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嵐
(江蘇省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無錫 214153)
大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目前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據有關部門統計的數據顯示,目前,每年因各種原因導致非正常死亡的大學生人數已經占到了大學生死亡總數的10%,這是非常驚人的數字,而其中自殺及投毒行為又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清華大學的“朱令案”及復旦大學的“黃洋案”都是非常典型的投毒案例。
通過研究分析近年來全國各高校發生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我們不難發現,目前大學生非正常死亡已呈現出明顯的心靈脆弱、事件突發、報復心理的特點。而引發大學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通過與心理輔導老師及班主任、輔導員等的深入交流,我認為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這里所說的“人際關系”主要包括家庭關系和學校關系兩大部分,而引起大學生自卑、消沉、不合群、自暴自棄等負面情緒,繼而引發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發生,往往以不和諧的家庭關系居多,學生與學生之間或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矛盾所占比例較少,究其根源還是在于其各自非常態的家庭狀況。如父母關系不和、單親、離異等[1-2]。
學生從高中步入全新的大學生活,因生活技能的缺乏導致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同時,基于大學內緊張的學習生活,各類考級考證、實習就業壓力等問題都有可能引發不安、焦慮、愧疚等負面情緒,如不能及時疏導則容易引發意外事件。
前段時間,全國各地接連報道多起女大學生搭乘陌生人員車輛而遇害的新聞,我們不禁要問,大學究竟應該教會學生什么?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安全教育應為“重中之重”。
為從源頭上遏制大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發生,我們有必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預防和管理措施:
生命只有一次,人生不能重來。“生命教育”應當成為一切教育的源頭,學校應當通過各種形式的生命教育,使學生關注生命、理解生命的意義從而尊重熱愛生命。同時,學校要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加強防范各類自然災害及交通事故的教育。
班主任、輔導員及專職心理輔導老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及思想動態,發現不安全、不穩定的苗頭時應及時進行必要的干預及疏導工作,通過找學生談心的方式,幫助其減輕壓力、打開心結,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與信心。
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處置預案》等高校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并定期進行必要的演練活動,兩者相輔相成,用科學的方法指導突發事件的處理,用實踐的體會彌補工作制度的疏漏,在真正遇有突發事件時,做到有據可依、有條不紊。
目前,由于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處理大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上缺乏針對性。因此,在處理相關事件時學校應當聘請專職律師作為校方代表,通過分析學生的非正常死亡與學校的日常管理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進而確定學校在該事件中是否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以及承擔百分之多少的法律責任,通過專職律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死者家屬進行理性的協商。這樣能夠有效地避免死者家屬有意規避自身責任,一味將事件責任推卸于校方的情況。
高校是一個人員較多且較為敏感的場所,當發生大學生意外死亡事件時,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往往會將聽說的甚至是猜測到的所謂“事件真相”通過電話、網絡等途徑進行傳播,不明就里的群眾往往會相信并擴散這些缺乏真實性的消息,由此將對高校及整個社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此時,學校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將事件的來龍去脈向師生、向社會進行公布,并及時更新事態發展情況,還原事件真實過程,做到不拖延、不隱瞞、不遺漏,杜絕別有用心之行為,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
每個大學生對于學校而言可能只是萬分之一,而對于每個家庭而言卻是百分之百。因此,在處理大學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時,作為校方工作人員,要充分考慮到死者家屬的心情,既不能受家屬悲傷情緒的影響而隨其悲痛,也不能無動于衷毫無感情。作為校方工作人員,行為要得體、語言要和善,同時應當安排相對固定的人員負責非常時期死者家屬的生活起居以及與校方的聯絡等工作。死者的經濟補償問題是談判工作的最終落腳點和難點,作為參與談判的校方工作人員,其一言一行將直接影響到談判工作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按照前期校方律師所確定的責任狀態與家屬進行談判,談判過程中應當有理有據、不卑不亢、堅持底線,在綜合考慮法律法規、風俗習慣及死者家庭情況的基礎上對死者家庭給予一定合理的補償,不能為了維護學校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或擔心家屬鬧事破壞學校聲譽而選擇“只講情、不講法”的一味讓步的處理手法。
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后,學校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每個大學生都是家庭的希望、社會的棟梁、國家的未來,因此做好大學生安全知識教育及心理輔導工作對于每個家庭及社會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希望每個大學生都能夠珍愛生命、關注安全,希望大學生非正常死亡的悲劇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