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柳怡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柳州 545006)
校企合作已經成為當前職業教育中廣受歡迎的教育方式,能夠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其適應社會的能力,有利于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轉型,提高其教學質量。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校企合作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在當前我國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職業院校進行改革,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成為必然。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推動了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發展。為了培養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提高其職業道德素養,完成職業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對校企合作下的職業道德教育進行研究十分重要。
職業道德是在職業實踐中產生的。所謂職業,指的是在社會分工中,一些人從事某一種特定的社會活動,目的是為了滿足人們自身生活的需要以及促進社會發展進步。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某一種職業的人在從事這種職業的過程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規范,所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和觀念等。職業道德指的是在某個職業領域從業者需要普遍遵循的準則,以及社會對從業人員在多方面的要求,不同的職業有自己的特殊之處。
所謂的職業道德教育也就是說培養受教育者職業道德素質的教育。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培養受教育者的職業認識、職業行為等,目的是鍛煉受教育者的意志、提高職業道德素養。職業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艱苦奮斗、服務社會、廉潔自律、遵紀守法、勇于創新等。
職業院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滿足時代發展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學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是理論課程、實踐教學、實踐活動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養成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認知、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職業道德素養得到了提高。職業院校開展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層面的教育。首先,職業道德理論知識。職業院校開展相應的課程教授學生職業道德理論知識。其次,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和意志品質。職業院校應該培養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職業和工作的態度。面對工作中的壓力、困難時的堅定的意志品質。最后,培養學生的行為。職業院校要通過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意識,讓學生在工作中堅守職業道德,自覺接受職業道德的規范。
首先,具有較多的理論成果。職業道德及職業道德教育得到了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國家多次強調要加大職業道德教育的力度,政府相關部門出臺了大量的文件,指導職業院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國家對職業道德教育理論的研究十分豐富。相關學者對職業道德教育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職業道德教育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相關文獻資料越來越豐富。
其次,職業道德教育教師隊伍不斷壯大。為了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的開展力度,國家強調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職業道德教育教師的綜合素質。職業院校為了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完成人才培養的目標,逐步加強建設職業道德教育教師隊伍的力度。現階段,職業院校的職業教師隊伍已經基本成型,專業教師是主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專業知識的講授。輔導員等教師在日常生活、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滲透職業道德教育。
最后,教學方式多樣、效果明顯。隨著職業道德教育研究的深入發展,教學方式逐漸多樣化。職業院校把講座、展覽、辯論、主題活動、社會實踐等方式納入職業道德教育當中,豐富了教學形式。學生在不同的實踐活動當中對職業道德的認識更加深入,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同時還獲得了一定的實踐經驗,職業道德教育的效果顯著提高。
首先,職業道德教育仍然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職業院校雖然認識到了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但是,由于受到課時、師資、教學場所等各種條件的限制,現行的職業道德教育主要還是依靠課堂教學,且在內容和形式上面比較枯燥。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形式雖然有一定的改變,但是效果不明顯,影響了教學效果的提高。
其次,職業道德教育師資隊伍有待進一步加強。職業院校現如今已經基本建立了專業教師和輔導員構成的職業道德教育隊伍,但是該隊伍的構成仍然存在問題。第一,職業道德教育的專業教師基本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擔任,這些教師雖然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對職業道德教育的研究不足。第二,輔導員等教師對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效果不好。第三,專業的職業道德教師較少,且教學能力、職業道德有待提高。
最后,教學內容不能滿足人才培養的需求。隨著時代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也發生了改變,但是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內容與人才培養目標不能完全吻合。第一,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內容更新緩慢,很多內容已經落后,而且理論性過強。第二,教學內容脫離學生的現實需求。第三,理論內容過多,實踐教學流于形式。
(1)有利于完善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合作。校企合作就是要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各自的優勢資源,兩者充分開展合作,目的是獲得雙贏。校企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但是,當前的職業院校和企業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學校把企業當作完成教學任務的場所,企業僅僅是把學生當作廉價勞動力。校企合作職業道德教育的開展促使校企雙方轉變對校企合作的認識,主動加強交流與合作,加強了對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安排、師資隊伍組成、校外實習等的監管力度,促進了校企合作制度的完善。
(2)有利于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針對性。相比于職業院校傳統的職業道德教育而言,校企合作教學給職業道德教育帶來了很多改變。首先,學生不僅可以在學校學習到職業道德相關的理論知識,而且還可以直接接觸到企業,直接進入工作崗位,在實踐中加深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其次,通過和企業的合作,職業院校可以直接了解現實社會對學生的需求,對職業道德教育的內容進行更新,淘汰落后的內容,并且引入實際案例進行教學。
(3)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學校和企業都可以得到對方的幫助。對于企業來說,不僅可以得到學校在理論知識和高端技術方面的幫助,還可以節約成本。學校利用企業對學生開展實訓等教育,與企業合作對學生開展面向就業的職業道德教育,加深學生對行業的了解,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促進學生就業。
(1)加深學生對職業道德重要性的認識。職業院校具有貼近現實、職業化程度高的特點,要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和行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學校必須要重視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加深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校企合作給職業院校帶來了極大的改變,學校通過企業更加貼近生產一線,學校應該傳播優秀企業文化,讓學生提前接觸企業文化,拓展職業道德教育。學校借助企業開展實訓、實習等,讓學生深入一線,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加深對職業道德的認識,提高自己的素質。
(2)完善合作機制,促進職業道德教育。為了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切實提高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必須對現行的校企合作制度進行改進,完善校企合作的機制,發揮優勢,實現參與各方的共贏。利用校企合作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必須要對校企合作進行相應的改變。首先,學校和企業要制定相應的制度,確保職業道德教育能夠得到有效開展,使職業道德教育有章可循;其次,學校和企業應該改進合作方式,從自身情況出發,為職業道德教育的開展提供幫助。
(3)改進職業道德教育的方法。傳統上職業院校都是通過專門的課程開展職業道德教育,這種教育方式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問題也很明顯,職業道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相脫離,學生對職業道德理解不深入。學校應該通過校企合作,利用企業的優勢,創新職業教育的方法。首先,可以聘請企業一線員工為學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更加貼近現實,易于學生理解;其次,可以在利用企業開展職業技能教育的同時滲透職業道德教育,加深技能與職業道德的聯系,讓學生把職業道德內化到實踐當中。
(4)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中的實踐教育。職業道德最終要體現在實際工作當中,是行業對從業者思想、語言、行為等的要求。職業院校在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時不能僅依靠課堂教學,教學內容也不能僅是理論知識。學校應該借助校企合作平臺,充分發揮企業的優勢,增加實踐教學在職業道德教育中的比重,做到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和接受職業道德教育。例如,職業院校可以和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師徒制教學,讓學生參與實際工作,在實踐中提高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培養自己的職業道德素養。
職業道德是職業院校學生應該具備的重要素養,對未來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重要作用。職業院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在校企合作廣泛應用的大背景下,利用校企合作平臺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成為必然。校企合作對職業道德教育的開展有很大促進作用,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職業道德素養,而且還有利于促進學生就業。