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全
(貴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貴州都勻 558016)
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有力保障,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深度和廣度決定學校教育現代化的能力和應用水平。我校以省級示范數字化校園建設項目為契機,不斷完善校園網絡基礎環境和應用系統的深度融合,努力構建現代化信息教學、管理、服務為一體的數字化校園。
校園安全設備更新和完善,實現數字化校園廣播、數字化視頻、監控全覆蓋,提高了校園安全防范能力;學校加強多媒體設施充實完備,采購了新的電子白板,更新教室高清投影儀,改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校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實現管理、教育基礎環境數字化。
學校以數字化校園為中心,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學習平臺、考試平臺,為教學提供可靠的網絡與支撐環境,促進教學過程與網絡技術的充分融合,顯著提高我校信息化教育應用水平,實現教學數字化、學習數字化。
學校建立數字化資源庫和信息化管理平臺,以數字化方式展示各類資源,實現網絡課程、電子教案、課件、虛擬仿真等教育教學資源互聯互通、充分共享,實現資源數字化。
學校通過OA 綜合管理系統、學生成長檔案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教學實訓仿真實訓室、數字化學校禮堂舞臺建設等,實現學校管理數字化、生活數字化、服務數字化。
根據數字化校園建設和應用的需要,合理優化校園網絡,改善網絡中心機房工作環境,加大校園網絡安全設備的投入,提高校園網絡的安全和可靠性,為數字化校園育人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學校高度重視信息化隊伍的建設,每年定期組織全校教師開展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專題培訓,如信息化說課大賽、信息系統的應用、校內精品課程等專項師資培訓。學校制定了信息化教育教學相關規定,規范電子課件的制作,教師全面實行多媒體教育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習效果明顯。
學校根據現有資源環境,由網絡信息中心提出數字化校園三年規劃方案,廣泛征求師生意見和建議,邀請行業專家評估,形成適合我校數字化教育教學、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服務的建設方案。學校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校長為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共同參與學校數字化校園建設。同時指定具體項目負責人,全程負責數字化校園的建設、監督和管理和維護工作,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召開專題會議及時解決,保證了數字化校園的順利進行。
如何在傳統的信息化建設中實現數據融合,數據清洗、數據分析,資源安全、綠色共享已經成為職業學校面臨的共同問題。在數字化校園建設的三年期間,學院自主研發了學生成長檔案管理系統、在線考評系統、學校云平臺、學院資助管理系統,整合學校信息化資源,提高的學校信息化管理和應用水平。我校自主研發的“學生成長檔案管理系統”,在2019 年貴州省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中被評為優秀案例,通過兩年多的應用,效果良好。目前我校三個校區,一萬多名師生同步使用,學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
為了確保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學校成立了數字化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學校校長任學校數字化建設組長,現代技術教育中心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制定了《學校2016-2018 年信息化建設與實施規劃》,數字化校園建設實行年度目標考核,不斷提高了項目建設的進度和建設質量。
在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學校建設項目實施管理辦法》、《學校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制度。制定并完善了《校園網絡管理辦法》、《校園網絡安全管理辦法》、《學校數據中心管理制度》、《門戶網站管理制度》等數字化校園管理規章制度。
學校數字化建設的目的是構建合理、科學、可行的網絡育人環境,提高學校網絡信息化的應用和管理水平,方便師生通過信息化開展輔助教育、辦公和學習,改變傳統的育人模式,提高師生的學習工作效率。
數字化校園建設范圍廣、項目資金較多,信息化設備更新頻率快。學校邀請專業技術人員負責項目的策劃、申報,通過專題會議研究是否需要建設,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流程和招投標管理辦法開展工作。在項目建設中,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做到事前、事中、事后有記錄。同時做好后續管理和維護工作,保證了數字化校園建設高效性、可靠性。
學校從2008 年開始重視學校信息化建設,構建學校網絡體系結構,規劃校園網絡,建設學校門戶網站、網絡信息平臺,購置電子白板、安裝校園高清監控電子設備,實現校園Wi-Fi全覆蓋。在省級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學校不斷購置和更新電子白板、核心交換機、網絡安全防火墻、高端服務器、存儲設備、網絡監控設備等,為學校數字化教學、辦公奠定了基礎。
數字化校園的建設是實現校園教學、辦公、管理數字化,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尤為重要。學校整合OA 綜合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圖書管理系統資源,努力打造學校公共數據平臺。
學校鼓勵年輕教師自主研發學校信息化管理平臺,解決學校信息化平臺建設中不合理、不適用的突出問題。學校組織教師團隊自主研發了學生成長檔案管理系統、在線考評系統、學校云平臺、資助管理系統,實現學生信息化管理。學校自主研發的學生成長檔案管理系統在2019 年貴州省高等學校學生工作中被評為優秀案例。
學校高度重視數字化校園建設,從頂層設計、制度保障、經費投入、層層落實、責任到人。通過三年的努力,學校實現了辦公數字化、教學數字化、安全管理信息化、教學科研一體化、教學資源共享化、信息服務全面化。學校教師實行全面多媒體教學、雨課堂教學,信息化教學效果較好。學校實現了數字化校園班班通到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當然,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學校通過不斷努力改進,建設過程和其他院校不斷交流學習,根據學校實際需求開展市場調研,實地考察等措施,最終實現了建設數字化校園的目標。
學校為滿足在線學習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學校根據校區現有師生和用網需求,不斷增加網絡帶寬,優化網絡結構,制定安全上網策略,保障校園網絡暢通無阻,為教師信息化教學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開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園無線Wi-Fi 網絡,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快捷服務。
“3+N+1”數字化校園模式基本形成,所謂“3+N+1”模式,其中“3”指3 個基礎平臺,即基礎設施平臺、應用支撐平臺、公共認證平臺?!癗”指N 個業務系統,主要有教務管理系統、教學資源庫、數字圖書館、學生成長管理系統、在線考評系統、校園廣播系統、數字化校園網絡安防系統、OA 系統、人事管理、校園一卡通、資產管理等。“1”指1 個門戶網站。通過“3+N+1”數字化校園模式的設計,有效地整合了學校信息化資源,形成了學校自己的數據資源庫。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的廣泛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化教學的要求,學校的創新創業顯得非常重要。學校在數字化校園建設過程中,鼓勵年輕教師積極參與項目建設,讓年輕教師快速成長。學校引進先進行業的先進技術,鼓勵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參與教育教學研究,注重教育研究成果推廣。學校自主研發了學生成長檔案管理系統、高校資助管理系統、在線考評系統等信息管理平臺,滿足職業學校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化服務的需求,同時提高了年輕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1-3]。
學校搭建Pearson VUE 國際考試認證中心,普通話測試站、職業技能鑒定工作站、計算機專業機房、物聯網實訓室、網絡及布線實訓室、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基地、在線學習平臺等服務平臺,強化學校對地方行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學校Pearson VUE 國際考試認證中心每年服務師生和IT 行業人員上千人,主要開展華為大數據工程師、華為云計算工程師、中信網絡優化工程師、網絡工程等系列考試認證服務。普通話考試測試中心年均達到4000 余人自主考試服務,為當地師生考試服務工作貢獻了學校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