實訓基地的開放力度,歡迎相關院校的教師和學生來訪學和交流,互通有無,共同提升。此外,我們利用實訓基地的設備錄制了固體制劑、注射劑等進行的生產操作視頻及設備操作教學視頻,上傳到本專業主持建設的《藥物制劑技術》國家教學資源平臺,將實訓教學資源面向全國范圍內的各院校的師生、企業在職員工及社會人員等開放,實現大范圍的資源共享,全面發揮校內實訓基地的示范輻射作用。
生產性實訓基地目前主要用于入學教育,專業認識實訓和職業體驗等教學活動。由于運行成本方面的考慮,大型生產設備實際運轉生產的條件尚不成熟。我們與企業行業尚未建立起持續、良好的合作和共贏機制,通過深入交流,或許可以為企業提供部分生產服務,在實際生產活動中鍛煉學生技能的同時,還可以為學校創收。當然,我們也可通過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利用校內的藥劑生產設備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基礎性產品的生產,但是從構想到實施仍需要大量的努力。
目前,教師依然存在著缺乏動手操作能力和企業工作經驗,對于企業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等不夠精通等問題,實踐教學效果尚需進一步提升。我們可以通過專業教師培訓或外聘企業專家擔任實訓教學任務來解決[3]。然而,這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而不是僅通過一輪培訓或幾個外聘專家就完全能夠改變的。所以,教師的實踐能力培訓和提升應該是持續性的工作。
目前,實訓基地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實訓基地的管理人員目前主要是實訓中心和專業教師。我們應從儀器設備管理、人員管理、教學管理和質量評價等多個方面制定細化的管理和考核制度[4,5]。有了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證實訓基地的有效運行和功能發揮。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開展藥物制劑技術專業校內示范性實訓基地的多功能設計與實踐,完成了其在教學,師資培訓,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獲取,社會培訓,科研和資源共享等方面功能的強化,提升學生的崗位操作能力及從業能力,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教師的綜合能力,深化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更好的為區域經濟和社會服務。然而在實訓基地軟件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比如教師、教材及管理制度等等。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功能發揮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