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敏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吉林長春 130013)
我們國家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人人關注國家大事,關心時事政治。大部分大學生會形成每天瀏覽觀看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及時政要聞的習慣,也有一部分大學生對國家大事比較淡漠,認為國家的大事距離自己比較遙遠,與自己關系不大。對于學校組織的形式多樣的主題團日活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思想引領類社團活動等,呈現消極對待、莫不關注的狀態。小部分學生存在著抵觸參加各種政治理論學習等活動的情況,認為只有專業知識才是最應該掌握的[1]。
當前,部分大學生共青團員缺少對共青團組織的意識,對班集體的組織意識很強,忽略了對于團組織的歸屬。對于團組織的機構建設、職責、人員構成等情況不夠了解,不能說出團組織的重要性。班長的職能大于團支部書記,團員們只知道班長職責,不清晰團支書的作用,導致了團組織的功能弱化。有些團組織機構不夠健全,人員配備不全,團員權利和義務不清晰,而在共青團進行改革之前,也對團組織中團干部的各職能分配沒有明確的認識。
目前,各個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大部分為共青團員,存在著班級、團支部不分的現象。部分團員不能像共產黨員一樣有著強烈的身份意識,時刻以共產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履行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出現不愿意參加團組織牽頭的各項團活動,繳納團費不積極,“青年大學習”行動被動參加等。對于自身團員身份的要求也不能完全達到,甚至有的學生出現與團員的先進性行為相悖的言論和行為,理想信念不夠堅定,政治學習不認真、不走心、不積極。
共青團組織作為黨的后備軍,其共青團員也是廣大青年人中的先進分子,每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都應該時時刻刻履行團員的權利和義務,以團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指導自己的言行,各方面起到模范帶頭示范作用,輻射廣大青年學習宣傳貫徹黨組織、團組織的政策和精神。然而,目前部分共青團員并沒有以團員的身份和要求來約束自己的言行,在這部分團員身上體現不出團員的先進性,沒有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缺乏充足的政治理論學習。
高職院校基層團組織建設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共青團工作以及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基層黨組織的有效指導和上級團組織的大力支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地推動“黨建帶團建”,廣泛選拔一些優秀的青年加入共青團工作的隊伍,充實隊伍建設,讓基層團組織更有青春活力。第二,從團員青年的實際出發,多關心、多關注,密切與團員青年保持密切的聯系,幫助團員青年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增強團組織凝聚力。
團干部作為團員意識的先進帶頭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都被團員所關注,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團員的行動,所以,加強團干部的教育培養尤為重要。首先,要加強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指導實踐的重要指南,多途徑組織團干部開展政治理論學習,學習黨在不同時期的理論方針和政策,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團干部在指導團員時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二,要加強團干部的基本業務能力培訓。結合學校的專業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指導團干部提升團的基本業務能力,掌握符合學校實際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提升崗位能力,進而達到帶動團員青年的目的。
團員的培養教育對于提升共青團員的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大學生團員培養目標、培養計劃、培養模式,規范團員的常態化培養教育,加強管理。各職能部門聯動支持,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深入團支部,進行密切指導,引導團員青年開展“三會一課”,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增加培訓內容,創新團員培養方式,吸引青年關注團組織。
要做到創新開展團日活動,就要充分結合新時代學生的新特點,考慮到內容要豐富、形式要新穎。探索開展線上與線下有效結合的團日活動,真正吸引青年參與其中,并獲取經驗和知識。以“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志愿服務活動、青年大學習行動、校園文化社團活動、創先爭優等為載體,同時收集學生對于團日活動的建議,廣泛采納,積極開展,利用新媒體等網絡資源,占領網絡宣傳陣地,積極傳播正能量,發揮團員主動意識,增強活動的創新性[2]。
新時代背景下的共青團進行了有效的改革,也對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共青團員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機遇也是挑戰,團員意識對團員的實際行動起到了指引作用。團員意識是學校共青團工作的生命所屬和力量所在。大學校園承載著較多的優秀的團員青年,充滿著無限的活力,如果在培養高職院校大學生團員意識的培訓上下大功夫,取得新成效新突破,那么一定會為未來的共青團工作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